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中漏水下百刻,脈行五十度怎麼解,關鍵脈行五十度是什麼

2025-04-24 04:51:58 字數 4026 閱讀 8201

1樓:失落的清風

一難曰:皆有動脈,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者,脈之大會,之。

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

脈行六寸。人。

凡一。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友梁陰亦二十五度,為一週也,故五十度,復會於。

者,五藏六府之所。

故法取於。也。

都有動脈(血管裡有血稱脈),獨取道從寸口過去,所以,寸口可以決定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你同我說的是什麼意思)?

然(這是樣),寸口者,脈之大會(陰陽二脈在這裡相會),之。

也(手是陰脈起始的地方(陰脈指控制體內藏精脈,陽脈是控制體內氣行的脈)),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

穩定的呼吸),脈行六寸,人。

凡(通常)一。

五百息,脈行五十度(50度可以看做是一把。

度--量度單位),周於身(意思同等於拿把。

圈一圈在物體上),漏水下百刻(時間,榮衛行陽二十五度(六府衛氣。

需要二十五度,也可以說供給六府二十度用來做衛氣),行陰亦二十五度(五藏藏精精需要二十五度,也可以說供給五藏藏精的精二好者運十度用來做活命氣),為一週也,故五十度(並不是從肝臟造血為起始點,而是以血會於手的寸口做為周嫌或的起始點),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

故法取於寸口也。

個人翻譯,我不是中醫,也沒學過。

所以,請自行判斷對錯。

2樓:匿名使用者

50度可以看做是一把直尺,度--量度單位。

難經中脈行五十度是什麼意思

3樓:情人的妻子

度是按乙個標準去衡量,也就是測量。長度,弧度,時度。

其它不說。

《內經》中"漏水下百刻 " 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內經》及《難經》上說:一吸走脈三寸,一呼又走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走六寸。

一晝夜,人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走五十度。 每二百七十息時,脈走三十六丈二尺。 一晝夜,脈共走八百一十丈。

漏水下百刻,陰陽走二十五度。 我們看了這些寸、度、丈、息,沒有人不糊塗,更不知道這種度量衡是什麼標準。 暫且置之不理,再來看一看西方的科學計算,這也許是我們能夠了解的。

每分鐘每人平均呼吸十八次。 普通人脈搏的跳動,每分鐘平均七十五次。 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五千九百二十次。

太陽經過二萬五千九百二十年,完成一次週期輪轉。我們先把中西兩方面作乙個比較來看。 《內經》觀點:

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七千次。 西方觀點:二十四小時呼吸二萬五千九百二十次。

相差約一千次,也許男女有別,或者今古人體力也有差別,那麼這個相差數字等於並不存在。

5樓:匿名使用者

漏刻是我國最古老的測時裝置。漏,是漏水的壺,藉助水漏出的多少來計量時間的流逝,是守時裝置;刻,是帶有刻度的標尺,用來標明漏水所反映的具體時間,是報時裝置。將漏和刻結合起來,就產生了測時裝置——漏刻。

據梁代的《漏刻經》稱,漏刻起源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先有漏後有刻,即起初以漏多少壺來計量時間,這樣十分麻煩且計時難以準確,於是節制漏水速度並在壺壁上刻有標誌的漏壺就出現了。

漏水下到一百刻---就是一晝夜。

大華襯塑管溝槽接舌頭為何漏水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具體原因未查明,詞語解釋 漏水。

漏壺所漏下的水。《鋒猛物晉書·天文志上》:「張平知枝子 既作銅渾天儀於密室中,以漏水轉之,令伺之者閉戶而唱之。

唐 李白 《烏棲曲》:「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元 薩都剌 《寒夜即事》詩:

枕邊漏水催更箭,城下霜風動卷蘆。」參見「 漏壺 」、漏刻 」。

漏水:古代用來表示時間器具。和其有同樣效果的有沙漏。

古代除了用漏水來當計量時間的工具外,還有日晷,還有燃香。

扁鵲《難經》中提到,人一日一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可見漏水百刻是為乙個晝夜。

由此可以算出漏水的一刻是多少。由此可推算出一刻的時間是14分鐘24秒。跟現在的一刻鐘十五分鐘略近,所以現在人們說一刻鐘為15分鐘。

且換算成時辰,一時辰有個刻。古人將乙個時辰分為八刻。

漏水分兩個部分,上邊裝水的漏壺和下邊接水用的計量壺,在計量壺中插銀液有刻有標記的箭。箭上標有刻度。

希望能幫到你。

我家裝璜改結構能否造成樓上漏水

7樓:匿名使用者

1、對於因鄰居家漏水而被淹的,首先需要查明漏水原因。 2、如果查明漏水是鄰居造成的,可以要求對方恢復原狀兆睜,不能恢復原狀族高歲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念滑3、對方拒不賠償的可以拍照登記損失,並找專業鑑定機構做損失鑑定,然後提起民事訴訟,對於具體的糾紛可在訴訟中得到解決。

求中醫專家賜教:《難經》一難怎麼解?其中提到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怎麼解?

8樓:網友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

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 」解。「經」指《內經》,即問難《內經》。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

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

靈樞•衛氣行》曰:「衛氣一日一夜五十週於身,日行於陽二十五週,夜行於陰二十五週」。

靈樞•營衛生會》也有相同說法:「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中醫是從巨集觀觀察人體,認為天地人一體。這一點現代中醫和古代中醫應該沒有區別吧。

寸口包括寸、關、尺三部。 按臟腑 經絡學說的觀點,寸口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動脈,肺主氣而朝百脈,肺的經 脈起於中焦脾胃,脾胃為臟腑氣血營養的**,所以全身臟腑經脈氣血的 情況,可從寸口脈上體現出來 .

位於兩手掌後一寸橈動脈處,凡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會於此。故五臟六腑的變化都可以有寸關尺診斷。

人的一生能完成多少次呼吸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只能用z來代替 每個人一生的時間並非相同,x=(1個人)*(16次/分鐘)*(60分鐘)*(24小時)/*人一天呼吸次數*/y=x*365 /*人一年的呼吸次數*/z=y*age /*人的年齡是age,假設是100歲*/z=840960000(次)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你算一下,一分鐘呼吸多少次,然後乘於24小時,然後乘以年齡。這個年齡要看這個人活多久了。並且,由於人在不同的時候呼吸的頻率不同,有快有慢,你只能取平均值。

關於學習《難經》疑惑求教

11樓:網友

呵呵,又見lz問《難經》。前兩天你那個「精而不備」的問題也是我的答案呢。

解答一:《難經》一難的這個提法,其實就是照搬《靈樞·五十營》

業界對此有兩種解釋:

1)這完全是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並無根據。(天有二十八宿,應人身二十八脈,經脈總長據《靈樞·脈度》有十六仗二尺,屬於推演之數,而非實測之數。)

2)《五十營》有「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一句。有人根據考古,商朝末年(約在西元前1100年)刻壺滴漏的標準是每天200刻(白天100刻,夜間100刻),水下百刻,相當於一晝而非一整天(《五十營》原文亦只有「日行二十八宿」而非《難經》「一日一夜」這個提法)

雖然《內經》各篇成篇時間多為春秋至西漢(而非上文言成篇於殷商),但這也提供了乙個思路,即《五十營》與《難經》成篇的時間差以內,可能有官方對測時標準有重新修訂,而導致《難經》作者錯將可能是代表半天的「水下百刻」定為一整天。

解答二:「髒主陰,陰脈沉,腑主陽,陽脈浮」講的是「病脈」,而十難"髒病脈甚,腑病脈微"講的是「傳病脈」,這裡「脈甚」、「脈微」是將兩者相比得出的結論,而不是真的是浮數有力為甚,沉遲無力為微,這隻要認真看一下《難經》原文就能理解,兩者並不衝突。

給lz乙個建議吧,讀中醫經典還是先多看幾遍原文,能看明白多少都是你自己的,lz給我的感覺是沒看懂多少原文就看各家註解,這樣很容易轉牛角尖或者被那些一家之言忽悠過去呢。

落雨天樓頂漏水,下雨繼續時雨中如何補漏

你可以考慮使用天雨盾的,只要用風筒把縫隙吹乾,然後使用天雨盾,你只需像擠牙膏那樣把它塗到縫隙上面,在一個小時內不下雨即可完成表面固化,不怕下雨了。天雨盾為補漏水泥膠,通過粘水泥防漏,粘接力超強,具備彈性,是補樓頂的最佳首選 關於成都理工大學的建築學專業 建築學主要做建築設計,具體你可以直接百科看建築...

頂樓房頂漏水,下面的樓層包括1樓有沒有責任出錢維修 各位能不能幫忙提供一下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通則,你可以要求全部所有權人共同承擔維護職責。如果他們反駁,你可以打個比方反問他們 如果你把樓頂拿去做廣告,廣告收益是否只歸你一人?防水有5年質保期,質保期內開發商責任。過期自理!你這裡屋頂屬於公共部份,維修費用應該是樓上下分攤,不管是什麼用途都是用一個屋頂理所當然要分攤!不光是樓頂,凡是公...

樓上昨天忘了關水龍頭漏水下來,我們家剛剛吊好的頂有地方都看到有點被水漏下來侵溼了請問要不要緊啊

你好,給你做裝copy修的親戚說的很對啊。現在要解決沒有好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樓上賠錢了事。至於賠多少,跟你家裝修的親戚商量一下,不要坑樓上,也不要太少,正常的開銷就行了。還是物業做中間人,你們兩家協商解決,不過一般裝修的話會有裝修押金在物業不過不會特別多,1000 2000的樣子。我恐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