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斯大林

2021-03-19 18:32:23 字數 2577 閱讀 8023

1樓:西夏駙馬厫

(1)①斯大林來曾與列寧一樣,認自

為在bai社會主義國家不du再存在商品生zhi產。但在20世紀50年代初,他改變了原來dao

的看法,認為保持商品生產、發展商品交換,是使社會主義獲得勝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由於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特殊性,即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沒有資本家參加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的生產,因而不會導致資本主義。這種觀點有利於蘇聯經濟建設從實際出發,促進經濟發展。

(3分)②***在領導我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中,提出計劃和市場都是配置社會資源的手段,不是社會基本制度的範疇,主張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就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指明瞭方向。(2分)

(2)無論是看待商品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斯大林和***都沒有在不相容的對立中思考問題,都未將它們看作社會制度的範疇,都把它們的性質與其相聯絡的社會制度統一起來,因而都取得理論上的突破,發展了馬克思主義。(3分)略

(16分)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羅斯福開創了兩種新的經濟執行模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樓:手機使用者

(1) 改變了新經濟政策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路線,實行直接過渡(2分);

改變了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所有制形式,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分);

改變了計劃和市場調節並存的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2分)

(2) 新政採取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如實行《國家工業復興法》,限制資本家自主生產等;(2分,舉一例說明即可)

新政中一些維護普通民眾權益的措施損害了資本家的利益,如規定最高工時、最低工資和大規模的社會救濟等。(2分,舉一例說明即可)

(3) 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社會主義也應有市場調節(1分)。斯大林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取消市場調節,雖在短期內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但從長期來看,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2分)

計劃經濟不是社會主義所特有的,資本主義也可以有計劃(1分)羅斯福在沒有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採取國家干預政策,增加經濟中的計劃成分,緩和了經濟危機。(2分)

試題分析:(1)從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式、所有制結構、經濟執行體制多角度對比新經濟政策與斯大林模式,包括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方式由迂迴過渡到直接過渡;經濟體制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2)羅斯福新政是在堅持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弊端,屬於生產關係的區域性調整,必然會損害部分資本家的利益,因此招致他們的抨擊。結合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和內容,主要從限制資本家的「自由」和損害資本家的「短期利益」等角度答題。例如在工業方面限制資本家的無序生產,增加工人待遇,緩和社會矛盾等。

(3)採用***的經典話語「社會主義有市場,資本主義有計劃」、「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認識到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場調節的消極影響,肯定羅斯福新政加強計劃干預的積極作用。說明要把計劃和市場結合起來,經濟模式的調整要與時俱進。

(37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列寧曾說「社會主義就是消滅商品經濟。只要仍

3樓:珈歀

(1)變化:由排斥商品經濟到依靠市場和商品關係發展生產力。調

整:以版固定的糧食稅代權替餘糧收集制。影響:贏得了廣大工人、農民的支援,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2)問題:農業發展狀況落後。(2分)原因:小農經濟不利於提高農業生產率。(2分)

政策: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2分) 後果:社會主義集體農莊建立起來,小農經濟被消滅;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力,導致蘇聯農業長期停滯不前。(4分)

(3)原因:在農業生產中沒有關注農民的經濟利益,不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4分)。措施:

擴大集體農莊的自主權;停止集體農莊的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提高農產品收購**;組織開荒,大規模種植玉米。(6分,列舉三點即可)

(4)違背經濟發展規律;在分配上強調物質利益;在領導方面的主觀主義錯誤。(6分)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組(15分)

(5)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加強巨集觀調控,以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略

(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和

4樓:0a█重量

變化:第一次由私有經濟佔優勢變為公有制經濟佔絕對優勢,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形成;(2分)第二次由單一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分)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蘇聯模式(或斯大林體制)的影響。(2分)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或「十四大」召開。)(2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新中國成立後經濟體制的兩次深刻變化及促成變化的主要原因的理解。第一小問首先根據2023年—2023年的提示指的是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其次是2023年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後,由單一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小問原因分別闡述:第一次:結合內因:

三大改造的完成;外因:蘇聯模式(或斯大林體制)的影響;第二次的原因是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見圖材料二

1 新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高山環繞,海洋水汽不易到達,乾旱少雨,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所以圖中維吾爾族老大爺能夠在晾房裡晾晒葡萄 由於日照時數多,晝夜溫差大,這裡的葡萄特別甜 2 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新疆是中國擁有邊境口岸數量最多的省區,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日益深入 2010年,批准喀什...

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材料二社會保障

1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其中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於城市人口 3分 我國失能老人數量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問題形勢嚴峻,這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沉重的壓力。3分 2 聯絡具有普遍性,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不僅關係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關係經濟發展活力與社會和諧穩定。4分 整體和部分是辯證統一...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下圖為「安徽省等高線地形圖材料二 安徽省是我國主要產棉省區之一

1 皖南地區流水作用來 以侵蝕 搬自運作用為主,主要形成溝谷等流水侵蝕地貌。原因 地形以山地 丘陵為主。皖北地區流水作用以堆積作用為主,主要形成沖積平原等流水沉積地貌。原因 地形以平原為主。2 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易受寒潮影響,產生低溫凍害 地勢低平,易產生土壤鹽鹼化等。3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