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產出與總供給對價格總水平的影響不一致

2021-05-17 05:17:28 字數 3096 閱讀 4849

1樓:209的魔女

這兩句話都是有前提的,第一句的前提就是需求的不變,總產出與**總水平變動成反方向,總產出增加,**降低。這裡總產出是自變數,**是因變數。是總產出的變化導致了**的變化。

如果是**的變化引起總產出的變化,那麼需求一定發生了變化,這時由於需求的增加引起了**的升高,進而使總產出增加,這時總產出與**總水平就是同方向變動的。

第二句注意有個詞「短期」,在短期內**的升高會引起總供給的增加,這是因為生產者具有盲目性,**的升高會使他們想要生產更多的商品獲利,這就引起了總供給的增加。但是過多的商品導致供過於求,又會使商品的**降低,最終回到正常水平。

2樓:納喇浩嵐化苒

總供給關係以為這產出的增加導致**水平的上升與否是不確定的。

為什麼短期總供給曲線不變,總需求減少會引起**水平下降,國民收入減少? 50

3樓:匿名使用者

總供給與總需求是用來分析gdp與**變動關係的兩個重要的巨集觀概念,是巨集觀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依據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變動可以對巨集觀經濟作出基本判斷。(關於gdp在筆記十二中討論過)  總供給(aggregatesupply)記為as,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企業所願意生產和**的物品和勞務的總量;它取決於**水平、經濟的生產能力和成本水平。各種相關因素,既影響長期(潛在)總供給又影響短期總供給。

但有些因素,尤其是資源、技術對長期(潛在)總供給的影響更大一些;有些因素,如氣候、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構成對短期總供給影響更大一些。僅僅影響短期總供給的是投入品**(工資率、原料**等)。討論長短期的問題。

又回到了潛在gdp這個概念,我們只需理解對生產投入要素以及科學技術是否發生了實質變化來區分長短期,涉及一個生產能力和實際產出的問題。  總需求(aggregatedemand)記為ad,指的是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中各部門所願意支出的總量,是消費者、企業和**支出的總和,它既取決於**水平,也取決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和其他因素。根據總需求和總供給可以得到供求的均衡,產出和**水平在這一點達到平衡,相應地決定就業水平。

  簡單形象的分析的工具就是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類似於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分析,來幫助理解政策工具和技術進步是如何影響總供給和總需求,從而決定總產出和總**的的均衡水平。  橫軸q表示總產出(gdp),縱軸p代表**總水平(cpi),總需求曲線ad表示假定在其他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企業、**和外國人在不同的**水平上將要購買的數量;它是向下傾斜的曲線;總供給曲線as所表示的是在每一個**水平上企業所願意生產與**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假定其他影響總供給的因素保持不變)。總供給曲線顯示了總**水平和總供給量之間的關係。

在長期中,總供給量並不取決於物價總水平,而是取決於經濟體的資本、勞動以及用來把投入變為產出的生產技術,因此總供給曲線為垂直線。在短期中,當物價水平背離了人們的預期時,由於錯覺、粘性工資或粘性**的作用,供給量就背離了由各類生產要素所決定的自然水平。當物價高於預期水平時,供給量就高於其自然率,當物價水平低於預期水平時,供給量就低於其自然率,因此,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ad和as曲線的形狀與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似,但含義絕對不同,ad和as曲線體現的是總產出水平和總**水平的決定,其前提是貨幣**量、財政政策以及資本存量這類因素保持不變。現代經濟學中討論的函式關係都在類似的假定下;而微觀經濟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指的是單個的商品的數量和**,其前提是假定國民收入、其他商品的**等因素保持不變。as和ad交叉在一起,就可以發現**和產量的均衡值,所謂巨集觀經濟均衡是指總產量和總**水平這樣一種組合,此時,買者和賣者都不再願意改變他們的購買量、銷售量或**水平。

  短期巨集觀經濟均衡可能出現三種狀態:  1、充分就業均衡,當總需求曲線與短期總供給曲線相交時的產量恰好處在長期總供給曲線上時,我們稱這時的巨集觀經濟均衡為充分就業均衡。這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失業率處於自然失業率的水平上,這是巨集觀經濟的理想狀態。

2、低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失業均衡),這就是巨集觀經濟均衡時決定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小於充分就業時的國內生產總值,從而企業開工不足,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  3、通貨膨脹均衡,這就是巨集觀經濟均衡時決定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大於充分就業時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實際產出超過了潛在gdp的水平,推動了**的上升。  以上分析說明,巨集觀經濟均衡很難實現充分就業均衡,由於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出現了經濟的短期波動和商業週期。

  ad和as曲線在受到非**因素的外在衝擊(shock)時,會發生移動。當物價水平(p)不變時,消費、投資、**購買、淨出口等巨集觀因素的變動會引起整條總需求曲線的移動。凡是可能影響到社會對產品或勞務總需求的因素都可以稱為總需求衝擊。

減稅、貨幣**量的增加、**支出的增加、出口需求的增加、對未來經濟走勢樂觀的預期等等都是正向的總需求衝擊;反之,則是負向的總需求衝擊;凡是可能引起社會總生產能力或成本變化的因素都可以稱為總供給衝擊。原材料**的下降、自然資源可獲得性的增加、勞動力數量的增加以及勞動力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會造成正向的總供給衝擊;反之,原材料**的上升、自然資源可獲得性的下降、颱風、霜凍、乾旱、洪水、**等自然災害對工農業生產的破壞以及勞動力數量的減少等都會造成負向的總供給衝擊。  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的引入,使巨集觀經濟理論分析躍然紙上,為is-lm模型的建立和巨集觀經濟政策分析奠定了基礎。

總收入,總產出,總支出,總需求,總供給,它們之間都是什麼關係

4樓:龍泉

1、總收入和總支出,這兩個巨集觀經濟總量是相等的。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種,收入法、支出法、生產法。其中收入法對應的就是你這裡總收入的概念,具體來說是一國的僱員報酬+業主收入+租金收入+企業利潤+淨利息+間接企業稅。

支出法對應的是你這裡總支出的概念,核算方法是消費+投資+**支出+淨出口。生產法不對應問題中的任何概念,簡單介紹一下,生產法是把生產環節中的各個增加值加總得到的gdp,在數值上與前兩種方法相等。

2、總產出和總供給(as)是等價的概念,也就是資本、勞動、土地、資源等投入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生產函式)結合,在一定時期內生產出來的總產品。

3、總需求(ad)和總支出是等價概念,計算方法完全一樣,就是消費、投資、**購買和淨出口四部分。

4、總需求和總供給。當總需求和總供給相等時,一國的經濟處於出清狀態。目前新凱恩斯和新古典學派已達成共識,即短期內由於**粘性的存在,總需求可以影響總供給。

在長期中,總供給由投入的生產要素和技術決定,位於所謂的產出的自然水平上,不受總需求的影響。

總供給曲線為什麼向左上方移動,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的原因

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可能原因是自然的和人為的災禍。例如,或戰爭會極大地減少經濟的總供給,使得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也可能是工資率等要素 的變動。當工資下降時,對於任一給定的 總水平,廠商願意供給更多的產品,因而降低工資將使總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 反之,工資上升,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在短期中,...

為什麼總產出等於總收入等於總支出

因為產出就是收入就是支出。這已經是最詳解了。望採納。總支出 總產出有什麼區別,各自的定義是什麼?總收入 總支出 總產出 這式子是什麼意思?首先,一個完整的經濟鏈應該是產品被生產出來,並被銷售出去,創造價值,先簡單這樣理解。再通俗一點講 企業將產品生產出來,社會所增加的產品的價值即是總產出 消費者為購...

為什麼總供給曲線可以被區分為古典 凱恩斯和常規這三種型別

為什麼總共給歌曲可以被區分為古典開始和正常的三種形式?這只是一些人的惡趣味。為什麼總供給曲線可以被區分為古典,凱恩斯和常規三種型別 總供給曲線的理論主要由總量生產函式和勞動力市場理論來反映。在勞動力市場理論中,經濟學家對工資和 的變化及調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古典總供給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的執行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