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均勢思想是在十
八、十九世紀近代國際關係中盛行於歐洲大國之間的國際關係思想,從國家層面看,英國是在外交政策中運用均勢思想時間最長、最為忠實也是運用效果最佳的國家,其均勢外交戰略幾乎貫穿整個近代國際關係史。英國均勢思想的成功運用維持了近代歐洲大國間的勢力平衡、避免歐洲大陸出現一國獨大的霸權國家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得英國得以成功實施殖民帝國戰略。
新中國成立後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麼?
2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於2023年12月,中國**同印度**就兩國在**地方的關係問題進行談判,***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這五項原則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係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和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標誌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 以其包容性和開放性逐漸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為國際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實意義:
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建立和發展關係的正確指導原則。
二、它指明瞭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及國際爭端的有效途徑。
三、它有利地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促進了南北關係的改善和發展。
四、它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3樓:匿名使用者
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樓:海平面下的深淵
在2023年12月,中國**同印度**就兩國在**地方的關係問題進行談判,***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係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和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5樓:飛鶴流年80後
五項基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外交成就:
1、建國的第一年,與蘇聯、東歐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作用:為恢復 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1)202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原則。(2)2023年,***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3、2023年4——7月,參加日內瓦會議(瑞士)。
4、2023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
5、中美關係的改善:(1)2023年7月,基辛格祕密訪華,與***總理會談。(2)2023年2月,美國**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3)202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意義: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6、中日邦交正常化:202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7、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8、2023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倡導的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實踐:1、建國的第一年,與蘇聯、東歐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作用:為恢復 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1)202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原則。(2)1954 年,***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3、2023年4——7月,參加日內瓦會議(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開啟新中國外交新局面發揮積極了作用。
4、2023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首腦會議。
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
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二、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實踐:1、中美關係的改善:(1)2023年7月,基辛格祕密訪華,與***總理會談。
(2)2023年2月,美國**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3)202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意義:
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202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3、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4、2023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影響: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
背景:國際形勢的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
實踐:1、2023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2、2023年,中、俄、哈、吉、塔和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影響: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3、2023年,中國成功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海apec會議)會議主題:「新世紀、新挑戰:
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通過了《上海共識》。影響:
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4、2023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影響:中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性**組織的成員。
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影響: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70
7樓:浮士德2號
1.「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2.中國**倡導的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原則是;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 a、 ***訪問印度和緬甸 b、推動達成了《關於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 c、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舉行 d、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席位 d.與美國建交 e.
1949 年底,蘇聯首個與中國建交。
8樓:匿名使用者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樓:匿名使用者
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英國外交
10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自近代以來其外交政策一貫恪守「均勢原則」。由於英倫三島遠離歐陸以及其在世界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地位,促成了英國在許多歐洲重大問題上能夠「超然物外」。18—19世紀,英國以其擁有的無可匹敵的政治、軍事及經濟力量,傲視群雄、睥睨眾小。
憑藉著「重海洋、輕大陸」的海上霸權戰略,在對歐陸外交政策中奉行「光榮孤立」,推行「均勢外交」,不與歐陸任何強國建立聯盟,同時保持英國對歐陸事務的充分發言權。與美國的「孤立主義」不同,英國的「光榮孤立」還隱含著對歐洲霸權及影響的重大含義。
儘管出於現實需要,英國在這一時期也曾有過與歐陸國家的聯合,如19世紀初為戰勝拿破崙帝國而結成的數次「反法聯盟」等,但這充其量不過是英國推行其均勢政策、現實主義外交的一種策略,無法從根本上動搖英國外交傳統的「均勢原則」。英國「均勢外交」中的諸多因素,如領導責任、著力幕後控制、強調縱橫裨闔、靈活機動以及制衡均勢等現實主義外交精神影響深遠,深深植入其外交實踐的骨髓,貫穿了英國各個歷史發展時期,構成其對外政策基礎的核心。
如果說「光榮孤立」政策反映了英國近代以來所擁有的強大國力以及重大國際影響,那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外交政策的變化則反映了其國力的衰退以及國際環境的變化,隨著美國、德國崛起,英國的歐洲霸主地位遭遇空前挑戰。19世紀後期,英國放棄「光榮孤立」政策而與法、俄結盟,目的在於維繫搖搖欲墜的舊世界秩序,由此,英國推出「有限責任」政策代替「光榮孤立」政策。作為後者的延伸,「有限責任」政策更強調英國作為歐洲大國對歐陸事務所擔負的道義與現實責任,而這種責任大多關係英國的切身利益;同時該政策也強調了英國曆史與地理的特殊性,突出其責任的「有限性」。
事實上,「有限責任」政策並沒有放棄其傳統的「均勢原則」,所不同的是,正是由於嚴格遵守「均勢與制衡」的外交傳統,在外交實踐中,英國採取「舉而待發」的靈活策略,藉以維護歐洲相對「均勢」格局。
從20世紀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限責任」政策主導了英國外交實踐。英國在一戰中參加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體現了英國「有限責任」政策的威懾性。一戰結束後,在歐洲力量重組及世界秩序整合的力量角逐中,英國的「有限責任」政策在外交實踐中更體現了其機變與靈活的特點,在對待法國的戰後歐洲霸權政策上,英國視責任與距離並重,假仲裁者之手積極扶持德國,牽制法國。
20年代的德國賠款問題、「洛迦諾公約」等都成功地體現了英國外交政策中「均勢與制衡」的精神,這使英國「有限責任」政策在實踐中高屋建瓴,遊刃有餘。然而,隨著30年代德國法西斯力量擴充套件,英國的「有限責任」政策在法西斯的戰爭叫囂下顯得捉筋見肘、力不從心,對這一時期的英國來說,它既缺乏介入歐洲事務的決心,又缺乏介入的手段(注:j.
拜理斯:《實用主義外交: 英國與北約的成立,1942—2023年》(j.
bayliss,the diplomacy of pragmati**.britain and the formation of nato,1942— 1949),俄亥俄2023年版,第
一、二章。)。在德國法西斯的一系列軍事冒險與擴張中,英國採取了綏靖與遏制並行的政策。
「有限責任」政策就象一部嚴重缺乏潤滑油的破舊機器,無法有效運轉。2023年3月, 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全面改變了歐洲力量對比,英國外交政策出現新變化,但隨後的「張伯倫革命」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英國外交實踐的頹勢。英國對東歐、南歐以至北歐部分國家提出安全與領土保障承諾,實質上是「有限責任」政策失效後英國遏制、威懾德國的戰略調整,對英國來說這是極其冒險與鹵莽的,因為它缺乏必要且強有力的政策支援與實力來承兌其諾言。
2023年9月,二戰爆發,英國「有限責任」政策走到了盡頭。 在丘吉爾戰時聯合內閣的領導下,英國外交政策出現新的轉變,「聯盟政策」明確成為其外交實踐的主導方針。該政策到二戰結束初期逐步發展定型,成為英國戰後外交戰略的核心。
英國外交政策這一轉變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起因於二戰中英國的進一步衰落,更因為戰後美國的崛起及其世界主義政策全面改變了舊世界力量格局與分佈,迫使英國不得不改弦更章,適應世界新格局的發展趨勢。然而,這一轉變過程的實現是異常困難的,因為雖然「在二戰期間英國外交政策的重新定向就已開始了,但直到戰爭結束,在英國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中間仍存在著巨大的思想混亂」。
新「聯盟政策」與以往不同,英國不再高高在上、俯視歐洲事務,而是以更加平等的「夥伴」身份與歐陸國家平等相待,加強相互間軍事、政治合作。然而,英國外交政策的轉變仍存在著其稱霸歐洲的政策意圖,而且在政策制定和外交實踐中也存在著濃厚的美國情結。儘管轉變的直接原因是二戰的險峻形勢使然,但就其實踐的結果來說,仍然是為了建立英國領導的新的歐洲和世界安全模式。
由此可見,英國近代以來其對外政策的三個變化,儘管其外在形式多種多樣,在外交實踐中側重點也各不相同,但是其發展、演變的連續性與繼承性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光榮孤立」,還是「有限政策」抑或「聯盟政策」,追求英國的歐洲霸權及影響,維護「均勢」、提倡「制衡」的外交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作為英國戰後外交政策的產物,西歐國家政治軍事聯合的新安全模式,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現實」與「均勢」的烙印。
我國奉行什麼樣的外交政策,新中國奉行什麼外交政策?為什麼要確立這樣的外交政策
1.就是互抄相尊重主權和領襲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內政bai 平等du互利 和平共處五項zhi原則。一方面,堅持獨dao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主線。另一方面,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反對任何國家侵犯別國 干涉別國內政,是新中國外交的基本準則。2.在面臨越來...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 新中國外交成熟的標誌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團結世界各國人民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被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標誌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外交原則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新中國外交成熟的標誌?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誌是 a 提出 另起爐灶 方針 b 提...
新中國奉行什麼外交政策?為什麼要確立這樣的外交政策
1.就是互抄相尊重主權和領襲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內政bai 平等du互利 和平共處五項zhi原則。一方面,堅持獨dao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主線。另一方面,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反對任何國家侵犯別國 干涉別國內政,是新中國外交的基本準則。2.在面臨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