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幾次人口大遷徙?
1樓:要當技術宅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1、闖關東。
19世紀,黃河下游災難頻。
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263發,成千上萬逃荒的農民為了生存,冒險進入東北,這成為「闖關東」的開始。1860年,沙俄侵入東北,清**被迫開禁放墾以增強防衛,河北、山東等地的農民大量湧入東北墾荒。到1931年,闖關東的山東人就已達1000多萬。
2、走西口。
走西口的主要是河北、陝西、山西人,而山西人所佔的比例最高。清代以來,土地貧瘠加上天災不斷,使得成千上萬的晉北貧民與商人背井離鄉。他們或向西遷移,經殺虎口進入蒙古,或向東進發,過大同後經張家口進入蒙古。
走西口直接導致晉文化傳播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單一的遊牧文化變成了農耕並舉的多元文化。
3、下南洋。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人下南洋則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當時英荷殖民統治下的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推出了優惠政策,比如給移民免費土地、臨時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費的食物,許多中國人,尤其是華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帶口,或單身一人,滿懷著希望與夢想來到南洋。
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
2樓:網友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堪稱中國近代史上三次著名的人類遷徙。
3樓:網友
走西口(山西省居民遷到今內蒙古西部)、闖關東(山東省河北省居民遷到東北地區)、下南洋(東南沿海居民遷到東南亞一帶)
4樓:如愛風情
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
5樓:匿名使用者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6樓:網友
走西口,闖關東,北伐。
7樓:網友
東晉時期、南宋、北伐戰爭。
歷史上有哪五次人口遷徙
8樓:網友
1、「永嘉喪亂」時期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佈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佈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乙個標誌性事件。故稱為「衣冠南下」。
大概就是在西晉永嘉年間,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陽,西晉政權被迫南遷至江東健康(南京),史稱東晉。這一時期,大量北方漢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異族的非人統治,紛紛南遷,形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遷徙。 使得江南與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發展。
閩南話,閩北話,客家話,甚至南通話,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的。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佈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佈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1125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1161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127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誰知道歷史上真正的300斯巴達勇士的故事啊
既然是介紹背景,那就得從波斯最偉大的國王居魯士開始說了。居魯士是波斯的開國君主,bc533年開始,3年間,滅了米迪亞和巴比倫。等到了居魯士的孫子大流士登上歷史舞臺時,他建立波斯帝國橫跨歐亞非 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陸啊 bc492年,波斯開始打希臘的主意。不過比較慘的是,老天不幫他。在第一次他對...
明朝歷史上得到諡號的文臣是誰誰知道
按他生前所作的貢獻和別人對他性格的評價 我姑父也是哈野兔子有特護呢跳舞 明朝歷任宰相和首輔都是誰?歷史上的狀元郎做到位極人臣的有哪些?蔡京當時考中狀元,當時只有二十三歲。蔡京善於奉迎,先後四次擔任宰相,共計長達十七年。他和宦官權臣等人互相勾結,竭全國的財力,供宋徽宗揮霍。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蔡京了吧,他...
誰知道歐洲思想運動的發展歷程,歐洲歷史上又有哪幾次思想解放運動
兩次運動分別如下 文藝復興運動,13世紀末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充套件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但丁,達芬奇等.啟蒙運動,在18世紀初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與理性主義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代表人物 盧梭,孟德斯鳩等.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