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

2021-05-21 00:54:50 字數 7591 閱讀 6693

1樓:夜靜月下香

晉文公領兵出發準備攻打衛國,公子鋤這時仰天大笑,晉文公便問他為何仰天大笑。說:「臣是笑我的鄰居啊!

當他送妻子回孃家時,在路上碰到一個採桑的婦女,便按耐不住就去和採桑的婦女搭訕,可是當他回頭看自己的妻子時,發現竟然也有人正勾引著她。我正是為這件事而發笑呀!」晉文公聽了之後,領悟他所說的話,就打消了進攻衛國的念頭而班師回國,還沒回到晉國,就聽說有敵人入侵晉國北方。

2樓:匿名使用者

晉文公出會①,欲伐衛。公子鋤仰天而笑。公問何笑?

曰:「臣笑鄰之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②,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竊笑之。」公寤③其言,乃止。

引師而還④,未至,而有伐晉北鄙⑤者矣。

注: ①會:指會獵,用大批軍隊進行聯合的打獵活動。②適私家者:指去和別人通姦。適:往

3樓:落葉·秋思

說符第八

子列子學於壺丘

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列子曰:

「願聞持後。」曰:「顧若影,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

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後而處先。關尹謂

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身長則影長,身短則影短。名也者,響

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是故聖人見

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愛我,我必

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湯武愛天下,故王;桀紂惡天下,故亡,此所稽也。

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乎?嘗觀之

神農、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所以存亡廢興

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嚴恢曰:「所為問道者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紂

唯重利而輕道,是以亡。幸哉餘未汝語也!人而無義,唯食而已,是雞狗也。強

食靡角,勝者為制,是禽獸也。為雞狗禽獸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

尊己,則危辱及之矣。」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

「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曰:「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故不班白語道,失,而況

行之乎?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賢者任人,故年老而不

衰,智盡而不亂。故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

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

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

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

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

樂。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

「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

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魯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學,其一好兵。好學者以術幹齊侯;齊侯納之,以為

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幹楚王;王悅之,以為軍正。祿富其家,爵榮其

親。施氏之鄰人孟氏,同有二子,所業亦同,而窘於貧。羨施氏之有,因從請進

趨之方。二子以實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術幹秦王。秦王曰:「當今諸侯

力爭,所務兵食而已。若用仁義治吾國,是滅亡之道。」遂宮而放之。其一子之

衛,以法幹衛侯。衛侯曰:『吾弱國也,而攝乎大國之間。大國吾事之,小國吾

撫之,是求安之道。若賴兵權,滅亡可待矣。若全而歸之,適於他國,為吾之患

不輕矣。」遂刖之,而還諸魯。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讓施氏。施氏曰:「凡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子道與吾同,而功與吾異,失時者也,非行之謬也。且天

下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此用與不

用,無定是非也。投隙抵時,應事無方,屬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術

如呂尚,焉往而不窮哉?」孟氏父子舍然無慍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晉文公出會,欲伐衛,公子鋤仰天而笑。公問何笑。曰:「臣笑鄰之人有送

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竊笑此

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師而還,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晉國苦盜,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晉侯使視盜,

千百無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

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

群盜謀曰:』吾所窮者郄雍也。「遂共盜而殘之。晉侯聞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

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盜何方?」文子曰:「周諺有言:察見淵魚

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且君欲無盜,莫若舉賢而任之;使教明於上,化行於

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於是用隨會知政,而群盜奔秦焉。

孔子自衛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

遊,黿鼉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將厲之。孔子使人並涯止之,曰:「此懸水三十仞,

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遊,黿鼉弗能居也。意者難可以濟乎?」丈夫不以錯意,

遂度而出。孔子問之曰:「巧乎?有道術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對

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錯吾軀于波流,

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者,以此也。」孔子謂**曰:「二三子識之!

水且猶可以忠信誠身親之,而況人乎?」

白公問孔子曰:「人可與微言乎?」孔子不應。白公問曰:「若以石投水,

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

「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

「何為不可?唯知言之謂者乎!夫知言之謂者,不以言言也。爭魚者濡,逐獸者

趨,非樂之也。故至言去言,至為無為。夫淺知之所爭者末矣。」白公不得已,

遂死於浴室。

趙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勝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來謁之。襄子方食而

有憂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憂色,何也?」襄子

曰:「夫江河之大也,不過三日;飄風暴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今趙氏之德行

無所施於積,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

者所以為昌也,喜者所以為亡也。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

勝,故其福及後世。齊、楚、吳、越皆嘗勝矣,然卒取亡焉,不達乎持勝也。唯

有道之主為能持勝。」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墨子為守攻,公

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勝者以強為弱。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

「此吉祥也,以薦上帝。」居一年,其父無故而盲,其牛又復生白犢。其父又復

令其子問孔子。其子曰:「前問之而失明,又何問乎?」父曰:「聖人之言先迕

後合。其事未究,姑復問之。」其子又復問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復教以

祭。其子歸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無故而盲。其後

楚攻宋,圍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壯者皆乘城而戰,死者大半。

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圍解而疾俱復。

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

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又有蘭子又

能燕戲者,聞之,復以幹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異技幹寡人者,技無庸,適

值寡人有歡心,故賜金帛。彼必聞此而進復望吾賞。」拘而擬戳之,經月乃放。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

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

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

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

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

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

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

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楚莊王問詹何曰:「治國奈何?」詹何對曰:「臣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也。」

楚莊王曰:「寡人得奉宗廟社稷,願學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聞身治

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楚王曰:

「善。」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

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孫叔敖曰: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於

三怨,可乎?」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

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惡。楚人鬼而越人禨,

可長有者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辭而不受;請寢丘,與之,

至今不失。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盡取其衣裝車,牛步

而去。視之歡然無憂厷之色。盜追而問其故。曰:「君子不以所養害其所養。」

盜曰:「嘻!賢矣夫!」既而相謂曰:「以彼之賢,往見趙君,使以我為,必困

我。不如殺之。」乃相與追而殺之。燕人聞之,聚族相戒,曰:「遇盜,莫如上

地之牛缺也!」皆受教。俄而其弟適秦。至關下,果遇盜;憶其兄之戒,因與盜

力爭。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辭請物。盜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跡

將箸焉。既為盜矣,仁將焉在?」遂殺之,又傍害其黨四五人焉。

虞氏者,樑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量,財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

設樂陳酒,擊博樓上。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木翕》魚而笑。

飛鳶適墜其腐鼠而中之。俠客相與言曰:「虞氏富樂之日久矣,而常有輕易人之

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而不報,無以立慬於天下。請與若等戮

力一志,率徒屬必滅其家為等倫。」皆許諾。至期日之夜,聚眾積兵以攻虞氏,

大滅其家。

東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

以哺之。爰旌目三哺而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嘻!汝非盜耶?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

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

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柱厲叔事莒敖公,自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冬日則食橡慄。

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己,故去。今往

死之,是知與不知無辨也。」柱厲叔曰:「不然;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是

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醜後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則死之,不知則

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

楊朱曰:「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發於此而應於外者唯請,是故賢者慎

所出。」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

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

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遊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

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

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身名並全。』彼三術相反,

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邪?」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於水,勇於泅,操

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

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

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

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

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楊而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曏者使汝狗白而往,

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楊朱曰:「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

而爭及之:故君子必慎為善。」

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

者將加誅焉。倖臣諫曰:「人所憂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過乎生。彼自喪其生,

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誅。有齊子亦欲學其道,聞言者之死,乃撫膺而恨。富

子聞而笑之曰:「夫所欲學不死,其人已死而猶恨之,是不知所以為學。」鬍子

曰:「富子之言非也。凡人有術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無其術者亦有矣。衛人有

善數者,臨死,以訣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問之,以其父所言告

之。問者用其言而行其術,與其父無差焉。若然,死者奚為不能言生術哉?」

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慾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於

民厚矣!殖五穀,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於次,

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蟲替》膚,

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齊有貧者,常乞於城市。城市患其亟也,眾莫之與。遂適田氏之廄,從馬醫

作役而假食。郭中人戲之曰:「從馬醫而食,不以辱乎?」乞兒曰:「天下之辱

莫過於乞。乞猶不辱,豈辱馬醫哉?」

宋人有遊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

矣。」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鄰人父因請以為

薪。其人乃不悅,曰:「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豈

可哉?」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

也;作動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白公勝慮亂,罷朝而立,倒仗策,錣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鄭人聞

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意之所屬箸,其行足躓株埳,頭抵植木,而

不自知也。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

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翻譯 裡中士人胡卓明,他的父親 祖父喜歡下棋,有下棋技藝的人每天都會到他家來。他的母親這天夜裡忽然從睡夢中驚醒,問她原因,她說夢見自己吞了一枚爛棋子。開始認為是白天經常見到棋子,所以晚上就夢見下棋的情景。不久她生下卓明。卓明長到了七八歲,他的祖父與客人下棋輸了,卓明忽然從旁邊指著說 公公下錯了一著棋...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李光弼是營州柳城人。他父親李楷洛,本是契丹酋長,武則天時進入朝廷,累官到左羽林大將軍,封爵薊郡公。吐蕃侵犯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擊退了他們。出征前,他對別人說 敵人打敗後,我不會回來了。軍隊歸來,他在路上去世了,贈官為營州都督,賜諡號叫忠烈。李光弼嚴肅堅毅沉著果斷,有出色的謀略。小時候喜歡嬉戲玩耍,安祿...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

燕國貴族共同推舉太子姬平為燕昭王。昭王是在燕國被齊國攻破後即位的,他憑弔死者,探訪貧孤,與百姓同甘共苦。自己紆尊降貴,用重金來招募人才。他問郭隗 齊國乘我們的內亂而攻破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小力少,不足以報仇。然而招攬賢士與他們共商國是,以雪先王的恥辱,始終是我的願望。先生您如果見到合適人才,我一定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