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對教學設計研究的觀點是什麼,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2021-03-19 18:19:32 字數 4613 閱讀 7855

1樓:匿名使用者

趨勢之一,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跨學科研究和跨領域應用教育學的研究越來越出現跨學科的趨勢,教學設計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地需要在一個更大的知識共同體中進行。這個共同體中至少包括了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一級學科,還時常會接觸到語言學、人類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包括人工智慧、虛擬真實等)、腦神經科學、系統科學等學科。在具體研究中,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科學哲學、知識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教育技術學以及認識論研究、本體論研究等都是很有可能涉及的領域。

正是這些領域新研究、新技術的出現才使得教學設計的思想有了驗證和實現的可能,並出現了一些公認的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的關注點可能在於,當代的學習理論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完全不同於梅里爾等人的傳統教學設計的客觀主義基礎。在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基於問題的、基於專案的、**式的和開放的學習環境,還有認知學徒方式、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基於目標的情境、拋錨教學等等。

在教學設計的發展中,人們一直試圖給教育技術增加一些人性的和美學的成分,這種設想在後工業的資訊時代終於可能成為現實。因為與工業社會相比,後工業強調自我定向的和共同參與的社會活動,文化多元主義和科層制的減少(扁平管理)。近十多年來,建構主義教育思想逐漸興起。

以建構主義為設計理念的教學設計模式大都十分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比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香克(r.schank)的基於目標的劇情設計(goal—based scenarios)、布蘭斯福德(john bransford)的拋錨教學設計(anchored lnstructional design)和麥裡恩伯爾(jeroen j.g. van merri nboer)的四要素教學設計、戴克斯特拉(sanne dijkstra)的基於問題的教學設計(problem—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等。儘管,建構主義並沒有顛覆認知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客觀影響,但是它對一代教學設計者的影響確實是值得矚目的,而且,它和其他有關學習的創新思想一起還必然對該領域在新千年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應用不是教育領域的專利,教學設計是一種有效設計和製造學習環境的方法。

為了加強學習環境的形成,教學設計應該運用當代學習、測量、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來改進學習狀況。教學設計從2023年代早期就開始作為一種科學的應用領域,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軍事、**部門、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以及商業課件開發。這種持續發展是教學設計領域內外一系列推動和發展的結果。

趨勢之二,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資訊科技與教育理念的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大量應用首先出現在軍事領域中。從2023年代開始,在教學設計中使用計算機成為許多研究的重要內容。人們對這項重要技術對教學開發的意義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有些人認為這樣的高科技應該成為教學設計的輔助手段,是一個研究人類學習的理想工具。而其他人則試圖把整個教學開發領域徹底轉向建立計算機化的教學。但不管怎樣,計算機所帶來的全新的可能性很顯然促使著教學開發領域進一步應用認知心理學和知識工程學策略,拓展了理論和分析基礎。

教學設計的一個主要變化來自於技術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影響。但沒有一定程度的教學設計,技術不會在本質上自動改進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術應用拓展了可以呈現的問題的本質和可以被評估的知識和認知程序。

通過利用多**、互動性和對刺激呈現(stimulusdisplay)的控制而豐富任務環境,對認知能力進行大範圍研究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切實可行。技術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蹤和支撐問題解決技能、把學習者解決難題的行動過程視覺化、建模和模擬複雜推理任務等。技術也使得對概念組織(concept***anization)和學生知識結構的其他方面進行資料收集,以及他們參與討論和小組專案的表徵成為可能。

計算機、網際網路、多**、超**等現代資訊科技的出現,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創新,還有人們對與工業化時代相關的傳統的學習觀點與方式以及相應的教育、教學、培訓形式所存在的問題的認真反思,以及力圖通過技術的支撐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上創造適合於知識時代的新的學習方式以及相應的全新的教育、教學、培訓形式的努力。

教育性教學是 什麼意思?

2樓:瀛洲煙雨

通俗地說,教育性教學就是既教書,同時又育人。現在,我們可以把教學及其教育性理解為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科學獲知,還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展、品德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等,從而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教育性教學」一詞首先由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他認為,人的觀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為知識傳遞過程的教學和作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統一的;「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則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爾巴特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建立在論理學的基礎上,認為培養人的德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因而他認為把知識單純的作為知識,亦即冷冰冰的知識加以掌握,不可能強化意志與態度這一道德核心,要使知識轉化為意志與態度,教學必須要形成的德性的教育意義,即「教育性教學」。

約翰·弗里德里希·赫爾巴特(德語:johann friedrich herbart,2023年5月4日-2023年8月14日)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後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3樓:雅默幽寒

「教育性教學」是德國近代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育教學原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

(1)「教育性教學」的含義.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是以道德的養成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須形成學生一定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使之成為「完善」的人,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還是教學.要進行道德教育,就必須進行教學;不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就無從實施道德品格的教育.

知識和道德具有內在的直接的聯絡.基於這種思考他明確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原則,即強調任何教學過程都必須同時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須依賴於教學.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過,而且只有通過教學才能真正產生實際的作用,教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即「通過教學來進行教育」.

他不承認有「無教學的教育」,同樣也反對「無教育的教學」.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教育性教學」的實施

要通過教學進行道德教育必須要求教學的目的與整個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因此,赫爾巴特認為教學工作的最高目的在於養成德行.但他又認為,為了實現這個最終目的,教學還必須為自己設立一個近期的、較為直接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多方面的興趣」.

所謂興趣就是指智力活動的特性.赫爾巴特認為多方面的興趣具有一種道德的力量.

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教學歷來都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什麼是教學?一般而言,教學就是教師通過教學內容作用於學生並引導學生從中獲得一定知識和經驗,養成一定能力,形成一定技能、技巧,並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育人活動。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學活動總是包括施教者、學習者和教學內容,缺一就不能構成完整的教學活動。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

在我國,教學是以知識的授受為基礎的,通過教學,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引導下,主動地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體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

教學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學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是通過系統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掌握,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教學的結果主要表現為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技能訓練與提升、行為方式的養成、道德和審美價值觀念的獲得、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等。教學具有明確的發展指向和發展價值。

其次,教學由教和學兩方面活動組成。教學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以課堂為主渠道的交往過程。教師與學生雙方在活動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學活動便不存在。

最後,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共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教學作為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具有課內、課外、班級、小組、個別化等多種形態。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課前準備、上課、作業練習、輔導評定等都屬於教學活動。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教學既可以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各種直接交往活動進行,也可以通過印刷物、通訊、廣播、電視、網路、錄音、錄影等遠距離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作為一種活動,一個過程,是共件與多樣件的統一。

對教學及其相關概念加以辨析,有助於準確把握教學的含義。

(1)教學與教育。教學與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教育包括教學,教學只是學校進行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除此之外,學校教育還包括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途徑。

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2)教學與智育。教學與智育是兩個相互關聯又有區別的概念。

智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主要是通過教學來完成的,但教學並不是智育的唯一途徑;智育是教學的任務之一,但也並非教學全部任務,教學同時承擔著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任務。我們決不能把兩者等同。一方面,教學是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技術教育的途徑;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過課外活動等才能全面實現。

把教學等同於智育將阻礙全面發揮教學的作用。(3)教學與上課。教學與上課之間的關係亦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

教學包括課前準備、上課、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輔導、學業評定等基本環節,上課只是教學工作的主要環節之一。

教學設計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什麼影響

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 新教師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現實的。儘管有些是普遍的,有些是極富個性化的,但無論何種型別的問題都不是可怕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學會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最為有效的策略。作為新教師,對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行...

張雪峰老師對考研是否有用的觀點是什麼

在8月2日的 演說家 節目中,張雪峰老師與節目嘉賓馬丁在考研是專否有用這個問題屬上產生了分歧。在節目中,馬丁表明 人生的路有很多,考研只是其中的一條,並且只是很普通的一條,而最好的路就是好好去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張雪峰則認為 他們 大學生 受到鍛鍊的機會太少了,因為一流的企業基本很少會去非重...

服裝設計研究生學的是什麼,考服裝設計方面研究生,需要考哪些啊

服裝設計是藝術留學申請的熱門專業之一,不管是在國內就讀大學,還是準備出國留學深造。很多人經常問 就讀服裝設計專業是在國內大學比較好,還是出國留學更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國外學習服裝設計專業與在國內學習服裝設計到底不同在 其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師資力量的不同 這一點相信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