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天津名稱的由來: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023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天津五河:
南北運河得名與大運河。
永定河古稱㶟水,隋代稱桑乾河,金代稱盧溝,舊名無定河。
大清河,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溝故瀆,下游曾稱鹽河。據《東原考古錄》載:
水清莫如濟,故濟以清名。濟水原在鄆城分流南北,南濟水為南清河。元、明時期稱南運河,清咸豐時期稱牛頭河。
北濟水為北清河,因汶濟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屬「濟」不屬汶。自濟水伏流不見以後,大清河所屬惟汶水,故沿稱大清河。汶水未入濟瀆以前,東至戴村壩,西經東平城北統稱大清河。
城南古汶河(左右汶)亦沿稱大清河,別稱小清河,統為汶水。
子牙河名稱由來不可考。
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鋼橋附近的三岔口匯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
北運河是流經北京市東郊和天津市的一條河流,為海河的支流。幹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古稱白河、沾水和潞河。
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後始稱北運河。
南運河,又稱御河。原為古老河道,後經人工開鑿,為京杭運河的北段(見京杭運河、海河)。南運河南起山東省臨清市,流經德州,再經河北省吳橋、東光、泊頭市、滄縣、青縣入天津市靜海縣,又經西青區楊柳青入紅橋區,流經紅橋區南部,至三岔河口與北運河會合後入海河。
全長509公里。
永定河,古稱㶟水,隋代稱桑乾河,金代稱盧溝,舊名無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積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積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長747公里,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共43個縣市。
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
大清河系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5131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43%,平原佔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子牙河,海河水系五條重要支流(子牙河、大清河、南運河、北運河、永定河)之一。河道長706公里,上游有滹沱河、滏陽河兩條支流。滹沱河發源于山西省五臺山北側,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內接納清水河和冶河,東流在獻縣與滏陽河匯合,稱子牙河。
滏陽河源於邯鄲市和村附近。
天津地名上河圈的由來
2樓:景德鎮市唐龍陶瓷****
清代乾隆初年,從漸江來天津的詩人汪沆,寫出描寫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詞(通俗詩),詩中說:「天津名自長陵賜」。長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
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樂二年,公元1404)給起的名字。當時不是作為地名,而是作為軍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衛。
與水結緣的地名:
天津早期名稱是「直沽寨」「海津鎮」和「天津衛」,不管地名怎樣演變,均離不開水字旁,俗話說天津位於「九河下梢「,地勢低窪,潮溼多水,南運河、北運河、永定河、子牙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分別從西南、西、西北和北會聚天津,經過海河干流,從大沽口入海。天津全市共有包括月牙河、西減河、東減河、洪泥河、衛津河等人工河渠在內的大小河流300餘條,坑、塘、窪、澱星羅棋佈,這種獨特的地形特點在天津地名中頗顯典型。
1) 以「港」、「泊」「窪」「澱」「溝」「塘」「灣」「灘」命名的地名:港—大港、雙港、官港、小港、漢沽港;泊—楊家泊、團泊窪、青泊窪;窪—賈口窪、唐家窪、衛南窪、牛角窪、東浦窪;澱—小澱、南澱、東澱、鴨澱、北淮澱、三角澱;溝—陳家溝子、九道溝、東八溝、南清溝;塘—北塘、中塘、西雙塘、白塘口;灣—趙家灣、唐家灣、西大灣子、李家灣子。
2) 以與河流有關的「口」(河口)、「嘴」(河灣)、「圈」(周邊被水圍起的地方)、「堤」(堤岸)、「橋」、「閘」(水閘)、「碼頭」、「渡口」、「水庫」等命名的地名:口—雙口、三岔口、唐家口、北塘口、江窪口、老河口、崔黃口、新開口、小稍直口;嘴—東嘴、陳嘴、敖嘴、蘆嘴、樑家嘴、霍家嘴、吳家嘴;圈—上河圈、下河圈、西湖圈、陳家圈、黃家圈、平沽圈;堤—王頂堤、西橫堤、千里堤、桃花堤、段堤;橋—雙橋、於橋、菜橋子、引河橋、千米橋、聶公橋、北洋橋;閘—耳閘、雙閘、北閘口、二道閘、新港船閘;碼頭—萬家碼頭、崔家碼頭、南洋碼頭;渡口—大光明渡口、炮臺渡口、教場渡口、柳灘渡口、楊莊子渡口;水庫—雙港水庫、於橋水庫、鴨澱水庫、永金水庫。
3) 以「臺」(高地)、「坨」(土堆)、「頭」(河岸的末梢)為地名:臺—蘆臺、侯臺、馮臺、白臺、蘭臺、八里臺、六裡臺、李家臺、姚家臺、沈家臺;坨—王慶坨、西塘坨、沿裡坨、白公坨、田莊坨、清坨子;頭—樑頭、東河頭、西堤頭、上河頭、東灘頭。
(附:八里臺地名由來。據考《元史》第29卷「泰定本紀」泰定元年八月躬諸王八里臺,因元代譯文無定字,八里臺原稱八里帶親王屬地。
八里帶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孫。封地在今八里臺至六裡臺一帶,迤西有防水堤衍稱王頂堤。八里臺是八里帶親王屬地之通稱,並不指特定之樓臺,亦無距何處為八里之量化概念。
六裡臺地名出現在解放前,當時是一片荒地,處於海光寺和八里臺之間,人煙稀少,當時只有一箇中日中學建於該處,以學習日語為主,由日本軍方贊助,周作人等曾在此授課。2023年日本投降後該校停辦,校址移交於南開大學北院。2023年院系調整後轉撥於天津大學土建系,兩年後轉給天津市工農速成中學,現為天津市師範大學北院,當時八路公共汽車即由東站開至六裡臺終點站。
這是在天津地圖上首次出現六裡臺地名,是按距八里臺約1公里而臆測得出,並沒有臺的依據。七裡臺一直到解放初仍無此地名,2023年天津三大學(北洋大學、南開大學、津沽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其中將調整後的北洋大學(已更名為天津大學)將由西沽北洋大學舊址遷至七裡臺現址,當時該地址有土地1500餘畝,水坑數百畝,廢體育場一座,財政局舊倉庫一座、交通部電臺一座,建築工程於2023年5月開工,為便於運輸建築用料的工人找到該地址,即在校東門木橋處立上「天津三大學七裡臺工地」的大木牌,從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餘人,運料工人及大車、汽車等都日日出入校門,七裡臺的地名也就隨之不脛而走。)
天津名字的由來
3樓:lee羅亞輝
天津,得名於明成祖朱棣,意為「天子渡津之地」,舊時又稱天津衛。常言有云,「中國近代百年看天津」。**時期,南有上海灘,北有天津衛,這兩座城市是近代中國繁華之所在,其中天津衛在近代史上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許多風雲人物在此處發跡或歸隱,很多重大事件在這裡發生影響著歷史程序。
截至2023年底,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共有街道、鄉、鎮245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
擴充套件資料
天津特色:
1、天津三絕:天津三絕歷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被稱為天津風味小吃「三絕」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二是被稱為天津民間工藝「三絕」的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和風箏魏風箏。
2、特色小吃:糖礅、熟梨糕、茶湯兒、果仁張、崩豆張、麵茶、楊村糕乾。
3、特色早點:煎餅餜子、鍋巴菜、老豆腐、果子、燙麵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兒。
4、天津特產:天津甘慄、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獨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4樓:墨陌沫默漠末
天津是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起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到各地為王。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在北平,就是現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後,傳位給他的長孫朱允。
朱棣為了與朱允爭奪皇位,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靖難之役」。2023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襲取滄州,在2023年攻入當時明朝的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寶座,改年號為「永樂」,他就是後來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有建樹的「永樂大帝」。
朱棣登基後,對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讚賞,認為是塊風水寶地,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了「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津」在古漢語中是「渡口」的意思,天津由此得名。關於這一說法,是有上述史料為依據的。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所以說,現在的天津位置就是原來的海洋,處於天然的臨海位置,也是天津從古代到近代最有利的因素。
從漢代的漢武帝時期,便發現了天津優勢之處,在這裡設立了鹽官,因為天津地接攘勃海,是個生產製鹽的好地方,從而也可以奠定天津的歷史作用。
金元時期,由於全國政治中心在北方,天津作為天然海港,地位自然有所提高,在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方面均有所提高。
明朝時期,由於燕王朱棣不滿朱元璋不傳位於自己,心生反叛之意,他於2023年率軍南下,從三津三岔日渡河襲取滄州,在2023年他成功攻入了當時的首都南京。成功奪取了政權,登上了皇位。他心心念念天津為其勝利做了極大貢獻。
5樓:匿名使用者
天津歷史沿承: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現在天津處於的位置原來是海洋,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2023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漢武帝在武清設定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臺開闢了鹽場,在寶坻設定鹽倉。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南宋金國貞佑二年(2023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后宮附近已形成街道。
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裡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2023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后,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
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順治九年(2023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併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2023年)**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2023年)**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2023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2023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
2023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初年,天津在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2023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設立天津特別市。2023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2023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日本 侵佔時期,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
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闢租界,日軍佔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行佔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後天津再無寧日。
2023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至2023年2月,天津是**直轄市。2023年2月天津迴歸河北省。2023年1月變為直轄市。
地名**
由來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
詩詞之說「天津」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楚國著名詩人屈原的詩歌中,他在《離騷》中寫下了「朝發軔於天津兮」這一昂揚的詩句。
星官之說「天津」的名稱**於星官名「天津星」,《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記載:「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說「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記載:「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
賜名之說「天津」流傳最廣、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說法是源於皇帝的賜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奪取帝位成功,始發於渡過沽河,於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023年12月23日),傳諭旨「築城浚池,賜名天津」。明朝文人李東陽的《重建三官廟碑記》,碑記裡注有:「天津象徵天子車馬所渡之地」的詞句。
名稱變遷
金朝在三岔河口設立軍事重鎮「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見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稱。元朝延佑三年(公元2023年)時在直沽設「海津鎮」。直至永樂二年十一月廿一日(公元2023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賜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
清朝,天津升衛為州,升州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此名至今。
河坊街的由來
河坊街位於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屬於杭州老城區,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得 清河坊四拐角 自 以來,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 宓大昌旱菸 萬隆火腿店 張允升帽莊四家各踞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得區片。河坊街位於杭州市上城區,東起江城路,西達南山路柳浪聞鶯。特色街區部分位於中河中路至延安南路段。位於吳山腳下...
粽子的由來,粽子的由來
粽子起源 端午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一說是祭介子推。東漢蔡邕 音為yong 琴操 介子綏 即介子推 割其腓股以 滔字換成口字邊 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
餃子的由來,餃子的由來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 醫聖 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 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原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