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蜂》的中心思想,古詩《蜂》的中心思想

2021-05-29 22:11:14 字數 5569 閱讀 7705

1樓:sisi可愛多

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

2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藉助對蜜蜂的勞動的高尚品質

也暗諭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3樓:羽毛和翅膀

不論平地與山尖①,無限風光盡被佔②。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解詞]①山尖:山峰。 ②無限風光盡被佔:指蜜蜂到處採集百花釀蜜。

[釋句]不管是平地還是高山,無限風光都被蜜蜂採花釀蜜時獨佔了。它辛辛苦苦採集百 花釀成的蜂蜜,究竟是為誰送去甘甜呢?

[說明]羅隱(833—909),唐代著名詩人。一生寫了許多政治諷刺詩,揭露唐末社會的 黑暗面。這是一首詠物詩,既讚美了那些終日勤勞,不畏艱難,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又諷 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勞而獲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這首詩描寫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5樓:支援蘇氏惠蘭

蜂》是唐代羅隱的寫的一首詩.

意思是:蜜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內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容佔領。它們採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

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

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這可算是一篇寓言詩。詩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的普通農民。

他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地勞動,可是勞動成果到頭來卻都被統潔者掠奪去了。「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結句用反問式,說明辛勤釀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勞動卻勞而不獲,這就暗示剝削者的不勞而獲,使詩的寓意深刻、有力。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讚美了蜜蜂勤勞的高尚品格

7樓:佐助大爺

古詩所見的中心思想

8樓:咪浠w眯兮

《所見》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寫了作者偶然所見牧童騎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過對牧童的動作神態變化的描寫,表現了牧童天真活潑機智靈活的性格和熱愛大自然情趣的特點。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原文: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白話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

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閒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託了出來。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

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

全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寄託情思。同時此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瞭,形象自然生動。

9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用敘述的方式,通過敘述牧童的動作,表現了牧童的活潑和愉快,充滿了生活情趣。也充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10樓:匿名使用者

所 見(清) 袁枚

牧 童 騎 黃 牛,

歌 聲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鳴 蟬,

忽 然 閉 口 立。

牧童騎黃牛:

當年老子騎青牛出關,此處小童騎牛為何?!(是為此詩引典也。)

黃牛用騎不用牽,是牧童之牧牛有道,故得為自得其樂,與牛同歡也。此則何似贊老子之無為法要!(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以黃牛象水,得其道,故可不覆也!)

牧童,天真、自在,意於修真之人與天子。

黃牛,食草、躬耕(載童同此),意於平民百姓。

歌聲振林樾:

歌聲自牧童傳出,牧童自得樂,黃牛何非亦沾其光?山河大地何不盡然?天何不亦然?!是謂行正道而得與民同樂也!(此處可與孟子之《梁惠王上、下》之論樂同參之。)

振,意謂其昴揚也,非正聲其不如此也。

林樾:林為叢為眾,是義其廣大包容而普遍也。樾,越也,是謂聲傳遠播之盛。

意欲捕鳴蟬:

此謂起心行做為也,壞其歌聲,棄其黃牛,自掃大興,可悲! (此釋為其接上之旨所在)

然此句卻又轉向另一事去了,是為大妙。

鳴蟬,因其聲而成引童捕之之禍!文獄何不如斯。諫臣何不如斯!禍皆自擾!此蟬彼禪其何如於一,故禪宗主絕文字之立,是自警也。

然蟬與牧童何干?牧童何其自擾擾而廢其妙歌?!有為法之所出如斯!

忽然閉口立:

閉口則無歌,立則無行,皆自失也。忽然,是一念之間斷其恆久之幸福也!(此還可能是事情突變!)

童歌可招兵刀!蟬聲可遭捕捉!何非同於「蹚螂捕蟬,黃雀在後!!」詩人笑此童兒,然其後又是什麼呢?笑人何非笑己,議人何非議己,何人反躬以自察?!

蟬當絕聲,童當沉響,詩人絕言!

所見:此詩出處正是《莊子》之謂「蹚螂捕蟬,黃雀在後」。見而不可說,有刺於時勢!兵刀或當為清末之國破。

所見,說諫、所賤。

此詩甚絕!興衰存亡之道於之,可嘆!

11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詩人是屬於什麼意境啊

12樓:舒秀英卯淑

1、中心思想:本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2、原文

《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3、簡析

《所見》是一首五言絕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寫的是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叫袁枚看見了,袁枚就寫了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寫的內容是袁枚親眼看到的。

《蜂》這首詩描寫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13樓:黎明前兒

《蜂》這首詩描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

《蜂》的原文: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作者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

(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

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

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

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

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

去世,享年77歲。

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鮮花迎風盛開,**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

賞析: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徵。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

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於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

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表現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經營,除「辛

苦」而外並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誇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

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地。這裡作者運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

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佔盡風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

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

一筆,說蜂採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佔」二字一掃而空,表達效果就更強。如一開始

就正面落筆,必不如此有力。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並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

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後二句主議。後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採得百花」已

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於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覆之意而無

重複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

苦」?「為誰甜」?亦反覆而不重複。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覆詠歎,

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

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

世人之勞心於利祿者;有人則認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

無情諷刺。兩種解會似相齟齬,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

教而設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

能引出教訓,但「寓意」就不那麼淺顯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

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

靈活性。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苦辛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

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一種是「運鋤耕劚侵星

起」而「到頭禾黍屬他人」。這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

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徵,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

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於後一種解會了。可見,「寓言」的寓意並非一成不變,古老的「寓

言」也會與日俱新。

14樓:穆青芬莘嫣

蜂》是唐代羅隱的寫的一首詩.

意思是:蜜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佔領。它們採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

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這首詩讚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

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這可算是一篇寓言詩。詩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的普通農民。他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地勞動,可是勞動成果到頭來卻都被統潔者掠奪去了。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結句用反問式,說明辛勤釀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勞動卻勞而不獲,這就暗示剝削者的不勞而獲,使詩的寓意深刻、有力。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說說古詩出塞的主題,古詩出塞的中心思想

王昌齡 出塞二首 其一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賞析 節選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這是 雙人四六十六項?古詩出塞的中心思想 答 中心思想 全詩表達了 詩人及全體將士戍邊的心聲 唐.王昌...

作文的中心思想,作文的中心思想怎麼寫?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題,也有人稱為中心或主旨。寫文章時確立中心思想的過程版就叫做 立意 權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通過記人 敘事 寫景 狀物所表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贊成 或反對 或歌頌 或批評。在一篇記敘文中,確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清朝作家姚鼐說過 詩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

怎麼寫中心思想,作文的中心思想怎麼寫?

概括記敘文中心思想的提煉與的方法 記敘文的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是對寫人 記事 寫景 狀物等的內容的概括 提煉,是通過人 事 景物所表現出的中心思想。概括記敘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 分析文題,概括中心。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標題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過分析文章的標題,結合文章的內容,準確概括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