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據《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
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
石破北方而啟生。"
傳說,古時候這裡洪水滔天,吞沒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來到嵩山後,決定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的轘轅山開啟一條疏洪瀉流的通道。
那時大禹的妻子塗山氏,為了支援丈夫治水,也來到嵩山,每天給大禹縫衣做飯。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對塗山氏說:"你聽見我的擊鼓聲,就來送飯。
說完,就去治水了。塗山氏準備好飯食,單等著鼓聲傳來。
大禹為了儘快鑿開山間通道,就變了乙隻大熊,在山間來來往往,開山鑿石,忙碌不停,連飯都忘了吃。誰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塊石頭踢落崖下,恰好擊在鼓上,塗山氏聽到鼓聲,急忙把準備好的飯食送到轘轅山下。可是她東張西望卻不見丈夫的蹤影,只見乙隻大熊在山間跳躍治水。
她心中一驚,羞慚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陣,塗山氏跑不動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見此情景,大呼:
還我孩子!"只聽一聲巨轎裂州響,石破北方,乙個男孩出生了。這個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啟。
石破生啟的巨石高約10公尺,圍長43公尺,人稱"啟母石閉蔽"。所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源此,就是指的這個地方。
由於大禹和妻子塗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為夏伯,後建都陽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後,漢代為表彰啟的母親塗山氏支援丈夫治水的功績,便在中嶽嵩山72峰中的萬歲峰下,建了一座"啟母廟",並立下《啟母闕》。(
大舜孝感動天的故事
2樓:娃娃谷
二十四孝 孝感動天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如汪天心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
舜的生母在舜十幾歲時故去了,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據說很有**天才。他娶了一位後妻,性情粗暴、**。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
她生了乙個兒子名叫象。象長大後變得**、蠻橫、傲慢、無理,也常對父渣磨仔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遊好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 、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
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讚揚說,舜由乙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後人有詩讚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參考:
舜的孝道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舜的孝道
古史傳說中說舜是大孝之人。舜的早期生活,在家庭關係方面,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兄鬧。舜的生母在舜十轎塵慶幾歲時故去了閉握,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據說很有**天才。
他娶了一位後妻,性情粗暴、**。她生了乙個兒子名叫象。象長大後變得**、蠻橫、傲慢、無理。
舜的父親和後母喜愛象,而疏遠舜。他們三個人經常陷害舜,想殺死他。有一次想把舜推下井去淹死,或將他埋在井裡。
舜深知自己的處境不妙,於是事事處處十分小心,設法逃避,受了不少罪,還能順從父親、後母及弟弟之意。儘管他們對舜如此無理,百般虐待,舜對父、母仍不失孝道,物件也不失兄弟的友愛之情。所以,當舜長到二十歲時,以其能盡大孝而聲名遠播。
二十四孝 舜的故事
4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二十四孝 舜的故事
舜在年輕的時候,是以至孝而聞名於天下的。在當時,舜的父親因為寵愛後母跟弟弟象,所以一家人都對舜非常不好。可是舜和睦地和家人相處。因此他耐敗慶的孝行遠播四方。
他的繼母一心想將家產,留給自己的兒子象,所以就起了不軌的心一直想把舜害死,有一天叫他去整理穀倉,等舜進去穀倉裡面的時候,他弟弟就趕快點火燒這個倉庫。當時倉庫的火勢非常猛烈,他們母子認為舜決對會被大火燒死。可是火起時舜就從倉庫的上面跳了枯褲下來,沒有摔傷也沒有被燒。
後來他的後母又想了乙個方法,要舜下到井底清理,想把他害死,當舜下到井底之後,他們就將大量的石頭和土往井裡填滿,結果井底有條通道,舜從這條通道逃出來。
舜一片真誠的孝心,不僅感動鄰里,甚至感動了天地。他曾在歷山這個地方耕種,舜初到歷山耕種的時候,當地的農夫經常為了田地互相爭奪。舜便率先禮讓他人,尊老愛幼,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
果然,一年之後,這些農夫都大受感動,再也不互相爭田爭地了,而且動物們都紛紛過來給他幫忙。溫馴善良的大象,來到田間幫他耕田;嬌小敏捷的鳥兒,成群結隊,幫他除草。人們為之驚訝、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
他曾到雷澤這個地方打魚,年輕力壯的人,經常佔據較好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沒辦法打到魚。舜看到這種情形,率先以身作則,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自昌握己則到淺灘去打魚。由於一片真誠,沒有絲毫勉強,令眾人大為慚愧和感動,所以短短的一年內,大家都互相禮讓於老人。
舜還曾經到過陶河的地方製陶,本來這裡出產的陶器很粗劣。令人驚訝的是,舜在此地一年後,連陶器都精緻而耐用。後來,只要他居住的地方,都有很多人跟隨著過來,一年聚整合村落,二年成為縣邑,三年就成為大城市。
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孝順賢德名聲傳到了堯帝的耳朵,堯帝就將其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又因為舜的賢德,後來堯帝將帝位傳讓給舜,稱為舜帝。
五帝故事:舜的孝與智慧
5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五帝本紀中寫到: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
舜事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舜順適不失子之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舜父瞽叟頑,母囂,弟象傲,皆欲殺舜。瞽叟使舜上塗倉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扦而下,去,得不死。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
象與其父母分,舜妻堯二女(娥皇、女英),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
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舜因孝而名。從上述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舜的智慧,他用自己的智慧逃脫了父親和弟弟對自己的傷害,同時還能一如既往的孝敬父母,愛護弟弟,是乙個有大智慧的人。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看,舜有著強大的心理資本。
五帝均推崇仁德治國,仁德需要智慧支撐,沒有智慧無法真孝。 2022-01-21
大舜的孝道故事
出自 史記 五帝本紀 舜,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家境貧寒,幼年母親去世,後遭繼母虐待 舜卻始終堅守孝道。堯帝聞後,將二女嫁與舜,考察其能力。舜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後堯帝禪讓,舜稱帝於天下。舜 約公元前2287 約公元前2067 軒轅黃帝八世孫。姚姓,媯氏,名重華,字都君,...
舜發於畎畝之中 的故事,舜發於畎畝之中 翻譯全文
他在歷山耕田,當地人不再爭田界,互相很謙讓。人們都願意靠近他居住,兩三年即聚整合一個村落。當時部落聯盟領袖帝堯年事已高,欲選繼承人,四嶽一致推舉舜,於是,堯分別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 女英嫁給舜,讓九名男子侍奉於舜的左右,以觀其德 又讓舜職掌五典 管理百官 負責迎賓禮儀,以觀其能。皆治,乃命舜攝行政務...
堯禹舜的故事,關於堯舜禹的小故事
舜是堯的女婿bai,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du娥皇和zhi女英嫁給了舜。dao舜和禹?好像版除了政治關係沒別的了。權禹的父親叫鯀,因為治水不力被舜處死,舜又召禹治水,在禹成功後禪位於他。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堯從父親帝嚳那裡繼承帝位,並開創了 禪讓制 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