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瞭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歷史的遐想.
體會~我覺得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通過老師的介紹我知道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荒漠戈壁和鹽鹼沼澤。在當時生產和交通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著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才開通這條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100字的《絲綢之路》主要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瞭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
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
3樓:帥哥
絲綢之路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據史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團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訪問。漢使到安息,安息國王派大將率2萬騎兵到東部邊境迎接。漢使回國時,安息還贈送大鳥卵(鴕鳥卵)、黎軒眩人(羅馬雜技藝人)給漢武帝。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瞭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歷史的遐想。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絲綢之路對歷史上東西方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所作的重大貢獻;二是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和表達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瞭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望著這座群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這裡正是漢代古都長安,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座群雕是歷史的濃縮,是昔日繁華的見證。所以作者站在這裡,「彷彿看到」「彷彿聽到」,自然而然地遙想起絲綢之路兩千年前輝煌的歷史。這也是作者寫作此文的動機觸點。
這句還與課文的尾句「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②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中國使者的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條路將遠隔千里的中國與安息國聯絡在了一起,使兩國人民友好往來,互贈禮品,進行經濟、**與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國使者才由衷地感嘆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2)對詞語的理解。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文中指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駱駝與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姿態各異,非常生動逼真(可結合插圖讓學生理解)。
浩浩蕩蕩:水勢廣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文中指迎候中國使節的安息國兵馬不計其數,顯得極有聲勢。萬餘大軍,邊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國對中國來使的重視與尊重。
五彩繽紛:顏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國贈送的綾羅綢緞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
綾羅綢緞均為絲織品。絲綢之路的商品,以中國絲綢為主,在古代的中亞、西亞以至非洲、歐洲都被視為珍品。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克特西阿斯就稱中國為「塞勒斯」,意即絲國。
公元3世紀的一位羅馬作家說:絲國人制造寶貴的花綢,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樣美,它的質料像蛛絲一樣纖細。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絲綢之路橫貫歐亞,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大漠荒野和鹽鹼沼澤。文中用此詞意在說明路途遙遠。
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文中用來形容我國的**、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由於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精美絕倫。
遐想:漫無邊際地想象。
4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寫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與中國經貿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5樓:賈青芬戴妝
《絲綢之路》的主要內容: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寫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有關資料,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和洛陽為東起點(一說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
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100字
6樓:裝甲擲彈兵水瓶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
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7樓:聖依米兒
絲綢之路畫像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另有以此為背景的電視劇、**、遊戲等
8樓:飄過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和洛陽為東起點(一說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9樓:郝老師**教室
絲綢之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和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10樓:月華玫瑰殺紅薔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毫無疑問是歷史衍變的詞彙之一,其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周朝和秦漢時期。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養蠶制絲的國家。公元前139年,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旅行家張騫帶領一支隊伍,首次從長安出使西域,到達樓蘭、龜茲、于闐等地,其副手更遠至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國進行友好訪問。在回國時,所到國的使者亦隨同回訪中國。
各國商人也緊隨其後,開始不斷地奔波在他們所開闢的絲綢之路上。公元73年,為確保因戰爭所阻的絲綢之路能暢通無阻,班超和他的36名隨從人員出使西域。其副手甘英到達了大秦(古羅馬)並轉道波斯灣,擴充套件了原有的絲綢之路。
至此,一條長10,000裡,穿越廣闊田野、無垠沙漠、肥沃草原和險峻高山的安全通道便將中國的古都長安(今日西安)和地中海東岸國家聯絡起來。絲綢之路從此正式成為中國聯絡東西方的「國道」。
西方人定名「silkroad」是自德國地理學家裡希霍芬(richthofen)、德國人赫爾曼(albert.herrman)始,由此人們把「絲綢之路」的概念擴大為整個古代中外經濟及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有「沙漠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三個概念。
人們通常所指的絲綢之路是穿越中亞、翻過帕米爾高原、抵達西亞的線路。若再往北走,則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實際歷史上,絲綢之路並沒有嚴格的界定,三條線路皆由眾多幹線與支線所組成。
北路是指北緯50度橫跨東西穿蒙古高原、越喀喇崑崙山(karakoram)的草原之路。這條路主要是中亞牧民西去的線路,歷史上稱為北路。從北緯40度向西至北緯35度偏南的這一帶沙漠中,曾經有數條線路,但以北緯40度貫穿東西的最長一條線路作為絲綢之路的中路。
人們通常所指絲綢之路從狹義上講就是該線路,即史書記載的商隊(西域以駱駝為交通運輸工具的商隊)所經路線。史書上記載最多的是這條絲路。該網對其做了較詳細、深入的介紹。
南路基本上是指經印度、東南亞至紅海、波斯灣的南海路。古代相當多的東南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利用此道。
十幾個世紀以來,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文化與印度、羅馬及波斯文化聯絡起來,將中國的絲綢、火藥、造紙及印刷術這些偉大的發明傳到了西方,也將佛教、景教及伊斯蘭教等及相關的藝術引入中國。自古以來,絲綢之路就一直是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紐帶和橋樑。
隨著開發大西北的步伐,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個世紀之後,又重新煥發了她往日的光彩。如今,旅遊者們又可以沿著這條歷史之路盡情瀏覽綺麗的西域風光;探訪引人遐思的古蹟,還可以欣賞到藝術薈萃的石窟、佛龕和文物……而這一切又會使人體會到太平洋時代來臨之際正在騰飛的中國。
漢武帝劉徹時期拍張騫出使西域,尋找冶煉的技術,被蒙古人擒獲,張騫費盡周折,在蒙古草原服奴役長達10年之久,後終於回到了中原,詳盡地記述了一條神奇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絲綢之路 課文簡說 絲綢之路 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 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據史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
絲綢之路內容概括字到,絲綢之路內容概括二十個字到二十三個
絲綢之路 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寫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有關資料,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絲綢之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和洛陽為東起點 一說以洛陽為起點 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
絲綢之路的課文,絲綢之路課文主要內容分為哪三部分
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 概括介紹 絲綢之路 巨型石雕的樣子及由此產生的遐想.第二段 第2 13自然段 具體回憶張騫出使西域後,東西方交流的生動一幕及介紹絲綢之路的作用.第三段 第14自然段 寫兩千年後的今天,絲綢之路仍會引起人們的遐想.主要內容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 絲綢之路 巨型石雕,然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