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註釋
⑴淘盡:盪滌一空。
⑵漁樵:漁翁和樵夫。
⑶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髮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閒談的材料。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迴腸,不由得在心頭憑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彷彿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彷彿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於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湧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箇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
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髮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閒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
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麼。
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
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彷彿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複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楊慎並非有意給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歷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生不謀而合的感觸。
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於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歷史,產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巨集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讚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後為官十年,只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後謫戍邊關,在當時邊遠而落後的雲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恆,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百載之下,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藉舉重若輕,漫不經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境界。
楊慎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那樣春風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已經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慼慼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託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
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不一定要自己經歷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鑑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人們豁然開朗。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鍊。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
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事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程序,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儘管歷代興亡盛哀、迴圈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現了一個白髮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巨集流,
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蘇軾《臨江仙》的賞析
2樓:匿名使用者
賞析: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
下片「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詞人靜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無法掌握命運,就當全身免禍。
作者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現實社會的浪漫主義的遐想。
全文內容: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白話翻譯:
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覆叫門也不應。只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
3樓:歲月不寒
臨江仙——蘇軾《臨江仙》原文賞析
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彷彿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
倚帳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2023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註釋】:
臨皋:在湖北黃風,蘇軾曾寓居此。
東坡:地名,在黃岡,蘇軾在此墾種,並築「雪堂」,作為遊憩之所。
夜闌:夜深。
縠紋:水中細小的波紋。有縐紋的紗。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岡時所寫,反映他苦悶和憤激的心情。表達了他渴求自由生活和精神解脫的願望。
臨江仙——蘇軾《臨江仙》原文賞析的延伸閱讀——蘇軾的歷史評價
黃庭堅說 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餘則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跋東坡醉翁操》)
晁無咎:
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徐度:(柳永)詞雖極工緻,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後歐、蘇諸公繼出,文格一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卻掃篇》)
陸游: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晁以道謂:紹聖初,與東坡別於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老學庵筆記》)
陳洵:東坡獨崇氣格,箴規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海綃說詞》
王國維:
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遺事·尚論三》)
「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風海雨駭心神,白石清空謁後塵。誰見東坡真面目,紛紛耳食說蘇辛。
蔡嵩雲:
東坡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其闊大處,不在能作豪放語,而在其襟懷有涵蓋一切氣象。若徒襲其外貌,何異東施效顰。
東坡小令,清麗紆徐,雅人深致,另闢一境。設非胸襟高曠,焉能有此吐屬。(《柯亭詞論》)
胡仔:「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笤溪漁隱叢話》)
蘇軾《臨江仙》的賞析蘇軾臨江仙賞析
賞析 上片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從而烘托出歷盡宦海浮沉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聯翩,從而為下片當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鋪墊。下片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嘆,既直抒胸臆又充滿哲理意味,是全詞樞紐。詞人靜夜...
臨江仙 蘇軾 的賞析問題,蘇軾《臨江仙》的賞析
此詞以夜飲醉歸這件生活小事為由,即興抒懷,展現了作者謫居黃州時期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上片敘寫於東坡豪飲後醉歸臨皋之景。前兩句點明瞭詞人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可見是一醉方休的暢飲了。彷彿 二字,刻畫出詞人醉眼朦朧之態,真切傳神。家童 三句,是回到寓所門前駐足叩門的情事。詞人雖連連...
臨江仙辛棄疾賞析,臨江仙辛棄疾詩歌鑑賞
我人已經有些年邁有心愛惜花可心已懶散.卻獨喜 歡那江村邊圍繞的梅花.一枝花點破玉溪的春天已至.奈何只剩下青山欣賞這樣的秀麗景色.在渠邊寫些清新句子.竹根流水帶溪雲只是寫景的沒什麼好譯的吧.水從竹根流過,溪水纏綿似雲.臨江仙辛棄疾詩歌鑑賞 辛棄疾作品 臨江仙 共24首。對辛棄疾的 臨江仙 鑑賞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