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皇上釋出的詔令叫做聖旨,皇后釋出的詔令叫什麼

2021-03-19 18:18:57 字數 1172 閱讀 6168

1樓:足球愛好者天蠍

第一,皇后是不會發布「詔令」的,詔令是以皇帝名義釋出的公文的統稱。民間則一般稱為「聖旨」。大體上可分兩大類:

一是釋出重大制度、典禮、封賞的文書;二是日常政務活動的文書。概括起來有制、詔、誥、敕、旨、冊、諭、令、檄等。

第二,假如真的釋出了什麼旨意的話,一般就是叫作「懿旨」的。

皇上下的是聖旨那麼皇后下的是什麼旨

2樓:無名之人

皇后下的是懿旨。

中國曆代統治者對公文都有明確的規定。秦代上行文為奏,下行文為制、詔。漢代上行文區分為四品:章、奏、表、議;下行文分為四類:策書、制書、詔書、戒書。

魏晉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隋代公文大都是樑代定製。唐代下行公文有六:制、敕、冊、令、教、符;上行公文也有六:表、狀、箋、啟、辭、牒;平行公文有三:關、移、刺。

宋代公文上承唐代體制,種類更趨繁雜。元代公文略有變化,如詔令稱聖旨,命令稱令旨,指令稱懿旨,並增加了一些新的文體,如行移、申狀之文。

3樓:輝煌

我想你問的應該是懿旨,但只用懿旨是**裡才有的說法。具體解釋下:

正常情況下,皇后沒權利下旨,只有口諭\手諭\內旨這種。

特殊事件發生後,比如皇帝死了,皇后才能下懿旨(令旨),不過也有例外的朝代。

口諭或手諭,就是上對下的命令,一般僅限於皇后對其家人,也就是外戚之間使用。如果是對朝廷重臣下令,就很容易因後宮的身份被扣上「勾結外臣」「後宮干政」的罪名。早在《尚書》時代,關於這點就有「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的警言出現了。

但像羋八子(羋月、宣太后)這樣的事情又確實存在。以其為例,《史書》中說「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這段就是,當時武王死了,一群人爭著繼承王位,結果羋八子通過自己的同母弟弟魏冉幫助,讓昭王得以繼位(秦武王就是那個舉鼎而死的傻孩子)。

那麼此後,羋八子所下旨意,對外朝就可以統稱懿旨,但對宮內,如有正式行文(加印之類的)至多可稱為內旨。而其他的,就是口諭或手諭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懿旨聖旨與懿旨等有所區別。聖旨是一國之君為處理某些大事而為大臣下達的命令。這種命令大都用書面的形式寫出來。

而太后,王爺之類的命令通常為口信,並不以書面的形式寫出來,口音頭的命令一般稱口喻,書面的一般都是密令。

關於古代皇上的早餐,中國古代皇帝早餐吃什麼?

當然是先上朝然後再吃早餐。古代皇帝卯時 早上5點 開始上朝,上朝後再吃早餐。清代的皇帝是一日兩餐,早餐約在現在的6至8時,晚餐在下午的2至4時。清代的皇帝是一日兩餐,早餐約在現在的6至8時,晚餐在下午的2至4時。每日,皇帝在用餐前,先要查閱膳食清單,上面寫明哪樣菜是誰做的,以備皇帝核查和點菜。皇帝所...

中國古代把彗星叫做什麼星

我國古代的人們經常把彗星與地球的災害聯歡系在一起,認為彗星是 災星 常給地球帶來災難 如 海嘯等 彗星襲月 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中國古代把彗星叫作掃把星。原因 這個詞最初 於彗星,因為彗星運動的時候後面好像有個尾巴,形狀象掃把,故得名為掃把星。...

中國古代叫皇上,那別的東方國家呢

01 秦始皇 秦始皇 前259年農曆12初3 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 政 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他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 皇 五帝之 帝 構成 皇帝 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 皇帝 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 始皇帝 皇帝 一詞的由來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