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產狀有哪些型別它們與岩石性質有哪些對應關係

2021-05-29 21:33:40 字數 5127 閱讀 4387

1樓:萱草忘憂

火山作用分為噴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巖體都具有一定的產狀,產狀是指巖體的形狀、大小、與圍巖的接觸關係,以及形成時期所處的地質構造環境。

侵入作用分為深成侵入作用和淺成侵入作用,深成侵入作用的巖體的產狀有岩基、巖株等;淺成侵入作用的巖體的產狀有巖盤、岩床、巖牆、岩脈等。

與岩石的對應關係的話應該是:岩基、巖株對應深成侵入岩,巖盤、岩床、巖牆、岩脈對應淺成侵入岩

火成岩產狀有哪些主要型別

2樓:

各種造岩礦物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形成不同型別的岩石,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它們具有顯著不同的結構、構造和性質。

一、火成岩 火成岩又稱岩漿岩,它是因地殼變動,熔融的岩漿由地殼內部上升後冷卻而成。

火山岩的產狀和相有哪些?

3樓:中地數媒

(一)火山岩的產狀火山岩的產狀主要與岩漿上升到地表的噴發方式(即噴發型別)有關,其方式不同,其產狀亦有所不同。

1.火山岩的噴發型別常見的噴發型別有3種,即中心式噴發、裂隙式噴發(有時還見中心-裂隙式噴發)和蝕頂噴溢。

蝕頂噴溢(deroofing eruption)又稱區域噴溢,是一種古老的火山活動方式,現代火山活動已無此型別。戴利等認為,侵入上升的岩漿,由於過熱和高化學能,將頂部圍巖熔透,廣泛溢位地表而形成,分佈面積大,並提出美國黃石公園大面積分布的流紋岩屬該型別,但以後被證實上述流紋岩並非此類。久野久(1978)則認為日本的紀伊半島的花崗斑岩更類似這種噴發方式。

總之這種噴發方式即使現代還存在,也很少見。因此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火山噴發型別主要為裂隙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

裂隙式噴發(fissure eruptions)岩漿沿大斷裂(裂隙)成線狀噴發,火山口多呈串珠狀排列。產狀常為熔岩被、熔岩流、熔岩高原或熔岩臺地等,分佈面積大。以溢流為主,火山碎屑岩少見。

我國河北漢諾壩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以及黑龍江五大連池老黑山的玄武質熔岩臺地屬此型別;東非衣索比亞裂谷系兩側沿裂隙噴發形成玄武質熔岩高原,覆蓋了衣索比亞全部面積的2/3。在地球歷史上這類噴發很常見,而現代火山噴發中,此型別只有冰島還可見到。

中心式噴發(central-vent eruptions)是指岩漿沿一定的頸狀管道噴發,平面上表現為點狀,故又稱之為點狀噴發,是現代火山活動的主要形式,其特點是形成火山錐。

火山錐(volcanic cone)是火山噴出物在火山口周圍堆積成的山丘。根據火山噴發形式及其組成物質的不同,進一步分為3種型別,碎屑錐、熔岩錐和複合錐。碎屑錐(fragment cone)亦稱火山渣錐(cinder cone),其噴發形式以爆發為主,主要由火山碎屑組成,其含量約為95%,其成分多為玄武質和安山質,錐體較陡,30°左右,如新疆于田由火山渣組成的碎屑錐;當以寧靜式噴發為主時,形成熔岩錐(lava cone)或稱熔岩穹丘,即主要由熔岩組成,而火山碎屑物則<10%,其形態受熔岩性質影響:

易流動的基性熔岩流多形成坡度小的盾形火山;黏度大的酸性熔岩流多聚集於火山口,形成穹窿狀火山丘。如雲南騰衝可見由玄武質熔岩流組成的盾形熔岩錐;複合錐(mixed cone)又稱混合錐,以爆發式和寧靜式相間噴發為其特點,形成火山碎屑物與熔岩互層的混合錐,其成層性明顯,又稱層火山(圖1-5),日本富士山、我國吉林省長白山等屬此類。

火山口(crater)是火山噴發時岩漿或火山碎屑物噴出地表的通道口,根據火山口分佈特點,進一步分為3類:噴發火山口,位於圓錐狀火山錐頂部的火山口,火山口直徑一般為200 m以上,但多不超過1000 m。位於火山錐側面者,稱為寄生火山口(側火口);**火山口,為瑪爾式低平的小火山口,其底部有時可能為金伯利岩筒;破火山口,即沉降火山口,由於岩漿大量噴溢,或發生猛烈**,使岩漿房萎縮,再加上上覆堆積物的重量,使火山口向下凹陷,形成一漏斗狀或鍋形窪地,故稱破火山口(**1-7)。

其直徑可>3000 m。

火山口湖(crater lake)當火山口或破火山口內大量積水時,構成火山口湖(火口湖)。長白山主峰白頭山是疊置在玄武岩盾狀火山錐上的複式火山錐,其頂部有一巨大的破火山口湖——天池(面積約9.8 km2),如**1-8所示。

2.中心式噴發形成的主要火山型別中心式噴發形成的火山型別一般常見的有盾形火山、穹狀火山、複合火山和瑪爾式火山。

盾形火山(shield volcano)火山表面平坦,坡度角小,不超過10°。火山外形似盾牌故得名。火山主要由易流動的玄武岩漿冷凝堆積而成。

渣火山(pyroclastic volcano)坡度角大,一般30°左右。主要由基性碎屑(火山渣、火山彈)組成,截面呈圓形。

穹狀火山(dome-shaped volcano)火山錐外形呈穹窿狀,主要由黏度大的酸性熔岩構成,內部可見流動構造。

層火山(stratovolcano)又稱複合火山(***posite volcano)由複合火山錐形成的火山,其成層性明顯,主要由中-基性或少量酸性火山碎屑物和熔岩相互成層堆積而成,常形成大型火山。

瑪爾式火山(maar volcano)為蒸氣岩漿噴發(phreatomagmatic eruption)產物,即指熾熱的岩漿在上升過程中與地下水(或地表水)相遇發生**而形成的火山。其典型標誌是在地表形成圓形或近圓形低平火山口並有基浪堆積物環繞於周圍。火山口底部常低於潛水面,往往形成火山口湖,被稱之為瑪爾湖。

近年來在北美、日本、西歐、韓國以及我國(吉林龍崗、廣西潿洲)等地都有報導。對瑪爾湖成因機理的研究不僅為預防火山災害提供了重要資訊,而且其堆積物可反映高解析度的古氣候和古環境資訊。

3.熔岩流及其在地表的常見形態熔岩流(lava flow)是岩漿從火山口或溢位口(裂隙)流出,沿地形流動、固結而成的熔岩。根據熔岩形成後的表面特徵,熔岩流可分為兩種主要型別,一為繩狀熔岩,二為渣狀熔岩。

繩狀熔岩(pahoehoe lava)有人譯為結殼熔岩。熔岩具有淬火玻璃外殼,表面光滑,表明熔岩流表層未破碎,以此區別於渣狀熔岩。常見的有繩狀熔岩、波狀熔岩(wavy lava)和板狀熔岩(slab lava)(**1-17)等。

其中繩狀熔岩最常見,它是黏度小、流動性大的基性熔岩流,在地形平緩的地區流動所形成的熔岩,其形態類似繩索盤繞或呈波浪起伏狀。在黑龍江五大連池可見較大面積的繩狀熔岩(**1-18~20),同時還可見這些流動性大的熔岩流遇到較陡的地形時,所形成的熔岩瀑布或象鼻狀熔岩。

渣狀熔岩(aa lava)巨厚的熔岩流在流動過程中,已冷凝的表層被破碎,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佈滿渣塊、氣孔等,這是近火山口處的熔漿多次活動或構造作用的結果。五大連池的翻花熔岩(flower lava)和塊狀熔岩(block lava)屬此型別。二者區別是前者碎塊不規則,呈翻花狀(**1-21),表明此時構造活動頻繁;後者碎塊較規則,呈塊狀(**1-22)。

除此之外,根據熔岩形態還常見石龍熔岩、木排狀熔岩(**1-23)等,其中石龍熔岩(stone dragon lava)是五大連池火山區以其形態命名的熔岩,熔岩呈長龍狀分佈,其表面光滑(為繩狀熔岩)或凹凸不平(為渣狀熔岩)。以上所述為陸地常見熔岩型別。水下常見型別主要為枕狀熔岩(pillow lava),具枕狀構造,多呈橢球狀或枕狀外形(詳見「枕狀構造」描述,**1-15)。

火山活動晚期,熔岩流表面凝固,而其內部仍有熔漿活動,此時若它們遇到水體就會產生大量氣體,當這些含大量氣體的熔漿達一定壓力時,就會沿裂隙噴出地表。經多次噴溢,形成熔岩噴氣錐(fumarolic cone-in-cone)。一個錐常由幾十層熔岩餅疊加,構成熔岩噴氣疊錐。

五大連池可見此現象(**1-24)。

(二)火山岩的相由於火山作用的地質環境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火山岩及其組合特徵稱火山岩相。火山岩相的研究對恢復古火山機構、提高填圖質量、促進找礦等有實際意義。相的分類通常是按火山活動產物的產出形態及岩石特徵而劃分的。

常見的火山岩相包括噴發(或噴出)相、火山通道相、次(潛)火山岩相和火山-沉積相。其中噴發(噴出)相又進一步分為溢流相、爆發相和侵出相。

1.火山噴發(噴出)相(volcanic eruption facies)

溢流相(effusion facies)是巖相中最常見的一種。熔岩成分從超基性到酸性、鹼性皆存在。形成於火山噴發的各個時期,以強烈爆發之後出現為主。

常呈面狀泛流的熔岩被、線狀流動的熔岩流產出,其形態多種多樣,大陸上可見繩狀、波狀和塊狀熔岩並常見柱狀節理;水下可見枕狀、球狀熔岩。有的火山以熔岩噴發為主時,可形成坡度角<10°的盾形火山。

爆發相(explosion facies)形成於火山作用不同階段,以火山活動早期和高潮期最發育。主要產物為火山碎屑物:火山彈(**1-25,26)、火山集塊、火山礫、火山砂、火山灰等。

堆積方式不同,其產物有所不同,常見堆積方式有4種。一為空落堆積,指從火山口噴向空中的所有產物,包括岩漿噴發物,同源岩漿早期的熔岩碎屑和圍巖碎屑等的堆積。空落堆積物分佈廣是其重要的鑑別特徵。

二為碎屑流堆積,主要形成一套塑性—半塑性的熔結火山碎屑岩。較全的碎屑流層分三帶,自下而上為:由未熔結的火山灰組成的基底湧流帶;由熔結火山碎屑岩組成的火山碎屑流帶和由未熔結的火山灰組成的火山雲帶。

三為火山基浪堆積,是蒸氣岩漿噴發的產物,以火山灰和角礫為主的火山碎屑。四為火山泥流堆積,即由火山成因的各種碎屑和水的混合體構成。其巖性在火山口附近以正常火山碎屑岩為主,遠離火山口時,逐漸向火山碎屑沉積岩過渡,主要為沉凝灰岩、凝灰質砂岩和粉砂岩等(有關火山爆發相的具體特徵將在第五章第一節中詳細說明)。

侵出相(extrusion facies)黏度大、流動性差的中-酸性岩漿,從火山通道上部或火山口旁側裂隙中,被機械地推擠出地表,形成陡峭的穹丘(巖穹)。常呈巖鍾、巖針等產出。

2.火山通道相(conduit facies)

堆積於火山通道的殘餘岩漿冷凝產物。產狀陡,形態細而長,其橫斷面近圓形,因而又稱巖頸、巖筒、巖管。產物為熔岩、碎屑岩、熔結火山碎屑岩、碎屑熔岩。

碎屑可以是同源,也可以為異源甚至是深源產物。

3.次火山岩相(subvolanic intrusion facies)

也稱潛火山岩相,它是與火山岩同源的小侵入體(詳見第五章第八節次火山岩),是岩漿內部壓力小於上覆靜壓力,使岩漿未噴出地表而定位、固結形成。侵位深度一般為0.5~3 km。

在火山通道根部侵位時,巖體常呈巖株、巖枝;當岩漿沿放射狀、環狀裂隙侵位時,巖體常呈岩脈、巖牆。次火山岩以熔岩狀岩石為主,但也可見到由於隱爆、震碎等原因形成的角礫狀岩石及熔結火山碎屑岩。侵位較深的次(潛)火山岩,結晶程度較高,與淺成侵入體不易區別。

4.火山-沉積相(volcane-sedimentary facies)

是火山作用過程中所伴有的沉積作用,在火山噴發的低潮期—間隙期最發育。由火山岩、沉積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積岩和沉積岩組成。層理髮育,也可不發育,有時呈透鏡狀。

除上述火山岩相劃分外,有人還進行海相火山岩和陸相火山岩、新相火山岩和古相火山岩的劃分。

我們常見的岩石有哪些?它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在哪些

我們常見的岩石有 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花瓣,萼片,雄蕊,雌蕊 缺的就叫不完全花岩石有 石英石 二氧化矽 花崗岩 複合 大理石 複合 玄武岩 火山岩石 石灰石碳酸鈣主要就這麼多吧它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在哪些方面建築 道路 裝修 冶煉等等方面。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1.大理岩 大理...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型別有哪些

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 1 植物的根 莖 葉 花 果實和種子等器官都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徵。例如,蟲媒花一般都是顏色鮮豔,氣味芳香,適於昆蟲傳粉 風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數量多,容易隨風飄散,適於風媒傳粉。藉助風來傳播果實或種子的植物,如蒲公英 柳等,果實或種子上生有毛絨絨的白色纖維,這樣可以隨風飛揚。靠動物...

冬泳對身體有什麼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一 冬泳對身體的好處。冬泳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堅持科學冬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加強身體多項機能,從而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外,冬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的緊張情緒,鍛鍊精神意志,使人精神振奮,提高心理抗壓能力。二 冬泳的對身體的壞處。輕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