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在遭受哪些挑戰,中國傳統文化目前遭遇哪些挑戰?

2021-05-31 17:24:30 字數 5080 閱讀 9022

1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問題中的傳統文化應該是指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其強調的是一種至上而下的控制,並以此為目的建立一種較為刻板的秩序,如三綱五常。其是男性對於女性以及兒童的控制;長者對年輕人的控制。並以此引申出仁、禮、重民、重義輕利、重官輕商、重本抑末、忽視科領域專業知識的研究等思想。

所以,其受到的衝擊有以下幾個方面:

1西方先進思想的衝擊。這部分有三種,一為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思想,其重視生產力與科技的發展,注重於對經濟發展的研究;二為西方近代越軌文化,由於文化氾濫,社會人失去了原有的正確的價值觀,行為上表現出各種越軌行為,造成社會處於不穩定狀態;三為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其主要是保障社會人的權利,以女性自由主義最為突出。

2不同文化的衝擊。這主要是指其他國家的文化對於中國文化的衝擊,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文化在中國表現為哈日文化。

3中國的紅色文化。這主要是指和諧,也是主流文化。其雖然有融入一部分儒家文化,如民本,但其以馬列主義為基礎,可以說是馬列主義的中國化。

4極端思想。如恐怖主義、**主義等等。

中國傳統文化目前遭遇哪些挑戰? 5

2樓:

被來自韓國的墮落和臺灣幼稚所腐化,,這是現在社會上的做大問題

3樓:龍積肥

遭到現代文化的抨擊,比如古詩,古**受到現代歌曲和現代詩的抨擊等等

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面臨著哪些挑戰

4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傳統,是構建普遍和諧的社會關係的基礎。

「和合」這個文化概念源於「天人合一」的觀念,體現了中華文化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對和諧理想的追求。

尤其值得珍視的是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

「不同」而能夠「和」,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和諧統一;如果不講「和」而只去求「同」,往往事與願違。

孔子的這一寶貴的思想要求我們積極看待差異和矛盾,併發揮不同個體的各自特點和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實現整體的和諧與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述而不作 真正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要傳承和堅持的。

傳統文化如何迴應當代社會挑戰

6樓:江淮一楠

傳承是復興而不是復古

主持人: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厚重積澱,但近代以來卻遭遇各種挑戰,今天想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該如何賦予其與這個時代同步的持續生命力呢?

毛佩琦:文化是一個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近幾年傳統文化走紅,可以扭轉其長期受到冷落的局面,但不能立即改變傳統文化的斷層和缺失,也不能馬上**因長期打壓而造成的內傷。

必須採取措施,使對傳統文化的「補課」和繼承弘揚堅持下去。前不久,**頒佈了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規劃,其中有許多具體的規定,很細緻很有可操作性。認真推動落實這個規劃,肯定會推動傳統文化傳播教育的長期進行。

問永寧:有人擔心儒家文化無法融入現代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根基變了——過去是農耕文明時代,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這個想法好像看起來是對的,現代社會好像很少人有儒學信仰。

但其實兩千年來儒學變化很大,從先秦的孔孟,到宋代的陸九淵、朱熹。所以我們應該把它看得稍微寬泛一點,不要把儒學套死在拿著竹簡穿長衫裡,講的它的基本價值或者基本的問題方式,比如關注忠孝仁義、關注家族相互的人際關愛等等,這樣看儒學其實是「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的。

徐圻:現在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再用以前那種方式來傳播、傳承道德禮儀文學藝術包括哲學思想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古典時代的那些價值觀和一部分生活方式,比如忠孝俠義、扶老攜幼這樣的價值觀念是永恆的。

它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呢?一定要通過網路化、資訊化的方式來表達。如果有人要想要一味地複製過去,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我們在貴州這樣一個地方來建設孔學堂,是為了弘揚傳承我們優秀傳統文化中有生命力的東西,這種傳承是復興而不是復古。

張新民:重建文化一定要有相應的形式,比如辦書院、辦報紙、開辦國學班,包括電視上的詩詞競賽。首先還是要肯定的,像這一個長期的文化自建,現在開始發出自己的光亮,總的來說是好事情。

但一個文明本來就是一個民族的作品,是一個民族集體的歌唱,在外化以後,也要有對內的薰陶,內在外在打通,然後使我們心性自然流淌出來,就像山上的泉水「叮叮叮」的流,自然發聲,好聽得不得了。文化是拿來表演的嗎?我小的時候,家父吟詩,我也吟詩,情感來了就吟一首詩,心情很舒暢。

這才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家和萬事興」任何時代都不會變

主持人:中國人素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傳統,請問這個傳統在今天對於當代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毛佩琦:「耕讀傳家久」是農業社會留下的傳統。「耕」是本分,農是立家之本,也是立國之本。

「讀」是文化教育,是道德文化修養,也是立身之本。現在已經進入了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但是,「耕讀」的精神還是可以延續,或說有必要繼承延續的。在現時代,我們可以把「耕」理解為本職,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不投機取巧,不用非正當手段謀取利益,保持本分,正直正派。

「讀」,當然主要是讀書,但應該引申為學習各種知識技能,提高文化修養,通過學習提高、豐富自己。當前提倡「慢生活」,提倡迴歸自然,我們應該從「耕讀」二字中得到啟示。

李寬定:「耕讀傳家」是農耕社會裡面的,隨著農耕社會的解體,科舉制度被取消,耕讀傳家、詩書傳家也就過去了。「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源頭,它必須是讓民眾認同接收,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之後,才能夠構成一種文化。

所以,真正的文化在**?就在老百姓的嘴頭,因為這是老百姓接收過後認可了,又拿來教他自己的孩子,一代代的傳下去的。比方說,家和萬事興,隨便到任何時代都不會變,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張新民:「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時代變了,但這種情懷還會保留下來。中國詩歌從古代開始,就不斷地變化風格,從唐宋到明清,我們曾是詩歌大國,鄉下老太太能背詩,小孩子都有詩意。

如今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看詩詞大會,感到新鮮、感到振奮,會感嘆這個詩怎麼還有那麼多意義,但是新鮮的原因是和我們生命相關的那些古代世界,一步步這麼走過來的。《詩經》裡的「風」都是整理的,少數民族現在還有歌謠,民間有的還會唱詩,這些慢慢都回到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覺得新鮮了,這是我們存在的一種方式。

推動儒學發展 適應當代生活

主持人:以傳統文化中的儒學為代表,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應該被繼承嗎?在漫長的歷史中,傳統文化是否曾阻礙中國的社會科學發展?

歐陽禎人:儒學裡到底有沒有缺點?有沒有負能量?

這是一個問題。問題在於這些思想在孔子之前,歷史的長河慢慢積澱起來。在孔孟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孔子孟子,是被人們打扮的孔子孟子。

因此我們要正本清源,從而找尋我們這個時代的孔子孟子,這才是最重要的。長江滾滾向前,我們需要真正能夠坐下來的學者去研究儒學,發展儒學,進一步把它推向當代生活並適應這種生活。

丁為祥:作為儒學研究者,我也反對,對宋明理學當中強行做出科學解釋。但是儒學有沒有指向並且發展到科學的精神?

這個是有的。憑著一腔人文的情懷,憑藉解救天下蒼生的願望,必然會有指向科學的精神。問題是,古代中國人一直把這種精神運用在人倫文明建設當中,並由人倫文明指向對整個客觀自然界的認知。

安靖如:以儒學為代表,其實傳統一直在進步,因為社會在變化,所以需要有恰當的迴應。儒學本身的進步性,賦予了它幾千年來的生命力,從春秋戰國到宋明,因為經濟基礎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儒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朱熹、王陽明這樣的代表人物。

但是十九世紀以來的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變化,傳統文化的很多支柱,比如科舉制、君臣制、王朝等都放棄了,所以儒學也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批判性的承認,這樣傳統的明天才會更好。

李寬定:講文化,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是最淺層次的、大家看到的就是語言文字,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字,但是語言文字僅僅是文化的載體和形式;第二個就是民眾的生活習慣,從穿衣吃飯到生產勞動,包括民俗民風;第三個是最深層次的,就是這個民族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就是文化的核心。

不忘本來 吸收外來 面向未來

主持人: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最重要的是什麼?您認為還有哪些值得探索的途徑?

毛佩琦: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幾本書、幾部經典,它應該是融入中國人血脈的不可分割的精神。因此,除了讀書和傳播傳統文化知識外,還要注重讓優秀傳統文化迴歸到生活中。

過去講「一言動、一灑掃」理都在其中,生活的每個領域、每個細節,都應該是傳統文化生長的土壤。只有堅持了又深入了,才能談得到繼承弘揚,才能逐步改變近百年來激進主義所造成的破壞。但是注意,一要反對倒退,二要反對迷信,三要反對極端化。

在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要高舉進步、理性的旗幟,要注重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解讀,服務於當代,也服務於未來。

徐圻:對於弘揚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肯定是它的價值內涵。傳播方式是一個必要條件,內涵才是真正重要的——從過去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到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在對待優秀傳統文化時,有個「兩創」方針,即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這兩句話相當於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還有3句話我覺得概括的非常好: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我想我們搞任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要堅持這三句話。中華傳統文化為什麼能夠幾千年來不間斷的傳到今天,就是因為我們開放包容的心態,什麼是好的,我們都可以要。

所以文化不能成為一個盾牌,而應成為一座橋樑。我們做這一切不是為了走回頭路。

安靖如:近十年來,美國所有大學的哲學系每年只有一兩個人在教中國哲學,但今年有所增加,這說明美國學界已經認識到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和中國哲學的必要性。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美國哲學界當前的研究傾向,是將哲學與社會科學結合,比如倫理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關係,哲學家也常常關心一些規範性的準則。

相較而言,中國儒學界則更傾向於對經典的解讀,很少考慮儒學在當下的應用,沒有被作為人生觀來指導人的行為。相信將來隨著研究的發展,會有更好的效果。

如何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

7樓:苒苒雨落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鑑。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儲存、保護——經典文字、文物古蹟、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程序中湧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1,b.大道或身懷大道之人 2,b.孔子3,c.三遍4,b.孰知正見 5,d.道籟6,a.百圍之木 7,d.以自為是 8,a.養性為主 9,b.治國者10,b.懸解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1.儒家思想文化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 影響最大的思想學派。多年來,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學說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古詩 詞語 樂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 射覆 酒令 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 均按農曆 有 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新年 ...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山裝 布鞋 農村老年人不用買的現成腰帶,用長布條或繩子 繫褲子 衣服的鈕釦用布條盤扣袢 農村老大爺自做的扣袢對襟粗布汗衫 農村和少數民族的織布 農村老大媽穿自己做的偏大襟的衣服 小女孩兒們扎小辮兒用紅頭繩 小孩兒眉心點紅點兒 小男孩兒自出生就留胎毛小辮兒 吃飯用筷子 吃飯 喝湯用大碗並且端著碗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