1樓:
景頗族服裝的顏色以黑、白、紅三色為主調,黃、綠、藍、棕、紫等顏色作搭配色,色彩鮮豔,對比強烈、濃重、搭配和諧。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
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
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
擴充套件資料
景頗族習俗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流傳,包括反映民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及神話、故事、寓言、諺語、謎語等。
景頗族主要從事農業。景頗地區盛產珍貴的木材和各種藥材。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等。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教。
景頗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繼承製,幼子地位高於長子,長子婚後另立門戶,幼子卻留在家中贍養父母,財產也主要由幼子繼承。
景頗族坦誠好客,一直保留著「吃白飯」的待客習慣。即在日常交往中,無論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來吃飯,並可以不付任何報酬。對於任何一個不相識的人,主人都必須招待飯菜。
民間普遍認為: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無論婚嫁、過節集會,走親串戚,景頗族人都要提一隻籃子,內裝水酒、熟雞蛋、糯米飯糰,民間稱「送禮籃」。主人接過禮籃後,要向隨從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後才能自己喝,並清點禮物,然後再把籃子還給客人,以表示禮物如數收到。
很多地區平時進餐仍然沿襲無論男女長幼均把飯菜分份進餐,無需桌椅、餐具,飯菜都用芭蕉葉包好,進食時人手一份。忌把葉包反。無論喝酒喝湯,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隨用隨去。
景頗族過去最重鬼魂觀念。他們認為鬼有好壞之分,有的可為人造福,有的則招災致禍,於是盛行殺牲祭鬼魂的習俗。
2樓:愛你妹子°晽啘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
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菸草、蘆子、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帕裡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竹筒裙是景頗族的傳統服飾.
景頗族服飾有什麼特點?
3樓:卡門kamen之歌
景頗族的服飾風格粗獷豪放。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出門時肩上掛筒帕,腰間挎長刀,簡直就是一個氣宇軒昂、矯勇彪悍的武士。
景頗族女子多穿著黑色對襟或左衽短上衣,下著黑紅相間的統裙,用黑色布條纏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行走舞動時,銀飾叮璫作響,別有一番韻味。
4樓:匿名使用者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
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
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菸草、蘆子、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帕裡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頗族的傳統服飾。
5樓:百度使用者
景頗族的服飾風格粗獷豪放。景頗族男子多穿黑色圓領對襟上衣,下身著短而寬大的黑褲,包黑布或白布頭巾,頭巾兩邊以彩色小絨球作為裝飾。出門時肩上掛筒帕,腰間挎長刀,簡直就是一個氣宇軒昂、矯勇彪悍的武士。
景頗族女子多穿著黑色對襟或左衽短上衣,下著黑紅相間的統裙,用黑色布條纏腿,節日喜慶時,盛裝的女子上衣上都鑲有很多的大銀泡,領上佩戴
六、七個銀項圈和一串響鈴式銀鏈子,耳朵上戴一對很長的銀耳環,手上戴著粗大且刻有花紋的銀手鐲作為裝飾。行走舞動時,銀飾叮璫作響,別有一番韻味。 許多景頗女子還將藤圈塗上紅色或黑色的漆,圍在腰間,來裝扮自己,她們認為誰的藤圈越多誰就越美,這可是一種獨特的審美觀。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的確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景頗族服飾的簡介
7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 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 統裙,腿上帶裹腿。
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
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菸草、蘆子、 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 帕裡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頗族的傳統服飾。
景頗族的飲食習慣:以米為主食,吃法有爛米飯、 糯米飯、糯米粑粑或 竹筒飯。蔬菜除部分**於菜園,多靠採集野菜來製作,吃法除煮、燜、炒或涼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
他們將野菜洗淨後精心炮製,加上豆豉。
生薑、辣椒、鹽,在 竹筒或杵臼內舂碎。其味道鮮美獨特,常用來待客。景頗族還喜飲水酒,喜嚼「沙枝」。見面互贈「沙枝」是傳統禮節之一。
景頗族閒時一日三餐,忙時一日兩餐。主食大米,喜食乾飯和竹筒飯。所種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細作的瓜、豆、青菜、 洋芋等,輔以 竹筍、 水芹、 野蒜等。
肉食以豬肉和雞肉居多,農閒時進行漁獵,比如捕獵野豬、 麂子、山羊、 野牛、野雞、鳥雀,捕撈 魚蟹、田螺。景頗族飲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稱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燒酒。
8樓:蛋蛋
景頗族居住在雲南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的海撥1500-2000米的**帶山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
景頗族的**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唐代,其先民以「尋傳蠻」、」高黎貢人」見諸於漢文史籍。自元、明、清時期.又先後出現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稱。
新中國成立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景頗族。
元明以來,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蓄牧業、採集和家庭手工業。本世紀四十年代,已發展到農村公社解體和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階段。當時因生產力水平低下,景頗族人民生活貧苦,衣著簡陋。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景頗族人民的穿著也越來越好了。
景頗族服飾的介紹
9樓:來日方長
景頗族服飾風格獨特。
1、男子服飾以黑、白為主色,老年男子服飾各支系
相同,均著黑色對襟短衣和黑色寬管長褲,戴黑色包頭。
中、青年男子服飾,景頗支系與其他支系間存在細微差別,上身內穿白色立領襯衣、外套黑色圓領外衣,下身穿黑色長褲,頭戴紅藍色相間的方格棉紗布圓筒形頭巾。
其他幾個支系的中、青年男子,均著白色襯衣,黑色長褲,戴飾有各色絨球纓穗的白色包頭。無論哪個支系的男子出行,均隨身背挎筒帕(即揹包)和長刀。
2、婦女的服飾分便裝和盛裝。
若著便裝,上身為黑色或各色對襟或右襟緊身短衣,下身為淨色或織有景頗族特色圖案的棉布長筒裙。盛裝是節慶或婚嫁時的著裝,上為黑色短襟無領窄袖衫,胸、肩和背部飾有銀泡、銀牌和銀穗,下為用紅黑黃綠等各色毛線織出美麗圖案的毛質筒裙,腰間繫紅色腰帶,
頭飾為羊毛織成的紅底提花包頭,小腿包裹與筒裙質地色澤相同的裹腿,佩戴數串紅色項珠及耳飾、手鐲。近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景頗族婦女服飾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不斷翻新。在節日慶典中,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新式的景頗族婦女盛裝。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浪峨支系和勒期支系婦女的盛裝。浪峨支系婦女盛裝,上為飾銀泡的無領無擺的黑色緊身緊袖短衣,衣袖臂部、袖口和衣角貼有七八釐米寬的紅黃相間的花邊,下為黑底暗藍條狀或塊狀細花紋圖案的筒裙,系藍色長腰帶,頭戴黑色飾有各色毛線絨球的高包頭。
勒期支系婦女盛裝,上為無領無擺的黑色緊身緊袖短衣,衣袖臂部、袖口和衣角貼有約10釐米寬、以紅色為主間有黃色細條的花邊,胸前飾有2至3排小型帶穗銀泡,下為黑底黃色圖案筒裙,裙外系一條前後飾有紅綠兩色相間的直條圍裙,
系藍色長腰帶,頭戴飾有彩色毛線絨球的藍黑色圓形包頭。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的景頗族,因與傈僳族雜居,衣著吸收了一些傈僳族服裝的特點,服飾與德巨集地區差別較大。婦女服飾無銀飾,而以彩色布料的拼貼圖案為主要裝飾,頭用青布纏裹留餘穗為飾,裙子為織錦筒裙。
男子服飾,上衣為白色棉麻土布無領對襟長衫,前襟分兩片,可掀起交叉纏於腰部,後襬長及小腿,外套青色無袖短褂,下身著長褲,頭纏青色包頭,彩穗結於右側為飾 。
10樓:阿離
景頗族服飾豐富多彩,款式花色眾多,各呈其秀,各顯其美。特別是改革開放
以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服裝、服飾變化很大,用料從過去清一色的麻布、棉布改為棉布、呢、絨、綢緞、化纖等,飾物也從過去的貝殼、瑪瑙、琥珀、珊瑚、銅、銀等改為以金、銀、珠寶為主。
景頗族的小夥子的民族服裝也很漂亮,特別是他們的頭上裹著潔白的包頭,在包頭布的一端裝飾著紅色的繡球,掛在耳邊格外的醒目。
每個小夥子都佩戴著兩件引人注目的東西:一隻編織細緻、裝飾著小銀泡、小銀鏈的挎包,盛裝酒筒、沙桔、菸草、檳榔等物,人們相見,必互遞菸草,以示友好。另外就是一把掛在腰間的長刀。
一般景頗族小夥子都有兩把長刀,一把是平時勞動用的,一把是在喜慶節日時作為裝飾的禮刀。
禮刀很貴重,銀製的刀把,刀鞘上面還刻著各種花紋。佩戴長刀可以顯示景頗族人英勇頑強、剛毅不屈的性格,也是男性勇敢壯美的標誌。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景頗人形成了自己獨具的民族特色服飾,主要有筒裙,頭巾、頭帕等。筒裙筒裙就是筒狀的裙子,它是好多少數民族的一種民族服飾。
筒裙一般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縫合的裙幅,穿時圍在下身,介面居於左側、右側或前面,上口處掖好或繫結好即可,景頗族稱之為纏裙,景頗族婦女多穿這種;另一種是縫好的筒裙,穿上後腰部繫好即可。
景頗族的筒裙多以大紅色為基調,上面用黃、黑、白、藍、綠色的棉、毛線織出大大小小相間、相套的以菱形為主的幾何形圖案,精巧別緻,與眾不同頭巾景頗族男子喜戴白、黑、藍色的包頭巾,包頭巾的兩端均綴飾有紅、黃等色的小絨球。
景頗族的衣服是什麼顏色,景頗族的傳統服飾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 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 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
傣族德昂族景頗族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1 傣族風俗習慣 服飾 傣族男子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著長褲,多戴白布 水紅布或藍布包頭。婦女服飾因地而異,西雙版納傣族婦女上穿緊身內衣,套大襟或對襟圓領窄袖衫,下著花色筒裙,將長髮挽於頭頂,上插弓形髮梳,或戴花頭巾 德巨集傣族婦女婚前穿白色或淺藍色大襟短衫 長褲,束小圍腰,婚後穿對襟短衫配黑或...
朝鮮族服飾有什麼特點,朝鮮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 乾淨 樸素 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 之稱,自稱 白衣同胞 民族服飾可分為官服 民服 節日服 喪服等。朝鮮族服飾 朝鮮族傳統的服飾特點是男女喜著素白服裝,故有 白衣民族 之稱。褲子肥大,短襖長裙。男人服飾,下衣是肥大的 巴基 即褲子短衣外穿長袍,長袍及膝,也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