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5個板式的節奏代表的是怎樣的心情?

2025-04-11 22:50:16 字數 1477 閱讀 4196

1樓:回憶

根據我瞭解的,戲曲**中,京劇唱腔**的顯著特徵是以皮黃腔系統為代表。它以一種基本的曲調為基礎,運用快減慢繁的變奏手法,通過節拍、節奏、速度、旋法、調式等方面的變化,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每一種節拍特點的板式又可分為更多型別。

選用不同的板式來表達唱腔內容的變化,表現不同節奏的功能,以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達到用**刻畫、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京劇的板式十分複雜,原板、慢板、快三眼、二。

六、四平調、南梆子、流水、快板、散板、搖板、倒板、含神回龍、垛板……您看,隨便數一數就不止五種了。 其次,京劇的聲腔主要為西皮、二黃,兩下里一連線就更復雜了(當然有些不能連的),這還沒算反調(反西皮、反二黃)。京劇的板式十分複雜,也有一定的規律性。

一般來講,原板(2/4)速度比較適中,適合敘事、表達,如『為國家』一段,是六郎出場敘述自身,表達為國效勞之心;慢板在原板的基礎上降速(4/4),適合抒情,如『嘆楊家』一段,是六郎身患重病,感慨自己一家和部將的平生,表達自己大限將至,無法再盡忠盡孝的苦悶和遺憾。西皮的戲,流水速度較快,通常人物都比較激動。如『秋胡打馬奔家鄉』,在外二十年,馬上要回到家,心裡能不亢奮嗎,要不是老生估計身段早飛了;快板就更快了,如《鎖五龍》單雄信對羅成的一通卷,當初的結義弟兄,如今的冤家對頭,那心情,你自己體會一下,這會兒花臉就是文明的罵人。

以上說這些『規律』並不能通用,因為京劇很難用理談旁虧論化啟春的標準來衡量,更多的是心領神會。我自己才疏學淺也難以說清,這些個東西,您聽的多了聽得久了,慢慢的也就理解了。

2樓:網友

板式和情緒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京劇並不是五種板式,不同的腔調調式的好豎板式也不同。二黃相對來說比較沉穩抒情,主要有原板、慢板、碰板頂板、導板、散板、搖板、哭板等板式;西皮曲調相對比較活力,板式比二黃多樣,除了原板、慢板、導板、散板、搖板外,還有。

二。六、流水、快板。南梆子只有導板和原板兩種板頭。四平調只有原板和慢板。

京劇板腔體的形式賦予京劇很強的生命力。唱腔在基本的規範下,是可以有變化的。情緒的表現和調式芹侍、板式、劇情、唱詞、嫌襪吵演員、伴奏等等密不可分。

3樓:和諧夢美美家園

京劇的調式板式和情緒並不絕對相關。大家總感覺西皮比二黃激越一點,我覺得主要因為西皮是梆子系統過來的,他譽耐山是西北戲曲基因,所講的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本身比較粗獷,久而久之就給人這個印象。《搜孤救孤》的白虎大堂是二黃,還是原版,我覺得激越程度比很多西皮的流水還強烈。

再比如《曹操與楊修》的漢祚衰一段二黃快原版,蒼涼跳躍,絕對色彩濃重。反二黃總覺得是悲傷平緩的,但是像《孔繁森》裡的大段反二黃導碰原快,除了悲傷,還有力量感,有畝洞熱情,甚至有喜悅和光明的結尾。所以並不能一概而慶中論,主要靠用。

我很喜歡聽京劇,可是不懂什麼板式、什麼調 向大家請教了。

4樓:教皇

多聽多看,最簡單的就是看cctv11,板式會寫出來,不過偶爾會錯。

5樓:匿名使用者

你上隔三差五網看看,**戲曲都有。

「青衣」在京劇中代表什麼樣的人,京劇裡的青衣指什麼

青衣在旦行裡佔著非主要的位置,一般演丫鬟的角色。年齡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沒專有老年,老年就變成屬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唸白都是念韻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當繁重。如 三擊掌 中的王寶釧 二進宮 中的李豔妃 桑園會 中的羅敷女等。在京劇中青衣一般扮演...

京劇中誰是紅鬍子,京劇人物中哪些是紅鬍子的?

髯口 又稱 口面 傳統戲曲中老年角色戴的 鬍鬚 分黑 白 灰 俗稱為黲 紅 紫等多種顏色。髯口有三髯 滿髯 扎髯 丑三髯 二濤等十多種。紅鬍子 稱為 紅扎 亦作 紅炸 傳統戲曲中演員化妝所用的一種假須。假須的 剪去一綹,使口部露空,另加色須一綹垂於頷下。扮演性格粗豪 性情暴烈者的淨角戴紅扎。如 洪羊...

京劇中比較著名的選段是什麼,京劇名家名段是什麼

您的這個提問還真不好,京劇有傳統劇目 現代京劇樣板戲以及新編歷史劇,範圍很廣,另外京劇裡生 旦 淨 醜各個行當都有膾炙人口的唱腔選段。各個行當裡又有細分,如生又分老生 小生,旦角又有青衣 花旦 花衫 老旦等等。老生 三家店 裡 打登州 選段 秦瓊 西皮流水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 小生 赤壁之戰 裡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