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從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懸甕山。在山下的參天古木中,林立著100多座殿堂樓閣
晉祠和亭臺橋榭。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
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
這裡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無論什麼時候拾級登山都會心曠神怡。
這裡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皴裂,頂上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臥在石階旁。那唐槐,老幹粗大,虯枝盤曲,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
以造型奇特見長的,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託天,不一而足。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它的樹皮上的紋理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的,紋絲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晉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裡的水,多、清、靜、柔。在園裡信步,但見這裡一泓深潭,那裡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
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些水都來自「難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懸掛著清代著名學者傅山寫的「難老泉」三個字。
這麼多的水長流不息,日日夜夜發出丁丁冬冬的響聲。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水,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歷歷可見。水的流勢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以及石欄的倒影,織成一條條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
當年李白來到這裡,曾讚歎說:「晉祠流水如碧玉」。當你沿著流水去觀賞那些亭臺樓閣時,也許會這樣問:
這幾百間建築怕是在水上飄著的吧!
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裡儲存著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
一是聖母殿。它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年間(2023年),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週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
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簷。屋頂黃綠琉璃瓦相間,遠看飛閣流丹,氣勢十分雄偉。
殿堂裡的宋代泥塑聖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國現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生動,衣紋流暢,真是巧奪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雕於宋元佑二年(2023年)。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已近千年,鱗甲鬚髯,仍然像要飛動,不能不叫人歎服木質的優良與工藝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樑。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沼上架起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樑,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
橋邊的欄杆和望柱形狀奇特,人行橋上,可以隨意左右。這種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飛樑,在我國古建築中也是罕見的。
以聖母殿為主體的建築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臺、水鏡臺等,都造型古樸優美,做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外,還有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文昌宮、水母樓、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起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陰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掛細泉垂下,就在下面立著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託著一個石碗接水。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愛晉祠這個好地方,山徑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著不少名人的題詠,詞工句麗,書法精湛,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習題:方便你理解。
25、 用文中的一個句子概括晉祠的總特點。(1分)
答: 。
26、 關於本文的結構特點,下面選項中正確的是。(2分)
a、總分式 b、分總式 c、總分總式 d、平行式
27、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可是卻有許多生動的描寫,還有議論、抒情,請各找出一例來填入下面的橫線上。(3分)
答:描寫:
議論:抒情:
28、寫聖母殿的段採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是由 到
說明的。寫園中小品的段說明順序是: ,是由 到
說明的。(2分)
29、 將「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煙。」中的「旋」改為「卷」好不好?請說明理由。(2分)
答: 30、 作者怎樣寫晉祠的水的?請做簡要的分析。(2分)
答: 31、 為了準確清楚地說明晉祠,作者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舉出一例,並說說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2分)
答: 參***:
25、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優美的自然景物渾然融為一體。(1分)
26、c (2分)
27、描寫: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議論: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
抒情: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1分)
(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對即可給分)(3分)
28、空間順序 由外到內 邏輯順序 由概括到具體(2分)
29、不好。因為「旋」字形象地表現出了「向左擰,一圈一圈」的樣子。「卷」字不能產生如此效果。(2分)
30、作者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晉祠水的多、清、靜、柔四大特點,語言優美形象。(2分)
31、例:從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懸甕山。在山下的參天古木中,林立著100多座殿堂樓閣和亭臺橋榭。
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或第1自然段)用列資料的說明方法,(1分)準確地說明了晉祠的地理位置晉祠歷史悠久(用文章中的句子,意思對即可給分)(1分) (2分)
高分懸賞求樑衡《晉祠》全文的修辭分析
2樓:匿名使用者
1. 請在寫出概括晉祠特點的語句。
答: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這就是著名的晉祠。
2. 試分析「這裡的山,巍巍的,猶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一句的表達效果。
答: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的綿延、巍峨,交代了晉祠與山之間地理位置的關係,進一步說明了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的特點。
3. 「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體現了晉祠的水怎樣的特點?
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的細柔閃亮,說明了自然風景的優美這一特點。
4. 分析「這麼多的水長流不息,日日夜夜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答:這句話寫出了水的多、清脆靈動,運用以聲襯靜的寫作手法,襯托出晉祠的幽靜。
5. 「殿寬7間,深6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這句話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運用科學的資料,具體準確地說明了聖母殿寬敞,進一步說明聖母殿氣勢雄偉,巧奪天工的特點。
6. 「殿外有一週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這一句中「最早」一詞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不能「現存」限制時間範圍,在文中指聖母殿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若刪去則排除了那些更早的還未發現的宮殿,與原意不符,不能刪去,「現存」一詞體現了說明文的科學性、準確性、嚴密性。
7. 「她們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生動,衣紋流暢,真是巧奪天工。」試分析此句的表達效果。
答: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和描寫的表達方式,增強語勢,強調泥人形態各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侍女的形體、神態、衣紋的特點,體現了它們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進一步說明了聖母殿巧奪天工
8. 結合文字第9小節分析「魚沼飛樑」有何特點?
答:它是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樑,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欄杆望柱子形制奇特,說明了魚沼飛樑的罕見這一特點。
9. 在第11節中作者是如何體現園中小品的極具匠心的?
答: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和描寫的手法,例舉了園中的兩個小品,石雕與山水的巧妙結合,具體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園中小品的極具匠心,進一步說明了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的特點。
10. 請簡析文章結尾的作用。
答: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晉祠自然風景的優美與歷史文物的珍貴,表達了作者對晉祠的熱愛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美,總結全文。
11. 文章2-5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7-11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為何前後兩部分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
答:文章2-5段主要運用描寫表達方式,7-11段主要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
自然景物容易引起想象和聯想,用描述性的語言有助於展現畫面感,更好把握其特點。形象的語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人文景觀是客觀嚴肅的,客觀準確的介紹能使人感受到歷史的沉澱與力量。
因此,表達方式的不同是因為表述物件的不同。
12. 文章第1段中「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的順序與下文介紹順序恰恰相反,為什麼?
答:第1段中這一句的語序強調了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讚美。
後文作者由淺入深地先寫人們容易感受到的自然美,再介紹有深刻內涵的歷史文物美,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
文中2-5小節雖然在寫自然風光但也處處體現歷史文物,7-11小節突出最美的歷史文物同時也融合了自然景物,兩者渾然融為一體,使晉祠成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3樓:匿名使用者
樑衡寫的《晉祠》一文,首次發表於2023年4月14日的《光明**》,緊接著被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選編,後又節選於全國職業高階中學八五規劃教材語文第一冊(修),都是作為說明文的範文編入的。
筆者先後兩次分別給初三和高一學生講授本文,感受頗深。全文運用描摹手法,尤其是文章前一部分,介紹晉祠的自然環境,遣詞造句,繪形狀神,以比喻為主的多種修辭手法和疊詞的運用,長短錯落、駢散相間的句式,使得文章內容生動、具體,形神兼備,音韻和諧,給人以明晰、深刻的印象。
特點一,疊詞的運用,使文章具有了鏗鏘和諧的音韻美,具體可感的形象美,多姿多彩、活靈活現的神態美,而且靈活多變,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恰到好處。歸納起來,有4種形式:其一,形容詞重疊加「的」字的「的」字結構,如「巍巍的」、「長長的」、「青青的」、「清清的」等,或描寫山的雄偉高大,或描寫山的綿延不絕,或描寫樹枝的蒼翠,或描寫流水的清澈,都熨貼自然,準確得當。
其二,數詞「一」加量詞重疊的形式,如「一簇簇」,說明唐槐枝條的濃密;「一縷縷」說明被緩慢流淌的溪水拉扯成絲的草蔓的柔軟;「一條條」說明「大飄帶」的形如條幅。另外,還有「一圈一圈」,說明左扭柏紋絲不亂的紋理。同時,又都有迭加、反覆、綿綿不斷之意。
其三,動詞、形容詞、副詞重疊充當謂語或狀語,如「石間細流脈脈」中的「脈脈」,是形容詞重疊充作謂語,表示流淌的溪水聲音細微,速度緩慢。「林中碧波閃閃」中的「閃閃」是動詞重疊當謂語,說明波光瀲灩,忽明忽暗。「歷歷」、「冉冉」是副詞重疊作狀語,狀寫水的清澈見底和「飄帶」的柔軟不斷。
其四,名詞和擬聲詞的重疊,如「日日夜夜」、「叮叮咚咚」,分別描寫了細流晝夜不息的永恆魅力和悅耳動聽的叮咚之聲,真是繪形摹聲,臻於盡美。
特點二,形象傳神的比喻和眾多修辭手法的運用。《晉祠》一文描寫晉祠的風光美,比喻修辭的運用有10多處,而且各盡其妙。歸納為兩種型別:
首先是明喻。作者用「如、有如、又如、像、又似」等作喻詞,共有10處。如用「屏障」、「伸開的兩臂」來比喻雄偉而又連綿不斷的山巒;寫樹,用「老嫗負水」比喻樹的彎曲於地;寫水,用「如線如縷」、「如錦如緞」比喻流水的細柔和波光閃爍;寫左扭柏的挺拔和紋絲不亂的紋理,用「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
如此俯拾即是,生動、具體,怎能不給讀者留下明晰深刻的印象呢?
其次是暗喻。作者用「織成」、「不愧為」表明比喻,文中只有兩處,尤以「……織成……」句為妙,全句是一個由因果關係、順承關係的分句組成的多重複句,通過比喻,「大飄帶」的既輕又柔得以充分表現,給人以伸手可摸、投足可感的印象。末句用「明珠」喻晉祠,總結全文,又極盡歌頌和熱愛之意。
另外,《晉祠》一文又將排比、對偶、擬人、引用等眾多修辭手法配合使用,把晉祠風光寫得玲瓏剔透,形象溫潤,宛如碧玉。
特點三,長短錯落、駢散相間的句式,使得《晉祠》一文辭采華麗、韻致朗朗,具有無可辯駁的語言美。
如寫晉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既用排比句,又用對偶句,長短錯落,整散有致,實有漢賦遺韻。
又如寫晉祠的水,從「多、清、靜、柔」的4字羅列,到「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的排句對仗,極盡遣詞造句之能事。
總之,由於作者以細緻的觀察和貼身的體驗為依託,抓住了「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又善於描摹,把晉祠的自然美很好地再現於讀者的面前。
樑衡寫的《夏感》中的三句詩,樑衡寫的 《夏感》有哪些好詞可以賞析?
可能是這個 日常睡起無情思 楊萬里 手倦拋書午夢長 蔡確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夏感樑衡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 熱烈 急促的旋律。好象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 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牆。輕飛慢舞的 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
樑衡的《秋月冬雪兩軸畫》全文,樑衡 《青山不老》全文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裡,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境。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 霜凍 沙塵 文中的種樹老人 代喜增 文中的種樹老人 代喜增 暴等一切與生命作...
學完《晉祠》這篇課文後,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用兩三
晉祠的美,在山,在樹,在水。這裡的水,多 清 靜 柔。三句六字,揭開了晉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頓道出流水誘人之處。讓 連往返,也寫出晉祠獨特的美。他把自然與政治,山水與偉人融為一體,寫法獨特,獨出心裁。讀完本文後,相信晉祠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用二三句話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吧!晉祠的美,在山,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