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稱為什麼意思,什麼是大同思想?

2021-03-19 18:33:17 字數 5860 閱讀 8538

1樓:一定手留餘香

基本特容徵即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這種狀態稱為「世界大同」,此種世界又稱「大同世界」。現代又加入了全球範圍內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

儘管大同思想為中國思想,但西方的烏托邦,以及現代的共產主義、地球村這些思想也與大同在許多地方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什麼是大同思想?

2樓:淺藍豆丁

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國的烏托邦思想。「大同」是中國古代對理想社會的一種稱謂,相當於西方的「烏托邦」。這種思想,源遠流長,出自《禮記·禮運》。

概述:大同思想,源遠流長。《詩經》中的《碩鼠》篇(產生於公元前 611年以前),把貴族剝削者比做一隻害人的大老鼠,並且發出了決心逃離這隻大老鼠的「適彼樂土」、「適彼樂國」、「適彼樂郊」的呼聲。

《碩鼠》是迄今保留下來的關於大同空想的最早的材料之一。

春秋末到秦漢之際的大同思想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發生劇烈變動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新制度產生的分娩陣痛時期,產生出各種各樣的關於理想社會的設計:農家的「並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國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是這一時期大同思想的三種主要型別。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 ,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特點:1、天下為公(全民公有)的社會制度。

2、選賢與能的管理體制。

3、講信修睦的人際關係。

4、人得其所的社會保障。

5、人人為公的社會道德。

6、各盡其力的勞動態度。

參考

3樓:召喚熊靈

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是世界大同。這個大同世界不是純理念化的,而是具體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經典《禮記》中的《禮運》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會景象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根據《禮運》的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

全民公有的社會制度。這個全民公有的社會制度,包括權力公有和財物公有,而首先是權力的公有。權力公有的口號是「天下為公」,具體措施是選賢與能。

管理社會的是被選舉出來的賢能,而選舉賢能的權力在於「天下」,也就是全社會的民眾,所以說權力公有。其所以要明確權力公有,是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權力可以改變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權力的個人壟斷,才能保證社會的其他方面不受壟斷;只有堅持權力的公有,才能保證社會其他方面的公有。

所以「天下為公」的口號其性質是與王權根本對立的,是反王權的。《禮記正義》解釋說:「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聖德,不私傳子孫,即廢朱、均而用舜、禹也。

」《正義》是以大同為五章故事的,所以舉出堯不以帝位傳其子丹朱而傳給舜,舜又不傳其商均而傳禹的事例以資證明。《正義》雖然也承認「天下為公」首先是指最高統治的帝位,但從所舉事例看,不全是《禮運》所說的大同,因為堯、舜雖然沒有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但在思想上是把「天下」作為私有物來「禪讓」的;而且又是在不得己的情況下讓人的。《史記·五帝本紀》寫道:

「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

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舜與「大同」的區別在於:堯、舜的禪讓是權宜性的,大同的選賢與能是制度化的;堯、舜是個人指定的,大同是「天下」選舉的;堯、舜是終身制的,大同是非終身的。

在大同世界裡,就根本不存在帝與王。 唐人孔穎達作《禮記正義》多收集前人的觀點,而主要又是漢人鄭康成的觀點。如果說漢人還有敢於說不私傳子孫為公的勇氣,那麼到了唐代就只有歌頌私傳子孫為公的本領了。

最負盛名的柳宗元《封建論》歌頌秦始皇的廢封建行郡縣說:「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屬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始皇以天下為一人一家之天下,自稱始皇,要千世萬世而為君,私之至極,何公之有?

連能秦始皇也能稱公,這世上還存在私麼?所謂「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難道不是對秦始皇的公開吹捧和對公天下的有意褻瀆嗎?當然,柳宗元讚許秦始皇的也只是行郡縣,而且肯定他的出發點是私,用後來王船山的話說是「天假其私以行大公」。

其實所謂「廢封建,行郡縣」僅僅是將「天下」由眾多子孫共同統治,還是由其中某個子孫一人統治分歧問題,最多也是在一人統治的前提下分點餘羹給統治階級的其他人員問題,比起大同世界的公,相去已經不只十萬八千里了。 2.選賢與能的管理體制。

這個體制是包括**與地方的。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務由地方民眾選舉賢能之士負責管理。

這裡的選舉指的是民舉,而不是官舉,官舉與民舉的性質是不同的,但後儒卻混淆了兩者的界線,甚至有意改民舉為官舉。漢儒解釋說:「選賢與能者,嚮明不私傳天位,此明不世諸侯也。

國不傳世,唯選賢與能也,黜四凶,舉十六相之類是也。」漢儒雖然也以「天下為公」和「選賢與能」,分別指**和地方政權,但用的仍是堯、舜的典故。堯、舜一方面禪讓帝位,一方面選賢與能,好事作盡,而民眾卻未與聞,因而其並不是大同世界本來意義上的選舉。

隨著時間的推移,選舉的性質一再改變,迨至隋唐,竟成了專指朝廷對士人的選拔,自《唐書》直至《明史》,均闢有《選舉志》,記載歷代的科舉情況,選舉與民眾便徹底絕緣了。 3.講信修睦的人際關係。

信與睦是良好人際關係的核心,而「天下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前提和基礎。「天下為公」,人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著,地位平等,無脅迫的可能,無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際關係總的概括。這個以「天下為公」為前提的人際關係同樣遭到了後儒的竄改。

《禮記正義》解釋說:「講信修睦者,講,談說也;信,不欺也;修,習;睦,親也。此淳無欺,談說輒有信也。

故哀公問周豐雲有虞氏未施信於民而民信之也。」通過《正義》的解釋,「講信修睦」僅是一種言說交往的表面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又是王化影響的結果,大同世界的本質被閹割了。 4.

人得其所的社會保障。大同世界描繪的社會是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在這裡,人們視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視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任何人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懷,任何人都主動關心社會。男有室,女有家,社會和諧,人民安堵。

對這段最具實際意義的社會保障,後儒也是多有竄改的,如將社會保障制度解釋為一種在君王影響下的社會風氣。所謂「君既無私、言信、行睦,故人法之,而不獨親己親,子己子。」將人人有勞動權力的「壯有所用」解釋為「不愛其力以奉幼」,將男有分解釋為「無才者耕,有能者仕,各當其職」,而將「女有歸」解釋為「君上有道,不為失時,故有歸也。

」特別又從反面論證,有意無意地醜化婦女說:「若失時者,則《詩》衛女淫奔,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是也。」「男有分,女有歸」,實際是指男女都有自己婚嫁的權力與機會,不至因戰亂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而成為曠夫怨女,是一種基本的社會保障。

5.人人為公的社會道德。在這裡,人們有高度的責任心,對社會財富十分珍惜,憎惡一切浪費現象,也反對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貨棄於地是可恥的,貨藏於己同樣是可恥的。 6.

各盡其力的勞動態度。在這裡,勞動已經成了人們高度自覺而又十分習慣的活動。「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能勞不勞是可恥的,勞而不盡其力也是可恥的,勞動只為了自己同樣是可恥的。正是人們這種不計報酬、高度自覺的勞動態度支撐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會,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實可靠的社會保障又是這種勞動態度產生的前提和基礎。社會給人們提供了和諧優越的生存條件,人們回報社會以高度的自覺勞動,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而又互相進。

大同世界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可謂是思之深刻而慮之長遠的,除了所有制的問題提得不夠明確外,與當代的社會主義社會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然則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呢?是《禮運》作者的天才?

是文化現象的偶然跳躍?還是傳統說法的聖心所起呢?實際都不是,它是有本有源的,這個源本就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富的遠古文化,以及燦爛的《易》學思想,這點我們將在後面詳細論述。

4樓:你tm的在逗我

何謂大同?大同不等於大一統,當然也不拒絕大一統。就孔子本義來說:

「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指人的道德素質高,出門不用關窗戶,家家都相同,這叫大同。孔子的深層意思是說:

人人無心作惡,這叫(善的)的大同。之所以人侵犯人,國攻打國,是因為不公。公正之下無有傷害。

公正從何而來?來自法律。法律從何而來?

來自良心。這就申明瞭信仰的作用是拯救人,道德的作用是塑造人,文化的作用是成就人。人在文化裡大同,在道德里大同,在信仰裡大同。

大同就是殊途同歸,就是道並行而不悖。大同是公正的產物。

孔子說「人性本善」,並非不知人性有惡,而是說需要肯定並假設「人性本善」,從而進行「無罪推定」。人人無罪,人人有權幸福,人類的生存權相同、幸福權相同,叫大同。「大同」的字面意思是「大家同」,把話說全了意思就是:

「大家共同來做人,大家共同安個家。」有家是福,人豈有罪?我們本此設定,表述大同思想為:

「天下大同就是天下大赦」,在《中國人的信仰》書中有彙報。愛是赦免。如果說「人性本惡」,就會衍申出「有罪推定」。

孔子指出:操作上要有罪推定,原則上要無罪推定,原則指導操作。孔子始終認為人民無罪,國家也無罪,中國無原罪,中國人不是罪人,這就為我們爭取到了最大的生存空間。

坦白說,生命怕清算,事業怕蒸發。做事難,難做事。做人難,做「鬼」更難。

有為君子當自愛。暗中一點頭,勝過敲鑼打鼓搞鬥爭。真誠內省的中國人,能夠接受批評,也能夠開展積極的自我批評。

批評是為了進步,不是為了扼殺。中國行直道。孔子說: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中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願與世界真誠交往。

孔子提倡大同,設立了大同的前提就是不需要前提,人人都可以走向大同。暗含「大家無罪」、「大家沒事」的意思,扔下思想包袱,放手去幹。我本無罪,何必贖罪?

我本是人,何必問神?達成歷史的和解,才有民族的復興。要說一個「罪」字,就了動亂的口實,國家的禍根。

孔子勇敢承擔罵名,維護倫理綱常,提倡「克己」,曉諭我們抑制慾望才有慾望的幸福,放縱慾望就是慾望的墳墓。孔子為中國人的幸福生活著想,為國家的穩定與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歷代領導人感謝孔子,因為孔子安定了人心。

老百姓感謝孔子,因為孔子讓人感受到了國家的關懷。就在上上下下的溝通中,打通了裡裡外外的障礙。孔子的最大貢獻是傳承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明,這體現在穩定上。

穩定才有文化,安定才有文明。孔子以無保留的智慧,奉獻有保留的人生,人能做到的於此盡矣!孔子不曾負於我,我亦何忍負孔子!

故請當世君子,明誠修身,恪守聖訓,以大同為人生目標,國家的命運、人類的命運念茲在茲,必能成就今生之偉業,必能成就今世之偉人!

大同者大丈夫之所為也,以純粹公心服務公眾,善莫大焉,樂莫大焉。人生以何為樂?無念為樂。

大同是奉獻。一切雜念全放下,一切事情全放下,一切成就全放下,大家同是嬰兒,這叫大同,這叫幸福。丹心躍動,是因為紅日已出。

葵花向陽,是因為背陰不長。讓我們運用自然的力量,獲取人生的成功。一粒種子,開出萬代福報。

萬代福報,只因一粒種子。中國是自然國家,迴歸自然,就是大同。

草長鶯飛,天恩難報。百折千回,又見斯人。大同思想誕生,不是夫子一人所為,而是凝聚了中華民族全民智慧,寄託了全民希望,國家命運在其中。

今天在這裡,我們對示下這一寶貴思想的神明祖先、歷代聖賢、歷代領導人表示尊敬,表示感謝,表示感恩。大同思想誕生,使中國從此有方向。它的價值不在於百分百的正確,世上不存在百分百的正確,而在於凝聚了人心,確立了人類共同信仰:

仁愛、和諧、真誠。在愛和真中享受真和愛。什麼是大同?

就是人人享有應有之幸福,人人享有真實之人生。就在偉大母親的懷抱中,無知是寶,無能是福。原來恢復母子關係就是幸福,恢復父子關係就是成功。

復興之中國,以大同為理念。大同之世界,是生命的家園。

大同為什麼是北魏的都城

大同的建城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到五世紀時,北魏建都於此,從此大同的名聲與日俱增。以後,遼 金也都以此作為陪都進行了建設。到明時,大同被列為全國 九邊 之一。歷史上對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貢獻的朝代當首推北魏,次則遼 金 明 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則是古代大同的繼續和發展。那麼,大同為什麼成為北魏...

方大同為什麼出名?他的成名曲是?

他最是做幕後 製作的。已經出道5年,已經算是慢熱。發過4張 但是真正一炮打響的是他上一張 未來 大玩靈魂樂,是4張 編曲製作最為複雜的一張,內地,港臺。好評如潮,非常耐聽,我聽了一年還是欲罷不能。也因為這張 很多藝人開始和他邀歌。新 橙月是應邀廣大群眾要求,改做復古,所以大家都能唱,很清新。而 未來...

山西大同舊都叫什麼名字?是遼代的首都嗎

兩晉永嘉四年 310年 晉懷帝封鮮卑人拓跋猗盧為代王建設平成 大同 為代國 南都 這是大同第一次建都。隨後北魏在大同設立 代京 遼 金 元曾在大同設立 西京 大同總共426年建都史。以上三個打隱號的就是大同作為都城的名稱了,但是您得注意一下,是都城,並非首都。遼代時期大同是軍事重鎮,用來對抗宋朝。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