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臨泛突出了律詩的什麼特點?

2025-04-14 00:55:18 字數 3725 閱讀 1996

1樓:花燕爾

漢江臨泛》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描繪了一幅清新淡雅、格調悠遠的山水畫卷,讚歎漢水的浩渺壯觀。

首聯泛舟江上,極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與湖南方向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線,洶湧的漢江流入荊江,從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起句大處著筆、氣勢非凡,將相隔千里之畫面,納入一覽,勾勒出漢江波瀾壯闊的景像,為整首詩營造出一種雄壯的基調。

頷聯寫山光水色,作為畫的遠景。漢江奔騰而去,好象湧流到了天地之外。兩岸青山重重,水霧迷濛,若隱若現,似有似無。

上句中,詩滾陵人將廣闊無垠的楚地作為畫面背景,而這句中,他又以遙不可及的遠景構圖,將人帶入迷離恍惚的山色水光中。江水的流長邈遠,山色的蒼茫迷濛相呼應,烘托出漢江水勢的浩渺空曠。 「天地外」、「有無中」二詞,為詩歌平添了一種玄遠恆久、無可窮盡的意境,所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頸聯,眼前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浮動;天空也彷彿隨著水波動盪搖晃。實際上,城邑不可能移動,只是詩人乘坐的小船在向城郭靠近;而天空也不可能波動,詩人看到的是洶湧的波濤中,天空隨水激盪的倒影罷了。這裡詩人選取獨特的視角和參照物,化動為靜槐備爛,化靜為動,將普通的景象寫的絕塵超群,渲染洞庭湖水的鉛漏氣勢磅礴,筆法飄逸靈動,下筆有神。

浮」與「動」二字畫龍點睛,使整個畫面變得活潑生動。

2樓:帳號已登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攔攔。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線,洶湧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

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於紙端,納浩浩江流於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濛,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

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禪返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裡,詩人筆法飄逸流動。

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湧,浪拍雲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簡襲胡搖盪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

以《渡漢江》為例,說明近體詩格律的特點是什麼

3樓:

摘要。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親親,以《渡漢江》為例,說明近體詩格律的特點如下:1、格律:

五言絕句,每句由五個字組成,採用「七言律詩」的格律,即每句的第乙個字為平仄,第二個字為仄,第三個字為平,第四個字為仄,第五個字為平。2、韻腳:採用「見韻」,每句的末尾字均為韻腳,並且每句的韻腳相同,同一首詩採用同一韻腳。

3、詩句:每句都有完整的意思,每句都可以獨立成句,可以表達深刻的意境。

以《渡漢江》為例,說明近體詩格律的特點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親親,以《渡漢江》為例,說明近體詩格律的特點如下:1、格律:五言絕句,每句由五個字組成,採用「七言律詩」的格律,即每句的第乙個字為平仄,第二個字為仄,第三個字為平,第四個字為仄,第五個字為平。

2、韻腳:採用「見韻」,每句的末尾字均為韻腳,並且每句的韻腳相同,同一首詩採用同一韻腳。3、詩句:

每句都有完整的意思,每句都可以獨立成句,可以表達深刻的意境。

補充:宋之問的詩也基本上都符合近體詩格律,如其五絕《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此詩平仄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王維的漢江臨泛和山中兩首詩是如何體現作者的寫作風格的?

4樓:網友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隱含了歌頌了地方行政長官的功績之意。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

詩人採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巨集大。

山中》,這是一首遊子思歸的五言絕詩,作於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後於蜀中作客漫遊之時。詩題為《山中》聯絡全詩意境,點明詩人的處所在長江之畔的荒野山中。他乙個人在山中踽踽獨行,又恰逢「高風晚」、「黃葉飛」的暮秋時節,不免悲己思鄉,感傷不已。

5樓:熱心網友

王維的這兩首詩通過對於景物的描寫,從而表達出作者的心情。

6樓:網友

王維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寫作詩風比較好,曾經評價他說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漢江臨泛》所表達的情感

7樓:西西公主

這首詩給讀者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佈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

8樓:眼眸↘半度微涼

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對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我造的、、應該有用、因為我就是這麼寫的、

《漢江臨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小月兒在雲中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隱含了歌頌了地方行政長官的功績之意。

一、古詩原文。

漢江臨泛》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二、白話譯文。

楚國邊塞連線著三湘之水,荊門山下茫茫九派相匯合。

江水滾滾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時隱現。

波濤洶湧城郭彷彿飄江上,大浪翻滾遠空好似在搖晃。

襄陽的風光真是無限美好,願與山翁留此地長醉不歸。

漢江臨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感情大使

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隱含了歌頌了地方行政長官的功績之意。《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詩人採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閉正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轎粗悔開闊,氣魄巨集大。

作者王維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

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凳睜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文中的外貌描寫突出了魯迅先生怎樣的特點

突出了他的 瘦 但精神很好.突出他整個生命獻給人類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第一次側暗處 重輪廓描寫 2近觀 重點刻畫了外形瘦削而精神钁鑠頑強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形象.3相對 重點表達了我的崇敬.突出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特點 由遠到近,有詳到細,突出了魯迅苗條的特點 由遠到近,由詳到細,突出...

屏息凝視的含義是什麼?突出了什麼

屏息 屏氣。屏來 忍住,源抑制住。凝視 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凝 凝聚,專注。近義詞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專心致志 屏息凝神 解釋 全神貫注地看,連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屏息凝視 意為 忍住呼吸,全神貫注地注視著 我覺得應該是突出氛圍吧,緊張之類的氛圍。屏息凝視 的含義是什麼?突出了什麼?屏注呼吸,一動不...

宋朝的“商業革命”有什麼突出特點

1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宋代已出現裝載量數十萬石的大海船,瓷器 絲綢與東南亞直至歐洲都有交易。商業 由內陸 為主向海洋 發展。2 紙幣和信用票據的出現與大量使用。貨幣有交子 會子等,本地交貨 異地取款的信用票據有交鈔 鹽鈔 茶鈔等 3 包買商的出現。宋朝出現了預付款給紡織戶,產品織成後賣給商人,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