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風俗作文怎麼寫過年,習俗風俗作文怎麼寫1000字過年

2021-03-19 18:23:31 字數 4972 閱讀 2665

1樓:隨便嗎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裡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春節的習俗怎麼寫作文

2樓:多少情戀蛛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專案。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裡。

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

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

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

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3樓:匿名使用者

貼春聯、貼福字、放爆竹。

4樓:雨後的天空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5樓:匿名使用者

當迎新的鐘聲敲響時,我們中國人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

」啊!新年多麼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有的像無數顆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門前貼著春聯,陽臺掛著紅燈,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路上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

我們也不例外!媽媽爸爸帶著我去奶奶家拜年,一進門,哇!都在呀!

二叔、二嬸、三叔、三嬸、姑姑、姑丈,還有表姐、堂姐,連小妹這個「小不點兒」也來湊熱鬧呀!大人們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我們小孩子一起手拉手來到房間,玩起「藏東西」的遊戲.

堂姐鎮重其事地說:「我現在宣佈遊戲規則是:一個人將幾樣小東**起來,其他幾個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來藏東西.

」我們經過抓鬮,最後決定由堂姐來藏3個可樂瓶蓋.堂姐將我們推出房間,於是自個兒藏東西……過了一會兒,堂姐笑盈盈地走出來說:「藏好了,保證你們找不著!

」我們蜂擁進去,我想:最容易藏東西的可能是最隱蔽的地方.所以,我認真地將每一個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沒有,在看看小妹,鑽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裡面摸索著,沒有,她剛想站起來,「啊呀!

」只聽小妹叫了一聲,就「嗚嗚嗚」地哭了,原來她在床底下站起來時撞到了床邊.於是,她暫時停止遊戲.啊!

少了一個對手,不過表姐也不好對付,只見她在衣櫃裡將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還好沒有!可到底在哪呢?

我掃視著四周,這時,我發現窗簾後面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我拉開窗簾,呀!是可樂瓶蓋!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見了,一副不服氣的樣子.

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裡找找這裡找找.我急忙接著觀察,在床底下小妹夠不著的地方,我又發現了一個可樂瓶蓋,我的心更加興奮了起來,後來我又在一本書下找到了最後一個瓶蓋.「呼!

真是費了我不少工夫!」我嘆了口氣說,堂姐、表姐和小妹都為我高興.堂姐說:

「你的觀察力真不錯!」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作文不少於1000字

6樓:匿名使用者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樑錄》記載:

「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

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

」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

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

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

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

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譁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拜年等。

江西的過年習俗,江西人過年的風俗

有一首童謠大家最熟悉不過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23。23糖瓜粘。24掃房子。25磨豆腐。26去買肉。可概括全部。江西的過年習俗 江西人過年的風俗 貼春聯 吃年夜飯 吃糖糖 江西春節習俗 1 拜年 正月初一,幼輩依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南昌有句俗...

風俗和習俗有什麼不同,風俗與習俗有什麼區別?

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 風 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 俗 所謂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

美國結婚習俗,結婚風俗的結婚習俗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兒,婚禮 自然得選在吉辰,美國婚禮也是一樣。美國婚禮有也有講究。很多美國人似乎將婚禮選擇在剛剛過去的六月份裡舉辦。這跟羅馬神話有關係,6月英文裡是june,這源自羅馬神話中主管愛情和婚姻的女神朱諾 juno 的名字。另一方面,美國人不但從久遠的過去和其他文化中借鑑了很多婚禮儀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