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列傳》請回答1材料二中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2021-05-30 15:32:27 字數 3711 閱讀 5372

1樓:

只要可以強國,可以不仿效古代的制度;只要可以有利於人民,可以不遵循古帶的禮儀 這是商鞅打破傳統,不拘一格,簡單實用的變法準則!

歷史上的變法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圖,觀察下列春秋戰國時期

2樓:弗蘭貝爾

(1)資訊: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出現並推廣。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

(2)事件: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33638商鞅變法。措施:廢井田制;獎勵耕戰;獎勵軍功;重視農業。

(3)「傾鄰國而雄諸侯」。

(4)守舊貴族的反對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試題分析:(1)圖中所示的鐵農具和牛。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

到戰國時,使用範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

(2)材料二:「壞井田,開阡陌」指廢井田制。「急耕戰之賞」 指獎勵耕戰;獎勵軍功;「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說的是重視農業。

(3)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與材料中「傾鄰國而雄諸侯。」說法一致。

(4)由材料分析商鞅被車裂的緣由:「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可知變法觸犯了守舊貴族的利益,遭到反對,所以在秦孝公死後,商鞅被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好地考查了商鞅變法的主幹知識;材料解析題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有:1、帶著問題讀材料2、重視材料出處3、讀懂材料,挖掘引申含義4、善於提取有效資訊5、規範做答等。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 觀察下列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幅圖: 材料二 及秦孝公

3樓:百度使用者

(1)、商鞅變法(2分)。鐵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2分)

(2)、措施: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2分);獎勵耕戰,重視農業(2分)獎勵軍功(2分)。

(3)、原因:守舊貴族的反對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2分)。

(4)、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2分)為秦國以後兼併天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2分)。

試題分析:此題為材料問答題通過閱讀材料考查學生解決史料的能力。此題用四則材料分設四個問題來考查。

(1)此題通過材料考查社會大變革時期的歷史事件和背景。據題意要求根據材料二寫出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一的兩幅圖寫出商鞅變法的背景。閱讀材料二所給的資訊:

「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可知材料二中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商鞅變法。觀察材料一的兩幅圖可知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的背景: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大量的土地得到開墾,出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為發展封建經濟,各諸侯國都進行了改革。

(2)此題通過材料二三,概括商鞅變法的措施,考查了學生歸納概括史料的能力。據題意要求根據材料

二、三,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閱讀材料

二、三中有關商鞅變法的措施有:壞井田,開阡陌,「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根據所學知識可概括為: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重視農業,廢除貴族世襲制,獎勵軍功。

(3)此題通過材料四的閱讀,思考上揚悲慘結局的原因,考查學生學史的實際應用能力。據材料四分析:商鞅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發展封建經濟的變法運動,它必然觸及舊的制度損害舊貴族的利益,也必然會導致舊貴族的仇恨。

商鞅雖相十年,沒有培植自己的實力,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因此商鞅落得悲慘結局。

(4)此題通過對上述材料的閱讀,思考商鞅變法所產生的影響。考查學生學習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概括其影響: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國以後兼併天下、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

4樓:斑竹威武

(1)「商君」叫商鞅。(1分)(答公孫鞅、衛鞅同樣給1分)

(2)①改革土地制度。(2分)(答廢除土地國有制,承認私人土地所有權同樣給2分)

②重農抑商。(2分)(答獎勵耕織;生產糧帛多的人,免除徭役;禁止棄農經商,凡因棄農經商或懶惰而貧困的人,罰做奴隸等,同樣給2分)

③獎勵軍功。(2分)(答按軍功授爵;立功者賜給田宅;貴族及其後代無軍功的,不能獲得爵位和享受特權等,同樣給2分)

④遷都咸陽,推行縣制。(2分)(答全國設31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同樣給2分)

⑤嚴明法令。(2分)(答公佈法律,編制戶口,實行連坐法,使百姓互相監督,同樣給2分)

(3)①通過變法,秦國的舊制度廢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②秦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

③秦國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答出其中任何1點即給1分。如答激發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削弱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實現了富國強兵;為秦國滅亡六國、統一全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等,也1點給1分。答多不加分。

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給1分)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做材料題時,不僅讀透材料,還要結合課本知識進行答題。材料

一、二中的「商君」「孝公」「秦」,以及第一問中的「『商君』是我國戰國時期在秦國主持變法的著名改革家」都是做本題的關鍵,結合這些我們再聯絡課本,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這段材料指的是戰國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商君」當然就是指的商鞅了(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

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內容。本題需要通過材料和課本知識來回答問題。課本中商鞅變法的內容是:

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決裂阡陌」)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③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④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而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課本的這四條在材料中都有體現,此問要求回答五項,那麼我們再從材料中尋找有效資訊:「事末利(工商業)及怠惰而致貧者,舉以為收孥(奴隸)」反映了重農抑商的政策。

在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把農業作為國家之根本,而把工商業看作是末業,抑制工商業的發展。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也是重點考查的內容,平時應該加強重視。

(3)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影響。關於商鞅變法的影響,可以通過商鞅變法的內容前後聯絡來記憶,做到融會貫通,破除學習歷史中使用機械性記憶。比如:

①「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調動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人們爭先為免除徭役而努力,這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②「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軍人們爭相為取得戰功而奮力殺敵,這就大大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③「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這使得很多原來的奴隸主把田地變成私產並出租,他們成為封建地主,租種土地的人變成農民。封建制度逐步確立,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當然,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國力越來越強大,為後來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奠定了基礎。

材料二中的圖一和圖二各反映了哪兩大歷史事件

5樓:陳芷涵

是歷史作業嗎?

圖一反映了大躍進運動,圖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運動。

歷史作業的答案應該是這個。

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國哪個朝代的什麼制度

閱讀材料答抄問題 8 材料 貞襲觀風復振 材料二 bai 憶昔元全盛邑猶藏萬du家室稻米流 zhi脂粟米白公私倉廩dao俱豐實 材料三 我所知早考試製度所採用選舉制度及其定期舉行考試請答 材料二反映內容期景象?2 唐朝由盛轉衰標誌事件 1 材料二首詩作者誰世尊稱 2 3 材料三所提製度 1 制度朝代...

材料二中的舊制度指什麼制度?結合材料三,說說推動材料一。二

材料二中的制度,指的是從西周開始存在的奴隸制度,到東周春秋晚期,隨著 回鐵器牛耕答技術的不斷髮展 完善 推廣。舊有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滿足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出現了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以,相對先進的封建制度終將取代日薄西山的奴隸制度,是必然的。第一 舊制度bai 是指奴隸主貴族的 du世襲特權...

材料一,材料二中兩位詩人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你認為那種看法比較

以詩評史 有些詩歌就是歷史評價,詩人表達自己的歷史觀點和看法。回如對隋煬帝開鑿 答大運河,古代詩人說法不一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胡曾 汴水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 不較多。皮日休 汴河懷古 4 兩位詩人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