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的使用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2025-04-26 20:03:17 字數 5419 閱讀 1665

1樓:高考真悲劇

腦佔頭蓋內腔的大部分。約佔成年人體重的2%即胡喚公斤。腦的重量褲茄凱男性比女性稍大,並與體重無關。

腦含有約140億個神經細胞約佔腦細胞十分之一,剩餘的九成稱為膠質細胞。膠質細胞有為神經細胞提供營養,形成髓鞘增進傳導速度,等多種功能。人們常傳的「人腦有效使用的部分僅僅佔十分之一左右」的說法,即有可能納派是來自對膠質細胞機能沒有完全理解的時代的誤解,認為在腦中僅有神經細胞在起作用。

大腦的許多功能用是用上了,但確實是你在有生之年是用不完的。。。愛因斯坦的大腦據說是開發的最多的,才不過34%。。我們正常人只不過10%~~15%。

2樓:網友

不是的 有一定的時間 當你的新陳代謝減慢時 你的大腦細胞也在衰減。

3樓:稜凜蝶

在你有生之年是肯定用不完的。

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為什麼?

4樓:變美的果團

不是。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佔所有水資源的,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城市日漸增多和擴張,各地用水量不斷增多。據聯合國估計,1900年,全球用水量只有4000億立方公尺/年,1980年為30000億立方公尺/年,1985年為39000億立方公尺/年。到2000年,水量需增加到60000億立方公尺/年。

其中以亞洲用水量最多,達32000億立方公尺/年,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5樓:南邕

自然界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是有限的。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並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從狹義上來說是指逐年可以恢復和更新的淡水量。

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地方,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有許多地區也瀕臨水資源利用之不平衡,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

有限資源。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飲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佈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據研究,從水迴圈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公尺。

中國水資源總量約為萬億立方公尺,佔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公尺,佔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公尺還高。由於人口眾多,當前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500立方公尺,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後,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公尺,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汙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6樓:風塵再起

地球上有豐富的水,分佈很廣泛,全球約有3/4的面積覆蓋著水,因而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稱。地球上的水的儲量也很大,約140億億立方公尺,其中94%分佈在海洋中,不可能直接為人類生活與生產所利用。據聯合國1977年的統計,全球的淡水儲量僅億立方公尺,而這些淡水資源中又有多少能被人類利用呢?

統計表明,分佈在南北兩極與高山冰川積雪、永凍土底冰層及深層地下水等難以利用的淡水佔淡水總量的,因此,只有佔淡水總量的的淡水才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它們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這表明能被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確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淡水資源雖然有限,但絕對數量還是不少,人均佔有量也有幾百萬立方公尺之多。那末為什麼有些地方還經常鬧水荒呢?原來,淡水資源在全球的地理分佈極不平衡。

多水的地區,如東亞、南亞、大量的雨水轉化為地表徑流,白白流歸大海;而乾旱的荒漠地區則極度缺水,如衣索匹亞、蘇丹、南非、肯亞等地區。以我國而言,內蒙及大西北是極度乾旱地區,黃淮海地區也是十分缺乏水資源的地區。再加上世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耗水量急劇增加;城市和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飲用水大幅度增加,致使全世界的60%的地區供水不足,很多國家要鬧水荒。

7樓:網友

您好!不是,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使用水資源,不加節制地開採礦產資源,就會導致資源枯竭。所以說,可再生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乙個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礦藏,每個人都擁有巨大潛力。這句話運用了【

8樓:知識達人

您好!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藏,每個人都擁有巨大潛力。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作用是【把「大腦」比作「礦藏」,生動形象德說明了人的潛力之巨大】。

期待得到您滿意的評價,有問題可追問。祝您生活愉快!

9樓:匿名使用者

打比方 把「大腦」比作「礦藏」,生動形象德說明了人的潛力之巨大。

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10樓:餘少平

無論用什麼方法發電,地球上的資源都是有限的。

撇開煤和石油這樣的礦產資源不談,即使水電和太陽能發電,也不可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因為水的能量也是來自太陽能,所以,當太陽的能量50億年以後枯竭的話,地球的能源也就枯竭了。

當然,這是很遙遠的話了。

11樓:網友

要看你所說的「電」是指的什麼?

如果是電力網線中提供的電,那麼發電廠一停機就沒有電了。無論是火電、水電、太陽能電站、潮汐電站、風力電站、地熱電站、核電站……都是乙個道理。也就是說這樣的電來自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其他能源沒了這樣的電也就沒了。

如果你說的是「電子」或者「電荷」,它們是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的,不會消滅。

12樓:網友

電是二次能源,不存在用不用完一說,只要存在其他能源,都可以用來發電。

同意,並補充一下,在現知的一次能源耗盡之前,人類的智慧和技術能力能夠找到另外的發電方法,就ok。

13樓:網友

根據能量守衡定律,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電能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現階段人類的生產力水平還是太低了,經常出現的電力**緊張讓我們吃盡了苦頭…

14樓:網友

電是取之不盡的,但卻不是用之不竭的,我是浙江的,我們這兒經常拉閘限電。

15樓:網友

樓上的錯。

能量雖然可以轉化。

但熵會加大。

可做功的能會越來越少。

16樓:網友

只要女人存在一天,她們就會放一天的電~~~

17樓:網友

電是取之不盡的,但卻不是用之不竭的。

18樓:網友

要看你是用什麼發電的。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意思是什麼?

19樓:網友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乙個成語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出自宋·蘇軾《前赤壁賦》

原文:《前赤壁賦》宋·蘇軾。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譯文: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景色。獲取它們沒有人禁止,享用它們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的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20樓:上善教育

老師提了個問題:什麼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下就能知道答案吧。

21樓:網友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地球上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為了保護地球與資源,人類應該怎樣做呢?

22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各種資源是相互聯絡的,一方面遭到破壞,其他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從而直接或間接的威脅人的生存,使人類受到懲罰,所以我們要保護大自然。

大自然中的一些資源是可以再生,長期給人做貢獻的,但是由於人們不加節制的開採濫用,從而加速了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利益公升高了,自己的生活會更好了,其實是給大家及自己的今後帶來了災難。大自然是多麼的美麗,既有千山萬水,高樓大廈,還有花草樹木,藍天綠草,可人們還是不甘心,為了更好的生存,就不斷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伏毀然。

但是,不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缺擾備是大自然遭受到了破壞,也給人類的今後帶來了災難。

大家知道,水是我們生活中一樣必不可少的資源,不僅可以發電、飲用、使用,還可以灌溉植物、哺育動物,是我們的「救心丸」,但是,我們的國家嚴重缺水,這導致一些地區沒有水用,可是,還是有一些人浪費水源,認為錢是萬能的,只要有錢,就可以買來水,那麼,在世界各地都沒有水的時候,你能用錢買來嗎?對,是買不來的。我們要趁著還李液有水的時候就來節約用水,不要在喝你淚水的時候才知道節約,世上什麼藥都有,就缺後悔藥,所以,我們要在水資源還未枯竭的時候就開始節約,我們國家的人口多,如果一人節約一滴水,十三億的人就要節約十三億滴水,這樣日積月累,不僅不會使我們的生活缺少什麼,我們國家的水資源也會豐富起來,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再說說我們地球外的臭氧層,本來也是可以不斷再生的,可是,由於人們對大自然的種種破壞,臭氧層已高的溫度使人受不了,導致人由於受陽光太多太強,而**脫落,全身疼痛,甚至死亡。

我們的大自然實在是美麗,我們應盡我們的能力來保護她,只要在生活中,我們少用乙個塑膠袋,少扔一塊電池,少伐一棵樹木,少丟一張廣告就能使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繁榮,越來越昌盛。

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人人都要關心,人人都要盡力。我呼籲:保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吧。

23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都是經過幾萬億年或更長的年代才形成的,所以我們要珍惜資源 。例如我們平時用的水,電,煤,雖然有錢都能買到,吵配但是為了地球漏碰敗的長遠 為了人類的長久,我們要珍惜還要返顫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2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 人類應節約資源 少開車 綠色出行 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使用清潔能源 綠色能源。

25樓:匿名使用者

節約用水,用氣,用電。

26樓:匿名使用者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我們乙個手攜手共同保護地球。

取之不盡是指什麼動物?取之不盡的意思是什麼?

兔 吐 口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兔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取之不盡的意思是什麼?取之不盡的意思是形容物質或精神的原料極其豐富。 取之不盡的拼音 q zh b j n 英文 inexhaustible 用法 作謂語 定語 用於書面語。 出處 巴金 談我的短篇 我們擁有取之不盡的寶山,只等我...

人類的大腦執行的速度是每秒幾次,人類大腦每秒能執行1千次基本運算,人用紙筆計算速度為每1 5分鐘執行一條完整指令,前後敘述矛盾嗎?

人類大約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每個腦細胞大約有幾百條腦神經,每條神經上大約有幾百個突觸,每個突觸有幾百到幾千個蛋白質,一個腦細胞的作用大約相當於一臺大型計算機,一個突觸的作用大約相當於計算機的一塊晶片。可以很簡單地推算出來,人的大腦相當於上千億塊或上萬億塊晶片。人類目前最大型的平行計算機,美國的白色戰略...

人類的大腦是怎麼思考的,大腦為什麼可以思考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涉及蛋白質記憶功能和腦的高階功能。腦細胞之間訊號傳遞靠的神經遞質,有興奮性神經遞質也有抑制性神經遞質,這些屬於化學突觸。還有一些神經細胞之間訊號傳導靠的是電突觸 一兩句話也解釋不清楚。我建議您買一本 神經生物學 看一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壽天德教授主編 我當時用的是第2版,不知道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