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mi咪
植樹節的來歷:2023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2023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國民**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一樹節。
植樹節的意義: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巨集偉工程。
植樹節的成效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2023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
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
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2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定把3月12日定為我國的植樹節。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一是為了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另外,3月12日剛好是驚蟄之後,春分之前,對全國來說,這時候植樹是最適宜的。
中國植樹節的來歷
廣東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202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裡的。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202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2023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
"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2023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正式公佈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後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2023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盡一致,所以,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
自2023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23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
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2023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
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2023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
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23年前。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孫中山上任時努力推動植樹。2023年11月中華**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2023年7月,**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2023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
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國民**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
2023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2023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23年前。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孫中山上任時努力推動植樹。2023年11月中華**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2023年7月,**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2023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
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國民**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2023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
2023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4樓:董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202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於成材。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2023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模的森林。
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於2023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2023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後,**4年(2023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17年(2023年)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通令全國:「嗣後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18年(2023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佈《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年(2023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自3月9日至15日一週間為「造林運動宣傳週」,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
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佈《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週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2023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後,大會予以通過。2023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次年,***頒佈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植樹節的來歷與意義
6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1、來歷:
我國的植樹節是3月12號。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植樹節日則是現代的事。
3月12號這天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202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
下終於成材。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
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
2023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方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囯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中國的植樹節由林學家韓安、凌道揚等倡議設立。19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2023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同志的倡議,2023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2023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 ̈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如今生態環境的惡化,汙染的加劇,資源的過渡開發,如果我們的家園已經幹瘡百孔,所以植樹節的意義越發重要,建立生態文明的意識和觀念,植樹造林,修復生態、增加森林資源,建設美麗中國。
2、意義:
中國設立中國植樹節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森林,增種樹木。
每一棵大樹的生長都對人類社會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國外曾有學者對樹的生態價值進行過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成群的樹林能對生態系統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一公頃林地與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1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相當於造價千餘萬元、蓄水量達100萬立方米的水庫。
有專家**,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面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更會使許多地區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可達數億。
在城市,行道樹同樣可對人類社會作出有益貢獻。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汙染物。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如1公頃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夾竹桃、銀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人口稠密缺少綠化的城市每立方米大氣中有細菌3.4萬個,是森林的一萬倍,而城市內種植一定數量的數目後,大氣含病菌量可減少約80%。「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氣溼度,一株成年樹,一天可蒸發400公斤水,使空氣溼度上升的同時,亦可降低城市的溫度,減緩熱島效應。
城市林帶、綠籬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寬30米的林帶可降低噪音6~8分貝。城市防護林具有減緩風速的作用,其有效範圍在樹高40倍以內,其中在10~20倍範圍內可降低風速50%。
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30字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後 來孫中山先生一直提倡植樹造林,就有了植樹節這個節日。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據統計。美國有1 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 防止水土流失 保護農田 調節氣...
植樹節的來歷植樹節的來歷20字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時間為每年3月12日。拓展資料 節日起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
植樹節的來歷植樹節的來歷30字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五屆人大第六次會議為了紀念以及建設綠化將三月十二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節的來歷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 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