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和坎兒井的異同,都有什麼作用

2021-03-19 18:26:20 字數 4611 閱讀 2236

1樓:☆藍緒畩嘫

都江堰是在地上,坎兒井是在地下,都江堰還具有防洪的功能,而坎兒井沒有,都江堰是以河流水湖泊水為主,坎兒井的水是高山冰雪融水。

作用都是灌溉,同時都江堰還有防洪的功能。

都江堰坎兒井的文化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

坎兒井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兒井也創始於西漢。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宣帝時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

積居廬倉以討之 ,三國人孟康註解 卑鞮侯井 說: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湧出,在白龍堆東土山下.可以看出。

這個工程有6個豎井,井下通渠引水,顯然是近代的坎兒井。坎兒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

3樓:匿名使用者

適應環境,改造環境,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都江堰和坎兒井及所在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有哪些?為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有地形、氣候上的差異

所以導致了水源的差異,都江堰是江河湖泊水,而坎兒井主要是冰川融雪水。

都江堰和坎兒井的來歷

5樓:不曾明瞭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坎兒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創始於西漢。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宣帝時漢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

積居廬倉以討之 。三國人孟康註解卑鞮侯井說: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湧出,在白龍堆東土山下.

可以看出。這個工程有6個豎井,井下通渠引水,顯然是近代的坎兒井。

都江堰和坎兒井體現古代人民怎樣智慧

6樓:不曾明瞭

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也叫分水魚嘴。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縣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築了離碓(同堆),離碓就是開鑿巖石後被隔開的石堆,夾在內外江之間。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具有節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漲,都江魚嘴淹沒了,離碓就成為第二道分水處。

內江自寶瓶口以下進入密佈於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統, 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為了控制水流量,在進水口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這些石人顯然起著水尺作用,這是原始的水尺。從石人足 和 肩 兩個高度的確定,可見當時不僅有長期的水位觀察,並且已經掌握岷江洪、枯水位變化幅度的一般規律。

通過內江進水口水位觀察,掌握進水流量,再用魚嘴、寶瓶口的分水工程來調節水位,這樣就能控制渠道進水流量。這說明早在2023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經掌握並且利用了在一定水頭下通過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將其中兩個留在內江中。

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為都江堰歲修深淘灘的控制高程。通過深淘灘,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過水斷面,這樣就可以保證河床安全地通過比較大的洪水量。可見當時人們對流量和過水斷面的關係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應用。

這種數量關係,正是現代流量公式的一個重要方面。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原因,是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吐魯番雖然酷熱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峰高達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卻低於海平面154米,從天山腳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離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約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就為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都江堰及坎兒井

7樓:匿名使用者

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歷史:戰國秦昭王時期,蜀郡守李冰於公元前227年建立的都江堰,是中國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譽為世界奇觀。2250多年來,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萬畝。

組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流堤、寶瓶口引流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寶瓶口: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巖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

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

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安瀾索橋:安瀾橋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橋,位於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外兩江,長500米。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

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

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o公里。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遊覽。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一種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遊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10米到20米。

豎井是為了通風和挖掘、修理坎兒井時提土之用的。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聯接,可以把幾十米深處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來。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鬆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

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菸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

2023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

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吐魯番現有坎兒井,多是清代以後陸續建造和維修的,老井有百歲高齡。2023年,林則徐勘察吐魯番水利時,曾在日記中驚歎這一奇**程為「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和都江堰共同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智慧

8樓:匿名使用者

坎兒井和都江堰共同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在水資源利用和水利建設方面的智慧。

坎兒井,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

都江堰是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傳說,都江堰的傳說

1 都江堰傳說一 李冰降江神傳說 相傳李冰上任之後,聽說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婦,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打扮起來,準備送給江神,但是江神毫無動靜。李冰大怒,奮力拼殺,終於殺死由江神變成的蒼牛。後來,李冰塑造了三個大石人放在江心,並與江神約定 水枯的時候不能低於石人的腳背,水張的時候不能超過石人的肩頭。...

坎兒井的原理是什麼坎兒井原理示意圖

1.我國坎兒井主要分佈於吐魯番盆地,當地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專 坎兒bai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du系統。它由zhi豎井 暗渠 dao明渠和澇壩 一種小型專蓄水池 四部分屬組成。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遊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

坎兒井的主要用途是什麼,什麼是坎兒井?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 地下渠道 地面渠道和 澇壩 小型蓄水池 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 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