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和鬹有什麼區別,鬲和鬹有什麼區別

2021-03-19 18:35:16 字數 5181 閱讀 6735

1樓:匿名使用者

鬲 lì 古代炊具,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

鬹guī,古代一種陶製飲具。像鼎,有嘴、柄和三個空心足。

新石器時代 關於陶器器形 盉和鬹的區別

2樓:河東北雁南飛

盉、鬹兩類陶器在長江下游和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中普遍存在,特別是在長江下游地區,二者有時候名稱還會混用,但我的觀察是:

盉有蓋,也有有足和無足之分,就是說,有足的可以是盉或者鬹,但是無足的就一定是盉;另外,有足盉的足的數量也不一定相同,有時是三足,有時是四足,當然以三足為多,但是鬹就一定是三足。

所以,可以肯定的就是,如果在分不清盉及鬹的器形前提下,有一個規律可以判斷:

1.無足的一定是盉,鬹一定有三足。

2.帶蓋的一定是盉。

3.陶鬹經常發現有煙炱的痕跡,而陶盉卻無,所以陶鬹是溫酒器或者炊器,陶盉卻一般只是調和酒的濃淡的酒器,不需要加熱。

其餘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3樓:煤油躓貰

盉(讀作「禾」)是中國商朝和周朝時期用於盛酒和盛水的器皿,基本形狀為圓腹,上有蓋子,有三到四個足。

商朝到西周時期,盉的口比較大,腹深,流直,足多為分檔式袋足,或呈柱狀,商朝時足還多為空心。東周時期,盉口漸小,腹扁圓,流多呈鳥頭或獸頭狀,足則多為蹄形。很多盉還有彎曲提樑,盉蓋和提樑間還有環索相連。

克盉,為西周初年燕國所造,上有銘文,記述了周天子封燕召公於燕地,其子克到燕地赴任。攝於首都博物館。鬹的資料沒找到

4樓:衛城量

一個有蓋,一個沒有蓋。

盉是漢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線。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中國古代青銅器從商代晚期開始,造型特點是敦厚凝重,裝飾繁複,圖紋威嚴神祕,西周大致秉承商代舊制而略有變化。隨著王權衰落,禮崩樂壞,青銅禮器中逐漸透出一些令人輕鬆的氣息,舊有的神祕、莊重與沉悶漸漸隱去,而新的有創意的造型和紋飾,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鬹一種炊、飲兩用的陶製器具,形制與鬲相似。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稱作「喙」,有三足。《說文·鬲部》:

「鬹,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於燉煮羹湯鑊溫酒,做好後作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這種器具主要流行於新石器時代。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瓷鬹頸部加粗,有的甚至與腹部連成一體,三足有袋足和圓錐形實足,鳥嘴形流加大並朝天上揚。鋬漸粗壯,呈絞索形。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鬹製作更加精美,有的口沿裝飾鋸齒形花邊,鬹上有長方形鏤孔,流外側貼。

5樓:園長

補充下:

鬹拼音: guī

中國新石器時期陶製炊事用具,有三隻空心的足 [a pitcher with three legs]

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說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寫物。」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瓷鬹頸部加粗,有的甚至與腹部連成一體,三足有袋足和圓錐形實足,鳥嘴形流加大並朝天上揚。鋬漸粗壯,呈絞索形。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鬹製作更加精美,有的口沿裝飾鋸齒形花邊,鬹上有長方形鏤孔,流外側貼

所以綜上:鬹是炊器,盉是水器,

足都是袋足或錐形空心足

一個有蓋一個沒蓋~

應該還有~不過資料確實太少~

鼎和鬲的區別?

6樓:好吧八寶粥

鼎和鬲都是中國古代的器皿,有如下區別:

1、用處

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種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僅僅是用來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廟裡祭祀用的一種禮器。

鬲作為一種中國古代煮飯用的炊器,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

2、材質

鼎的材質一般是青銅。

鬲有陶製鬲和青銅鬲。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

3、形狀

鼎的形狀統一都是三足兩耳。

鬲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

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4、出現方式

鼎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鬲始見於甲金文。

5、大小

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如:鼎鼎大名、鼎盛。由於「鼎」的重要,又常用於比喻王位和帝業,如:定鼎、問鼎。

鬲較為小一點,除了煮飯用的炊具外,則沒有其他方面的特殊含義。

7樓:清流異域

鼎和鬲都是中國古代的器皿

鼎:是古代漢族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皿,同時也是具有傳承意義的禮器,一般有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兩類,足為實心。

鬲:是古代漢族煮飯用的飲器,其形狀一般口沿外傾,三足中空,便於炊煮加熱。

8樓:帳號一樣太危險

鼎源自於長江下游崧澤文化支撐足實心 青銅時代鼎豆壺等器物換成了青銅材質一起上了廟堂,上面往往喜歡帶有饕餮紋。

鬲起源於北方仰韶大汶口文化空心足雖然對熱量利用更好,但是隻能普通民用器物。

9樓:陝西文化人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鼎的足為實心,鬲的足是中空的。

越窯和龍泉窯有什麼區別

10樓:知道最牛的老師

越窯與越窯系

越窯燒製青瓷有著悠久的歷史,五代時被吳越錢氏壟斷專燒「祕色瓷」,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據文獻記載:自吳越錢氏入朝、納土稱臣,越州窯務已由宋朝廷接受,並設官監燒,但設官監的時間似乎並不長。

當時越窯所產的實物,故宮收藏越窯器中有「端拱元年戊子歲十二月造口"十二字年款盒蓋一件。盒面光素無紋飾,僅刻文字,與五代到宋初越窯精緻劃花盒相比質量相差懸殊。這件器物顯然不是官監時期貢奉朝廷的,其官監停廢的時間也就在太平興國七年至端拱元年七八年之間。

至於越窯官監停廢的原因,據現在已知的材料推測:大約此時北方諸窯中定窯、耀州窯燒瓷的工藝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定窯白瓷刻花器的雅潔素淨、耀州窯青瓷刻花器比之越窯更是青出於藍,所以宮廷用瓷已無須越窯了。而越窯自官監停廢以後,熟練工匠也多有走散,產品質量大幅下降,盛名漸為其他青瓷諸窯所取代。

越窯系以浙江餘姚上林湖濱湖地區的越窯為代表,已發現窯址23處,為宋初朝廷設官監燒,工藝精細、造型規整、釉色青綠、劃花裝飾纖秀。產品主供宮廷,一次可達14萬件之多,數量可觀。在官監停廢后(大約在太平興國七年至端拱元年間)越窯轉向民問用瓷,產品質量明顯下降。

燒製越窯風格青瓷的窯業有上虞窯、鄞縣窯等。

龍泉窯與龍泉窯系

龍泉窯在今浙江省龍泉縣一帶,主要集中在大窯、金村周圍,是繼越窯發展起來的瓷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至南宋前發展,進而形成獨特風格,使青釉品種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區產量最大的瓷窯,已發現數百處龍泉窯的民窯遺址。至南宋晚期,除龍泉當地外,浙江慶元、運和等縣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燒造龍泉風格的青瓷,形成龍泉窯系。

龍泉民窯燒造黑胎厚釉青瓷與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窯合燒。受官窯影響,工藝水平較高,胎薄釉厚、釉層如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黃綠色釉、灰綠釉、菜綠色釉等。黑胎厚釉瓷器與官窯器相似,胎薄、質細、堅硬,灰黑如鐵。

少數胎呈黃或磚紅色,胎質疏鬆。釉層厚、透明發亮、有開片,習稱「紫口鐵足」。而南宋官窯胎沒有那麼發亮、溫潤如玉,但也是「紫口鐵足」。

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窯影響,胎略厚,白中帶灰,圈足,底露胎處呈硃紅色或淺紫色,多數青釉釉層光潔不開片,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

南宋龍泉窯創用釉稠的石灰鹼釉,代替過去使用的稀淡淺薄的重石灰釉,不僅使青瓷呈色青翠純正,而且使其「釉汁瑩潤如堆脂」。採用多次施釉方法,燒造成功青翠欲滴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使龍泉青瓷工藝達到了歷史高峰,從而使青瓷藝術能利用釉中微小氣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質感,使人感覺到異常豐富的蘊蓄。

約在12世紀晚期,也就是從南宋中期開始,燒製成著名的粉青釉。稍後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燒製成功,使龍泉窯達到鼎盛,宋代的龍泉青瓷以釉色取勝。傳世龍泉青瓷以南宋產品為多,釉色多為粉青釉,少數以印雙魚紋飾裝飾。

其上品釉色勻淨、瑩潤如玉。

北宋時期的龍泉窯青瓷的裝飾藝術特色,基本上是採用刻劃技法。器物胎骨多呈灰色,釉色多為艾葉青或略微偏黃的色彩,透明度和光亮度較好,刻劃的紋飾清晰明亮。這種表現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層的厚薄來呈現深淺不同的青色效果,坯體刻劃紋飾的地方比坯體表面要深,施釉後凹下的部位積釉較厚而顏色深,所刻的紋樣就清楚地呈現出來。

另外刻劃時所用刀法的變化有寬有窄、有深有淺,運刀的輕重緩急體現出刻線的節奏與韻律,從而賦予刻劃紋舒展、流暢自如的藝術魅力。常見的紋飾有多蓮瓣、荷葉。器型有爐、瓶、盤、渣鬥及塑像等,各類造型變化有多種樣式。

如瓶有梅瓶、龍紋瓶、虎紋瓶、五管瓶、膽瓶、鵝膽瓶等;爐則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爐,奩式爐等。

南宋時青瓷工藝上的主要變化是薄胎厚釉,裝飾手法以印、貼、堆的方法代替刻、劃方法。在胎骨上增加厚度而不損傷胚體,凸出的紋樣施釉後,釉在高溫燒成時產生流動,使紋樣的凸起部分顯得清清楚楚。廣東省博物館藏南宋龍泉窯印花蓮瓣碗,碗的外壁是南宋盛行的豐腴厚肥的仰式蓮瓣紋,就是採用深雕式的蓮瓣紋,工整細緻、立體感強;南宋龍泉窯三足爐從器物肩部到足部分別飾以一條凸起的線,燒成後隱現出白線,通常稱為「出筋」,既加強了器物的形體美,又使青瓷釉色出現了濃淡的變化。

南宋造型除各類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筆筒、筆架等也很常見,象棋子、鳥食罐也很有特色。此外,仿古銅器及玉器的各式鬲、觚、斛、投壺及琮式瓶等也多有生產,這與北宋後期崇古之風相關。銘文有「金玉滿堂」及「河濱遺範」兩種。

元代龍泉青瓷的造型比南宋形制明顯增大,胎體厚重,顯現出威武雄壯的風格。除一般碗盤常用瓷以外,創新產品有高足杯、菱口盤、荷葉蓋罐、環耳瓶、鳳尾尊等,產品質量一般來說不如南宋,胎質粗糙、釉面光亮,但也有許多精美之作。元代龍泉的裝飾藝術有劃、印、貼、堆、鏤刻、點彩等,題材內容較為廣泛,有各種花果、花卉、魚紋、羽毛、人物以及吉祥圖案等。

在製作和裝飾上又有很大變化,由南宋時的重釉色、重造型轉為元代的重紋飾。

元代無論大小器物幾乎都有花紋裝飾,這是龍泉當時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精品有八角雙魚碗,其在工藝製作上採用露胎氧化新工藝方法,外壁一圈八面各有一開光,開光內不施釉,胎氧化呈赭紅色,各印人物、花樹,印花開光不施釉露出氧化紅色胎,使人物造型更加突出而不重複,產生一種特殊效果。這種氧化胎紋飾也是元代創新的一種藝術風格。

碗內壁開光內印鳳和孔雀紋襯以荷花紋。內底印雙魚紋,飾粉青釉,翠綠潤澤、綠中透粉,十分雅觀,精美至極。

元代是龍泉窯系瓷器燒造興盛時期,因行政區劃又稱為「處州瓷」、「處瓷」或「青處器」。由於對外**的迅猛發展,生產規模比宋代擴大數倍,瓷器大量出口,深受海外各階層人們的歡迎。

菩薩和佛和佛祖有什麼區別,菩薩和佛有什麼區別

佛與菩薩有什麼區別呢?佛是佛祖的統稱,比如 燃燈古佛 如來佛 彌勒佛等稱為佛,佛祖多指代釋迦摩尼佛如來佛。佛與菩薩的區別 1 定義的不同 佛 按照佛教的經典教義,佛是出家人,而菩薩是未受戒的在家修行者,菩薩和佛在佛教中是有嚴格區別的,菩薩不是出家人,一般泛指信仰佛教但沒有出家受戒的人。把菩薩和佛混為...

公園和西園有什麼區別呢,西元和公園有什麼區別拜託了各位謝謝

答 什麼叫公園?公園是人們遊玩的場所也休閒的地方,公園有花草樹木,有涼亭長椅等。西園就是西面的一塊地方主要是種植植被可供觀賞。西元和公園有什麼區別?拜託了各位 謝謝 西元 又稱耶元或耶歷,就是以 出生為元年的西方紀年法。就是中國大陸版用的公元紀年。耶穌的降生權把人類歷史劃分a d 和b c 兩部分。...

黑色和白色有什麼區別,米白色和白色有什麼區別

朋友你好bai 顏色本來就是du於反射光相聯絡的,沒有這zhi個物體的反 dao射光你就看不到這版個物體,更談不上顏權色白色是因為他能反射光中所有波長的光 自然的太陽光是有很多波長的光組成的,所謂7色光組成 所以看起來就是白色,黑色是因為吸收了幾乎所有的光所以看起來就是黑色樹葉看起來綠色也是因為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