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岑參的名句
1樓:
答:唐代詩人岑參的名句有~
1、《送楊子》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2、《初至犍為作》
雲雨連三峽槐鉛,風塵接百蠻。
3、《山房春事》
風恬日暖蕩歲昌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
4、《送李翥遊江外》
家貧祿尚薄,霜降衣仍單。
5、《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
6、《尋少室張山人,聞與偃師周明府乎明扒同入都》
春雲湊深水,秋雨懸空山。
7、《題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唐朝岑參的詩句
2樓:刺客侃八卦
唐朝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渣神梨花開」是比較經典的了,每每讀到這一句,冬天的寒冷彷彿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煦的春風。這是一首送別詩,最動人的還是最後四句: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攜歲處。
大雪紛飛,騎馬相送,目送著友人離去,仍久久不願回聲,空空地看著友人留下的印跡,所有的不捨與情意都在不言中了。我送你離開之後,又在原地待了好久好久。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岑參出生在乙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後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如隱虧。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
約大曆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於成都。
唐朝詩人岑參的詩句
3樓:慕慕愛影視
唐朝詩人岑參的詩句如下:
1、趙將軍歌 - 唐代·岑參,九皮配月天山風似刀, 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 賭得單于貂鼠袍。寄左省杜拾遺 - 唐代·岑參,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埋握數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唐代·岑參,北風捲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 狐裘不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雲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3、戲問花門酒家翁 - 唐代·岑參,老人七十仍沽酒,彎首 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 唐代·岑參,彎彎月出掛城頭, 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 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 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 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 斗酒相逢須醉倒。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4樓:行羽
賞析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為題材的好詩不少,並且各有特點。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唐朝岑參的詩句
5樓:在臥龍峽寫生的紅太狼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鎮核。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御李掘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擾旦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名稱的讀法,岑參的讀音是什麼?
岑參的讀音是什麼?讀音 c n sh n 岑參是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 高岑 岑參出生在乙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 九歲屬文。天寶三載 年 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後獲授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
岑參的個人成就,岑參是什麼人
岑參是什麼人 岑參是什麼人,岑參是唐朝著名的邊塞愛國詩人,他的詩歌想象豐富,意境新奇,以邊塞詩居多,他的詩才很高,喜歡在詩中刻畫祖國的壯麗景色以及軍旅生活的熱烈場面,將景色與真摯情感融為一體。岑參代表作有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火山雲歌送別 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是岑參第二次出賽時,送別武判官時歸京...
唐朝詩人岑參的詩有何風格,唐朝的詩歌有什麼風格
初唐人喜歡四傑的詩。接著流行岑參 王昌齡 王翰等人的邊塞詩,雄壯豪邁。然後是王維 孟浩然的田園詩。盛唐後喜歡李白 杜甫。李白的詩熱情奔放,要比杜甫更貼近民間 通俗易懂 無論婦孺都能理解。杜甫的詩則工筆細膩,更受文人推崇。中唐後以白居易 劉禹錫最為流行。白的詩和李白一樣民風淳樸,但比李白少一些奔放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