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demon陌
臥薪嚐膽、精忠報國、背水一戰、圍魏救趙、四面楚歌
1、臥薪嚐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報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 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 ,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2、精忠報國
岳飛小時雖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金兵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孝順的岳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每次作戰時,岳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 南北。
3、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時,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一萬二千人馬。
為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二十萬大軍向河邊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潛伏的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前後夾擊大敗。
4、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前往救援。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主張採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田忌採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
龐涓得知訊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孫臏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役又稱為「桂陵之戰」。
在戰史上,把這種作戰方法叫做「圍魏救趙」。從此,孫臏名揚天下一步,世間爭相傳誦他的兵法。
5、四面楚歌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屯兵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被漢軍和眾侯的部隊重重包圍。夜間,項羽聽到漢軍軍營中傳來的都是楚國歌聲,乃大驚,以為自己的根據地楚國已被劉邦攻佔,不覺泣下,並喪失戰鬥意志,士卒亦無心戀戰,紛紛逃走。項羽率僅餘的八百人突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
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
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自己寫了一首詩,詩曰:「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木利啊駿馬不能賓士。
駿馬不能賓士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
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2樓:可愛的大婕妤
臥薪嚐膽
【讀音】:wò xīn cháng dǎn【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關於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四面楚歌——劉邦、項羽
紙上談兵——趙括
破釜沉舟 項羽
圍魏救趙 (齊:田忌、田嬰、孫臏 魏:龐涓、魏惠王、龐蔥 趙:趙成侯、丕選)
偃旗息鼓 趙雲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韓信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韓信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諸葛亮
破釜沉舟——項羽
作壁上觀——項羽
草木皆兵——苻堅
風聲鶴唳——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暗渡陳倉—韓信
跣足而出——曹操
偃旗息鼓 趙雲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韓信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韓信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諸葛亮
故事:【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
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
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訊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
「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
」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4樓:今昔之夢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
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訊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
「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
」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裡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僱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
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拼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紮了營,待天晴再走。
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藉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幹。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
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古代一種非常規的用兵法則,是一種軍事謀略,在歷史上曾有許多非常成功的戰例。
所謂「棧道」,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輜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道。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諸侯分封領地,其中把巴、蜀、漢中三郡分封給劉邦,立為漢王。
劉邦在去領地途中令部下燒燬了棧道,他這是向項羽表白沒有向東擴張的意圖。劉邦待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後,便抓住時機迅速揮師東進,其野心是要與項羽一爭高低。劉邦的大將軍韓信為劉邦奪取陳倉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
陳倉是劉邦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兩地之間有險山峻嶺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
劉邦按韓信的計策派了一個叫樊噲的大將帶領一萬人去修五百里棧道,並以軍令限一月內修好。當然,這樣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
正是這一點,迷惑麻痺了陳倉的守將。陳倉的雍王章邯萬萬沒想到劉邦的精銳部隊摸著無人知曉的小道翻山越嶺偷襲了陳倉。
劉邦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順利挺進到關中,站穩了腳跟,從此拉開了他開創漢王朝事業的大幕。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成語,在軍事上的含義是:從正面迷惑敵人,用來掩蓋自己的攻擊路線,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這是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謀略。
引申開來,是指用明顯的行動迷惑對方,使人不備的策略,也比喻暗中進行活動。有時也可將「明修棧道」省略掉,把「暗度陳倉」單獨來使用
破釜沉舟
,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裡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名人與成語故事,關於名人的成語故事
逼上梁山的典故 豹子頭林沖,是北宋京都汴梁 今河南省開封市 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為人忠厚正直 安分守己。一天,林沖帶著妻子去岳廟進香。途中遇見花和尚魯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渾鐵禪杖。眾人齊聲叫好,林沖也被吸引過去 魯智深與林沖兩個好漢一見如故,結義為兄弟。正在這時,侍女錦兒慌忙報信說,林妻在路上被歹...
描寫英雄的故事,關於英雄人物的故事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心曠神怡 心平氣和 目不轉睛 眉開眼笑 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一身正氣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瀾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鎮定自若 化險為夷 直言不諱 無所顧忌 真心誠意 侃侃而談 推心置腹 振振有辭 對答如流 自圓其說 ...
有關於學習的成語故事,關於學習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