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唸佛之人與參禪之區別

2021-03-19 18:31:54 字數 3886 閱讀 3475

1樓:極樂勝境

印光大師開示:

一:修持法門,固無高下,禪律密淨,皆是了生死之**。然末世眾生分上論,則非修淨土法門,決難現生了脫。

以餘法門,皆仗自力。淨土法門,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淵懸殊。

不知此義,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難得其實益。以故禪宗百丈禪師,謂「修行以唸佛為穩當」。而祈禱病僧,化送亡僧,皆以往生為事。

從知西方極樂世界,為一切上聖下凡修佛道者之歸宿處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盡華藏世界海諸法身大士,以十大願王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況末世眾生,根機陋劣者乎?

禪宗功夫,雖到大徹大悟地位,以煩惑未斷,猶不能即生了脫。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是為前鑑。觀此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難。

禪宗每雲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明心見性,乃大徹大悟也。言見性成佛者,以親見自性天真之佛,名為成佛,乃「理即佛」與「名字佛」也,非福慧圓滿之「究竟佛」也。

此人雖悟到極處,親見佛性,仍是凡夫,不是聖人。若能廣修六度,於一切境緣,對治煩惱習氣,令其清淨無餘,則可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佛世此種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則大徹大悟尚不易得,況煩惱淨盡者乎?

密宗現身成佛,或雲即生成佛,此與禪宗見性成佛之話相同,皆稱其工夫湛深之謂,不可認做真能現身成佛。須知現身成佛,唯釋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現,亦無現身成佛之事。

無知之人,每每錯認,其失大矣。(三編上·復周志誠居士書一)

二:明心見性,是悟非證。悟後當須斷見惑證初信位入聖流,斷思惑證七信而了生死,**十信破塵沙伏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祕藏而證初住位,即為法身大士,再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迄十地,等覺,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祕藏而成佛矣。

學者切莫妄會。古人謂西方極樂世界唯有一樂字,可惜世人不能全身靠倒。大眾聞法有素,深望至誠懇切修持去。

吾保將來,成佛有分。勉之哉,勉之哉!(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世界佛教居士林觀音成道日開示法語)

三:若按通途教理而修, 雖明心見性, 去了生死, 尚大遠在。以明心見性是悟, 不是證。

今人能悟者尚少, 況能證乎?!證則惑業淨盡, 生死之因既斷, 自不感生死之果矣。初果(須陀洹)七生天上, 七返人間, 方能斷盡見思二惑, 而證阿羅漢果。

天台示居五品, 南嶽示居十信。如此大士, 尚自隱其本德, 示居內外凡位。則證道之說, 實非易易!

此約通途教理, 欲即生證道之難也。若按如來所立之特別法門, 生信發願, 唸佛求生西方淨土,則上至等覺菩薩, 下至五逆十惡之流,莫不蒙佛慈力, 往生西方。既生西方, 則悟道證道, 極速極易!

(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復法海大師書)

四:竊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了脫。是以必須抱定信願唸佛,求生淨土一門,方可出此五濁,登彼九蓮。

倘妄自尊大,欲仗修自力了生死之禪、教、密種種法門,則多分有因無果。何以故?以縱能徹悟自心,深入經藏,而煩惑不斷得淨盡,決無了生死分。

況未能徹悟,與未能深入者乎?密宗,提倡現身成佛,亦非人人皆能如是。學密宗者,每每著魔,皆由不知自量,妄欲得神通與成佛之所致也。

諸位既具有信心,當依光所說之淨土法門而修。須知此法,乃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所巨集揚者。光不過承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語意,而傳述之。

切勿謂汝何人斯,遂敢令人舍佛所說之禪、教、密法門,而專依汝所說而修乎?若作此議,則為不依佛教。(續編上·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二十年))

五:今人稍聰明, 便自大自是。末世凡夫欲證聖果, 不依淨土, 皆屬狂妄。參禪縱然到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地位, 尚是凡夫, 不是聖人!(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復謝慧霖居士書六)

六:現今世道陵夷,在家修行好,出家反而多障礙,切勿萌子女願了出家之念。汝父於此劫濁之中,不知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痴痴然,欲參禪明心見性。

須知彼所參者非禪,乃文字知見,參到老,於禪了無所幹。即令真得禪宗明心見性之實益,其去了生死,尚大遠在。以煩惱惑業未斷,悟是悟,生死是生死。

若謂明心見性,即無生死可得,此係門外漢,與狂禪者之所謬認者。然現時誰是明心見性之人? 淨土法門,全仗佛力,詳看《嘉言錄》、《文鈔》,依之而行,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淨土!

《淨土十要》,為淨土法門最要之書。依之而 修,較比親近善知識為穩當。若不自量,來江浙遍訪高人,或竟將此信心被高人打破,則禪既無望,淨又不信,前途茫茫,將趣何所。

今之慾親近善知識者,須先知禪淨之所以然,否則,十有**,由善知識破壞淨土善根,尚自囂囂得意,謂得正法,良可痛嘆!(文鈔續編·復鄭慧洪居士書)

七:謂既悟自心, 當處便是西方, 不須求生淨土, 則其誤非淺!何以故?

以凡夫縱能悟到極處, 尚有無始以來之煩惱習氣 未能頓斷。煩惱習氣若有一絲毫,未斷 便不能超出生死輪迴, 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難也。唸佛法門, 但具真信切願, 無論工夫之淺深, 功德之大小, 皆可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

末世眾生, 欲了生死, 不依此法, 其難不可以喻矣。祈詳讀《淨土十要》, 《淨土聖賢錄》, 自知光言不謬。若不以為謬, 且無多暇, 但息心詳閱《文鈔》, 自可悉知矣。

(文鈔增廣·復張季直先生書)

八:閣下既看文鈔, 宜依之而行, 則決定會得大利益。切勿因讀大乘經, 或遇宗教密等等知識, 喜其法門廣大深妙, 與其開示親切高妙, 遂舍淨土而修其它法門。

則不至徒有種了生死之因, 決難即生得了生死之果矣。何以故? 以一切法門, 皆須自力修持到業盡情空時, 方可了生死。

否則任汝功夫深, 見地高, 功德大, 倘有一絲一毫煩惱未盡, 則仍舊是輪迴中人。既在輪迴中, 則從迷入悟者甚少, 從迷入迷者甚多。又不知後世還能遇佛法否?

即遇佛法, 不遇淨土之法, 則仍舊出苦無期。仗自力則舉世難得一二, 仗佛力則萬不漏一。淨土法門, 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 佛則以誓願攝受。

譬如乘輪渡海, 非己力之所可比也。然既欲現生了生死, 必須敦倫盡分, 閒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以此自行, 復以此化其父母, 兄弟, 妻子, 鄉黨, 親戚, 朋友, 俾彼等同沾法潤, 同修淨業。

則自己之功德更大, 而其往生為決定無疑矣。……有文鈔、嘉言錄之主, 有餘書之助, 亦無所欠憾矣。此約真為了生死說。

若欲做大通家, 則盡世間之書, 皆應讀之。縱能做得大通家, 了生脫死, 更無望矣!(文鈔三編·復寧德晉居士書一)

九:了生死法, 淨土法門, 最為穩當。無論何等根性, 若具真信切願, 至誠懇切持唸佛號, 求生西方者。

臨終必蒙佛力加被, 往生西方。此之法門, 乃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一切法門, 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 斷貪瞋痴之煩惱, 煩惱斷盡, 方可出三界了生死。

在昔頗有此種人, 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二人可得也。是以愈向後, 愈宜專修淨業也。(三編·復石金華居士書)

十:我們所修持的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大家不要輕視了。為什麼呢?

因為佛所說的種種法門,無非是觀機而說,好比對症下藥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機,和這個法門不相應,修起來,是很難得益的。一切法門,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斷貪瞋痴,必須惑業淨盡,方能了生脫死。

或者煩惱尚有一毫未斷盡的,生死還是不能免,況全未斷者乎?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幹到徹底才可。

唯有唸佛一法,是如來普應群機而說的,亦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成就的。無論上中下根,皆可修學。即煩惱惑業完全絲毫未斷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願實行唸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脫了,所以說是最超勝的。

佛在世的時候,十個人修行,就有九個可以成道。因為那時的人,天性淳厚,根機是很猛利的。到了後來,眾生的業障逐漸增加,根機也就漸漸的陋劣下來,再要和從前一樣,是不可得了。

然在晉唐時候,還有這種仗自力可以了脫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漸減少,越後越少的。到了現在,已沒有這樣的人了。如此看來,就曉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斷煩惱了生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此時如仍不自量力,要說大話,輕視這個唸佛橫超法門,而去別修其他法門,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還要更難了。

我並非說其他的法門不好,實在是因為法門有契理不契機的,有契機不契理的。唯有這個唸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理機雙契,不可思議。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為適合眾生的根性。

所以《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唸佛,得度生死。」(三編下·由上海回至靈巖開示法語(**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說))

印光大師開示 唸佛念觀音,更容易得感通,如何去行

阿彌陀佛 佛法法法圓通。若以志誠心受持,必有不測之感應。然唯唸佛念觀音,尤為易於感通也。而普通人無不知觀音大士救苦救難者。當令志脫吃長素,日常禮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必有感應。今為取法名為通暢。謂念聖號,俾宿業消滅,心地通達,語言舒暢也。早晚唸佛若干,念觀音若干。此外從朝至暮,專念觀...

印光大師大悲懺發願文

我覺得應該把宗教取締了,嚴重妨礙農業生產,還有工業生產。宗教的本質是什麼 學佛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但我們學佛學什麼?什麼是佛?向佛學習什麼?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覺者 華嚴經 雲 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這就是佛。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話講 就是要了解自己,瞭解一切。行止圓滿無缺。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這個,...

師傅您好,末學學習印光大師十念法有兩個問題還不是很明白,想來請教

不敢說指教,相互 我也根據自己的方法總結來給師兄說,不一定對,但是我覺得修行效果較好。第一種可以的師兄。第二種一口氣念十句,是指一天較忙,沒太多時間唸佛,就早起的時候一口氣念十句,為的是聚精起精神氣,一口氣念十句這樣不會有妄想的時間和空間,為的是排除妄想。其他的時間有空就念,不用非十念法,十念法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