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現代服務業需求,比如金融、資訊、中介諮詢等等,顯然可以帶動服務業發展。至於服務業增加值所佔比例,和工業化率未必有明確的聯動關係,要看具體工業化的產值高低情況等。即使工業化率提高造成服務業增加值所佔比例降低,也是兩者增長速度差異造成的,服務業的發展仍獲益於工業化和城鎮化、與本題結論並無矛盾。
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係
2樓:公孫風翔
經濟理論界普遍認為,我國的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因此「十五」期間要全面加快城市化。我個人卻認為,我國的城市化並沒有嚴重滯後於工業化,主要問題在於就業結構的非農化水平較低,而人口城市化與就業非農化是基本一致的,並不存在嚴重滯後的問題。如果忽視以就業結構非農化的發展為基礎,片面去加快城市化,不僅難以達到目的,還會導致以就業問題為中心的城市問題嚴重化。
我國的城市化並沒有嚴重滯後於工業化
認為我國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的觀點,主要是以工業產值比重來衡量工業化的。然而,由於我國的工業產值比重片面演進,以此來反映工業化水平並不恰當。根據工業化理論和國際經驗,在這種條件下,衡量工業化水平的主要指標應當是人均gdp水平或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同時,與城市化程序直接相聯絡的工業化指標,也主要是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而不是工業的產值比重。
從我國2023年以來近50年的經驗資料看,城市化率的上升與工業產值比重上升的相關性較低,而與就業結構非農化的相關性則明顯較強。
從國際比較看,以人均gnp水平作為衡量依據,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其他國家的一般變動趨勢相比,與相近收入水平國家的資料相比,特別是與亞洲國家的相應資料相比,並不存在明顯的偏差。
再從非農產業就業比重與城市化率的關係看,以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為衡量依據,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相近發展水平的國家比較也不存在明顯偏低的問題。
因此,可以說我國的城市化程序並沒有嚴重滯後,城市化率較低是與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和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較低相一致的。
問題在於工業化的偏差而不在於城市化的偏差
與國際上的一般趨勢比較,我國的城市化率遠遠低於工業產值比重,但問題不在於城市化的偏差,而在於工業化的偏差。
工業化引起產業結構的迅速轉變,並通過這種轉變帶動城市化。在這個過程中,與城市化率上升聯絡密切的不是產出結構的轉變而是就業結構的轉變,因為就業結構的非農化才直接帶動了人口向城市的遷移和集中。因此,產出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變動關係,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
而我國工業化中的問題,正在於產出結構工業化超前與就業結構非農化滯後的較大偏差。
這種偏差主要表現在:工業產值比重片面上升,超過了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引起的需求結構轉變的要求;工業化過程中服務業發展滯後,影響了非農產業就業的增長。這些偏差導致工業化不能有效帶動就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轉變,從而帶動城市化的程序。
而城市化率主要隨著就業結構的非農化而變動,則是一種符合經濟規律的現象,即使這個程序相對緩慢,也不是城市化本身的問題。
工業化的偏差還表現在產業選擇和地域推進上,即改革前的片面重工業化和改革開放以來的過度農村工業化,這兩個方面導致產值結構轉變與就業結構轉變的偏離,影響了工業化的有規律演進及其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因此,這兩個偏差影響了工業化過程中就業結構的較快轉變及其對人口城市化的帶動效應。
只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才能加快城市化程序
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變動關係,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存在著較大差別。理論分析和實證考察表明,在工業化初期,工業發展所形成的聚集效應使工業比重上升對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較大的帶動作用;而當工業化接近和進入中期階段之後,產業結構轉變和消費結構升級的作用超過了聚集效應的作用,城市化的演進更多地表現為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上升的拉動。在這個階段,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上升明顯快於生產比重的上升,而這主要不是工業而是服務業的就業增長帶動的。
也就是說,當工業化演進到較高階段之後,對城市化程序的主導作用逐步由工業轉變為整個非農產業,就業結構的變化也越來越不同於產出結構的變化並起著更大的作用,這使服務業的比重上升對城市化程序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我國城市化率較低的基本原因在於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較低。而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低是由於服務業發展滯後,制約了非農就業的增長及其比重的上升。服務業的比重遠遠低於同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是我國工業化過程中的一個突出結構問題,也是導致工業化與城市化偏差的主要原因。
與工業相比,服務業具有明顯較高的就業彈性,並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強對整個就業的帶動效應(而工業則由於勞動生產率的較快增長而引起就業功能的相對下降)。同時,從我國「 十五」至2023年期間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變動的趨勢看,工業就業比重上升的空間已經較小,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較快上升只能主要依靠服務業的迅速擴張。因此,要加快城市化的程序,必須通過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來帶動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的上升。
這是我國推進城市化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的中心內容。
服務業發展與城市化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服務業發展拉動非農就業增長而帶動城市化率的上升,而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夠促進服務業的較快擴張。不過,從二者發展的邏輯順序和長期程序來看,主要趨勢是先有服務業的發展和就業的增加,再有農村人口的轉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
而且,未來10年我國城市服務業擴張的空間很大,而城市人口的增長則受到城市就業增長的制約。從這個角度看,處理兩者關係的基本思路應當是,主要通過加快服務業發展來帶動城市化,而不是反過來,將重點放在依靠加快城市化來促進服務業發展上。否則,就可能導致城市化程序不能有效加快反而使現有城市問題(尤其是城市就業問題)嚴重化的後果。
3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化的程序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即前期中期和後期!
在城市化程序的前期主要是第一產業 也就是農業的迅速發展而城市化的中期是工業迅猛發展的時期,工業化為該時期的特徵到了後期城市化主要表現在 服務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上所以說,工業化是城市化的一個階段,一般工業化階段(就是城市化中期)所處的時間較前期跟後期都回更長很多
城市化與工業化之間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1、工業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動力。
據h·納裡和m·塞奎因的世界發展模型,初始城市化由工業化推動。在工業化過程中,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企業為獲得「聚集的經濟效益」而在地理上趨於集中。
隨之引起區域工業化的提高,帶動了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相應提高,非農產業就業人口向城市遷移並引起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業化程序逐步誘導城市化程序並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
2、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根據經濟發展史,當工業化率、城市化率同處於13%左右的水平以後,人均收入增長使城市居民需求趨向多樣化,工業結構的內部調整無法適應需求的擴大,消費、就業、資本及服務創造的需求就開始拉動第三產業發展。
城市就業人口持續增加、城市規模逐步擴大,為工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城市化開始加速並吸引工業企業進一步向城市集中,聚集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由工業化驅動後又藉助需求拉動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你要的答案是:
城市化一般是指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工業化與城市化具有密切的聯絡。一般來說,城市化是由工業化來推進的,工業化的過程同時也就是城市化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城市化是工業化的載體,對工業化也有反作用。
城市化如能適應工業化發展的要求,則會推動工業化的加速推進。否則,就會延緩甚至阻礙工業化的程序。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係可形象地稱之為「發動機」與「加速器」的關係。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在推進工業化程序中同步地推進城市化。
6樓:匿名使用者
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發展。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gdp、城鎮化率和工業化率的對比 注:城鎮化
7樓:手機使用者
(1)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城鎮化率、工業化率總體不斷提高。②但工業化對城鎮化的拉動作用遠不及全球平均水平。我國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良性互動。
(2)①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四化」同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自主創新能力要顯著提高,建設創新型國家。為此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資訊化不斷突出智慧城市的發展新趨向;③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四化」同步凸顯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城鎮化通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來造福百姓、富裕農民;④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工業化突出節能環保、農業現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
本題第(1)問是圖表型別的題目。要把握圖表的表頭、內容和註釋。根據題意要答出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城鎮化率、工業化率總體不斷提高。
工業化對城鎮化的拉動作用遠不及全球平均水平。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第(2)問限定了範圍是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知識。
答題的內容必須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等知識。
(28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gdp、城鎮化率和工業化率的對比
8樓:手機使用者
(1)①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城鎮化率不斷提高。(2分)②但工業化對城鎮化的拉動作用遠不及全球平均水平。我國需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良性互動。
(2分)
(2)①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四化同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3分)②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建設創新型國家。
為此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資訊化突出智慧城市。(3分)③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四化同步發展凸顯「以人為本」,城鎮化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3分)④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工業化突出節能環保、農業現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3分)(只寫經濟建設新要求每點給1分)
(3)①參與民主決策。積極建言獻策,參與**規劃的制定;瞭解**的性質和職能,理解和支援**實施規劃而開展的工作。(4分)②依法行使公民監督權,監督**的行為,推動**依法行政、履行職責,落實規劃措施。
(4分)③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積極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去。(4分)(原理和聯絡材料各佔2分)
試題分析:(1)圖表型材料題一般由題目、圖表、備註(註釋)三步分組成。從設問的角度來看,一般是通過比較來反映經濟的變化、發展、差距等問題,進而闡明一些原理、觀點或規律,有些試題還要求考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2)說明型簡答題是需要回答體現什麼原理觀點,是如何體現的。其答題要求是:一般擺出理論依據,二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論證。
本題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從小康社會經濟建設的角度,我們需要知識點,從增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去說明。(3)「如何做」型簡答題是需要解釋為什麼、怎麼辦。所以其答題要求先擺出相關的理論依據,然後結合材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或措施。
設問是回答在規劃實施過程中,作為市民應如何為建設「智慧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們要結合材料,選準角度,從參與民主決策、依法行使公民監督權、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等知識點來。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 資訊化 城鎮化 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 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 資訊化 城鎮化 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簡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 資訊化 城鎮化 農業現代化之間的關係 工業化為資訊化提供物質基礎,資訊化帶動工業化,資訊化...
城鎮化對如今的就業形勢帶來了什麼影響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必經過程,也是我國現代 文明的一個回重要標誌。積極影響 城鎮答化的加速發展相應地帶來城鎮交通 供水 供電 通訊 文化娛樂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多個相關產業 的發展,而這些產業的發展會給農民工提供很多新的就業機會消極影響 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取消了原有的...
農村改造城鎮化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城鎮化是經濟發展bai的必然du 就是說,農村的經濟zhi 即農業產業的dao現代化搞上去了,版 農民收入確確實實提高了,農民有權條件象城鎮居民一樣生活。然而,我們的很多領導把城鎮化理解為扒村建集聚區,認為農民上了樓就城鎮化了。整得農民苦不堪言。他們還美其名曰新農村。真是可悲呀 農民進城上班比家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