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生物群落帶,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帶有什麼區別,各自是怎麼定義的

2021-03-19 18:20:21 字數 5664 閱讀 3785

1樓:無地方發

生物群落帶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各種生物的總和。與種群一樣,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徵,這些特徵不是由組成它的各個種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說,只有在群落總體水平上,這些特徵才能顯示出來。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包括群落中物種的多樣性、群落的生長形式(如森林、灌叢、草地、沼澤等)和結構(空間結構、時間組配和種類結構)、優勢種(群落中以其體大、數多或活動性強而對群落的特性起決定作用的物種)、相對豐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種的相對比例)、營養結構等。

 作為一般名詞時與群落同義。現在使用的生物群落一詞,只限於強調沿襲克列門茨和謝爾福德(f.e.

clements & v.e.shelford,1939)的考慮方法。

克列門茨認為,植物群落並不是個體和種的組合,而是用生長形(growth form)為代表的生態群組合,這種必須以生物個體為準據的新階段的有機體,稱之為複合生物(***plex ***ani**)。謝爾福德(1912)對動物曾使用了生理活動型這個名詞,它相當於植物的生長型,並稱之為生態種群(mores,用複數形,單數形為mos,涵義不同),它的組合即是動物群落。以後把植物和動物作為mune的機能生活形的叢集,而進一步強調了統一性。

演替是複合生物的發育、成長,相當於它的成體的頂極群落是僅僅由氣候決定的。也有把這種觀點特稱之為生物生態學(bio-ecology)的。

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帶有什麼區別,各自是怎麼定義的

2樓:文凱晨

生物群落帶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各種生物的總和.

生物群落共存於一個地理空間、相互作用的不同種群.

群落帶要在自然區域

生物帶和生物群落分別是什麼?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種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總是存在於某種生物群落或生物帶之中。生活在一定範圍內的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以及這些生物與環境之間,總是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的。通常它們是通過食物鏈彼此發生聯絡,形成一個有一定的種類,並有一定結構和數量以及有一定規律的生物集合體,這就是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包括動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有大有小,小至一片草地,大至廣闊的森林,以及人們耕作的稻田,等等。這些草地、森林、稻田內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之間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共同形成一個生物群落。

由於地球上各地接受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其溫度和溼度狀況不同,加上海陸位置的關係,因而形成了生物群落的有規律呈帶狀分佈現象,即生物帶。如在赤道兩側的南北緯20°之間,分佈著熱帶雨林。這一地帶動植物和微生物種類繁多,氣溫高,雨量充沛。

而**帶常綠闊葉林則分佈在南、北緯25°~40°之間。這一帶以闊葉常綠樹種為主,氣溫比熱帶雨林稍低,降水量和生物種類也沒有熱帶雨林多。再向地球的南北兩側,分別為溫帶闊葉落葉林、寒溫帶針葉林和凍原等生物帶。

地球上的每個生物地帶都具有一種特殊形式的植被和相關聯的動物,以及該生物帶所適應的特殊氣候、土壤和水分狀況。

生物中的種群和群落的概念是什麼?

4樓:久久得六

1、種群指在一定時間內佔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種群中的個體並不是機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並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給後代。

2、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空間內上的分佈各物種的種群集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

擴充套件資料:

1、 種群特徵描述

種群密度 種群密度是指在單位面積或體積中的個體數,「種群密度」與「密度」不同,前者是個體的「數目」,後者是比例,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

出生率與死亡率 出生率指在一特定時間內,一種群新誕生個體佔種群現存個體總數的比例;死亡率則是在一特定時間內,一種群死亡個體數佔現存個體總數的比例。

遷入率與遷出率 許多生物種群存在著遷入、遷出的現象,大量個體的遷入或遷出會對種群密產生顯著影響。對於一個確定的種群,單位時間內遷入或遷出種群的個體數佔種群個體總數的比例,分別成為種群的遷入率和遷出率。

性別比例 性別比例是指種群中雌雄個體的數目比,自然界中,不同種群的正常性別比例有很大差異,性別比例對種群數量有一定影響。

年齡結構 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幼年個體(生殖前期)、成年個體(生殖時期)、老年個體(生殖後期)的個體數目,分析一個種群的年齡結構可以間接判定出該種群的發展趨勢。

空間格局 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佈局。

2、群落分類

熱帶雨林 分佈在高溫多雨的熱帶地區。物種豐富,層次多,最複雜。熱帶雨林主要分佈於赤道南北緯 5 ~ 10度以內的熱帶氣候地區。

常綠闊葉林 分佈在溫暖多溼的**帶地區。常綠闊葉林是**帶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的森林,大致分佈在南、北緯度22°~34°(40°)之間。

針葉林 分佈:寒溫帶及中、低緯度亞高山地區植物:冷杉,雲杉,紅松

荒漠 分佈:南北緯15°~50°之間的地帶。特點:

終年少雨或無雨,年降水量一般少於250mm,降水為陣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氣溫、地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多晴天,日照時間長。風沙活動頻繁,地表乾燥,裸露,沙礫易被吹揚,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

凍原 分佈:歐亞大陸和北美北部邊緣地區,包括寒溫帶和溫帶的山地與高原。特點: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溫涼短暫,最暖月平均氣溫不超過14℃。年降水200~300mm。

熱帶草原 分佈:乾旱地區。特點:年降水量少,群落結構簡單,受降雨影響大;不同季節或年份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發生劇烈變化,景觀差異大。

沼澤 分佈於低窪地和排水不良地段,可分為草本沼澤和森林沼澤。

5樓:卡門kamen之歌

種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時間內佔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空間內上的分佈各物種的種群集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

種群與群落不是相同概念。

種群中的個體並不是機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並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給後代。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同一種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個基因庫。對種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數量變化與種內關係,種間關係的內容已屬於生物群落的研究範疇。

組成群落的各種生物種群不是任意地拼湊在一起的,而有規律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群落。如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種群是根據人們的需要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於他們的複雜的營養關係組合在一起,所以農田生態系統極不穩定,離開了人的因素就很容易被草原生態系統所替代。

6樓:匿名使用者

種群是在特定時間和一定空間中生活和繁殖的同種個體的總和。種群是由同種個體組成,但在生態系統中,種群內個體與個體之間,種群與環境之間,並不孤立,也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通過種內關係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表現出該種生物的特殊規律性。個體的生物學特性主要表現在出生、生長、發育、衰老及死亡等方面。

而種群則具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齡結構、性比例、社群關係和數量變化等特徵。這些都是個體水平所不具有,而組成種群以後才出現的新的特性。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居住於一定區域或生境內的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他們相互聯絡、相互影響,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單元,與相鄰生物群落的界線雖不十分明顯,但在種類組成、個體特點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根據群落的組成特點,可分為植物群落、動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三大類。

7樓:格桑美

種群是指一片區域中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比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獼猴,一個池塘裡的所有草魚。而群落是指同一時間內聚集在同一片區域的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這片區域的所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比如一片森林裡的所有生物,一個池塘的所有種群。群落是比種群更高層次的生命系統。

8樓:匿名使用者

種群:在一定的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是一個種群。

群落:在一定的區域內,所有的種群組成一個群落。

9樓:匿名使用者

種群:一定地理區域內同一物種個體的集合

群落:棲息於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種生物種群通過相互作用而有機結合的集合體。

群落命名依據是什麼?

10樓:

群落命名一般指植物群落的命名,植物群落的命名就是給表徵每個群落分類單位的群落定以名稱。群從的命名方法,我國習慣用聯名法,即將各個層中的建群種或優勢種和生態指示種的學名按順序排列。

單優勢種的群落,就直接用優勢種命名。

11樓:楊柳風

主要是按氣候條件劃分的生物帶(lifezone),也就是凍原、夏季綠林、熱帶雨林、稀樹幹草原(savannah)等劃分範圍內的生物的群落單位,f.e.elements(1916)提出這個術語,當時是指一般生物群落,強調具有與生物棲息場所相關連的形態構造,並向頂極發展。

然而v.e.shelford(1932)以後,多侷限於與植物社群(formation)相對應的大型動植物構成的群落(biotic forma- tion,生物社群), 而clements和shelford(1939)等,根據植物的頂極,提出群落外貌(physiognomy)特徵,並根據動物的影響種所鑑別的單位,把兩者合併起來加以命名,例如stipa-antilocapra群落這種稱呼。

以它作為群落基本單位的看法,幾乎不再存在,而是以氣候區分作為生物群落型,而應用於型別的區分。至於對動植物間的關係,則不予以特別考慮,而具有專對種類組成、生活型或生活型組成,以及群落外貌等進行論述的強烈傾向。地球上的生物群落首先分為陸地群落和水生群落兩大類。

它們之間儘管基本規律有相似的表現,但存在本質的差別。這些差別基本上是由環境的不同所引起的。水生群落的結構比陸地的簡單些。

在水中,水底土質不同於陸地的土壤。植物和底棲動物與水體土質的聯絡主要帶有機械性質。水生群落生物所經受的環境因素十分不同於陸生生物所經受的。

在研究陸地群落時,首先必須研究環境的降水量和溫度,而在研究水生群落時,光照、溶解氧量和懸浮營養物質更為重要。

環境的影響

周圍環境的差別也決定了組成陸地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生物種類有很大的差別。在水生生物群落中佔優勢的是低等植物,尤其是藻類起的作用最大;而在陸地生物群落是高等有花植物佔優勢。水生生物群落的動物棲居者種類極為廣泛,但高等節肢動物和高等脊椎動物僅具有次要的意義;在陸地生物群落中則相反,昆蟲(高等節肢動物),特別是鳥類和哺乳動物起主要作用。

在典型的水生生物群落和陸地生物群落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過渡形式。例如,沼澤的生物群落,河漫灘階地的水淹地段和遭受漲潮退潮影響的海岸部分的生物群落等。

動物分佈

動植物的分佈受許多因素的控制,但從全球或整個大陸來看,各種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全球氣候。由氣候制約的全球生物群落的最大和最易識別的劃分是生物群域。生物群域按照佔優勢的頂極植被劃分。

分佈於不同大陸的同類生物群域,其環境條件(氣候和土壤)基本相似。因而有著相同的外貌。年平均

森林生物群落

溫度和降水量被認為是決定外貌的主要因素。在這兩個因素的基礎上表示出主要外貌型別之間的大致邊界。正如r.

h.惠特克自己所指出的,該模式有一定的侷限,它不能充分地表示:①溫度和降水的不同季節配合 的影響;海洋氣候和大陸氣候的顯著對比;②火在決定許多地區出現草類佔優勢的群落的影響;③土壤差別的影響;④群域之間連續的逐漸變化。

生物群域

世界主要生物群域有:①陸地生物群域:熱帶雨林、熱帶季節林和季風林、**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泰加林或北方針葉林、多刺林、**帶灌叢、熱帶稀樹草原、溫帶草原、凍原、荒漠、極地-高山荒漠。

②水-陸過渡性生物群域:內陸沼澤(包括酸沼和普通沼澤)、沿海沼澤(鹽沼,包括熱帶**帶的紅樹林)。③水生生物群域:

靜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動淡水(河流)、河口灣、沿岸海、大洋或深海。

生物群落的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對生物群落的結構,不正確的敘述是A生物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在垂直方向上,群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1 植物的分層分佈 植物的分層分佈與光照強度有關。群落中的光照強度總是隨著高度的下降而逐漸減弱。喬木層 接受全光照 灌木層 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木層 僅利用1 5 的光照 苔蘚地衣層 僅利用微弱的光照。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帶的植物呈垂直分佈主要是受溫度...

生物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型別有哪些

演替是指某一地段上一種生物群落被另一種生物群落所取代的過程。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內部關係與外界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演替機制的瞭解還遠遠不夠。下面僅介紹幾種演替的主控因素。1 植物繁殖體的遷移 散佈和動物的活性。它是群落演替的先決條件,任何一個地段,都有可能接受遷移 擴...

mc的生物群落到底有哪些

現在一共有21種生物 群落,21種變種 主要是各群落的山地版 和19種較小的群落,他們不單獨出現,只是在其他群落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群落 海洋 變種是深海,特徵是深度可達30米,有時會形成海底神殿 特徵大家都知道,不多說了。草原,特徵是隻有草,較為平坦,沒有樹木,有很多牛羊,也有馬,偶爾生成村子。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