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告白與告別》韓寒的《告白與告別》講述的內容是什麼哲理

2025-04-05 09:25:22 字數 1588 閱讀 3299

韓寒的《告白與告別》講述的內容是什麼哲理

1樓:西子

韓寒《告白與告別》:記錄從作家到導演心路歷程。

7月22日下午,知名出版人沈浩波在微博上透露,韓寒的新書《告白與告別》將與電影《後會無期》同步出版,引來眾多網友關注。隨後,記者致電沈浩波,他稱書中的主要內容是韓寒近來的散文隨筆,以及指導電影《後會無期》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在**的《告白與告別》新書封面上,寫著韓寒著,《後悔無期》攝製組編。不過,沈浩波強調,這部書主要是韓寒的文章,不是一部簡單的電影同期書,「絕大多數文章都是韓寒寫的,收錄了他最新的散文隨筆。當然也包括電影《後會無期》的一些內容,以及陳柏霖等演員寫的文章」。

據出版方透露,在這本書中,韓寒從自己很小的時候講起,詼諧有趣地道來自己的夢想、人生歷程,以及近些年來的所思所悟,關於對自己的新認識、關於他人的眼光。此外,還有韓寒從作家轉型為新銳導演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於電影的看法等。

告別和告白哪乙個更需要勇氣韓寒

2樓:答疑解惑

他叫楊天,外表算得上好,有乙份體面的工作,家裡早早給買好了車和房,前年結了婚,現在兒子已經會說話了。還不到25歲,就好像已經把一輩子該努力的事情提前完成了一大半,也算是人生贏家吧。

但我要說的楊天的故事發生在九年前。那時候他剛上高中,入學沒多久他就注意到了隔壁班的乙個女生。其實很偶然,他在回教室的時候隨意往隔壁的班級裡一瞥,看見乙個女生在給飲水機換水。

女生瘦得像是營養不良,可是她把水桶舉起來倒是很輕歷賀答松,轉過身的時候,還衝愣在走廊裡的楊天笑了笑。

後來楊天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他喜歡那個女生,可那個女生卻不知道,一直到高中畢業都不知道。2008年,大部分人想起那一年會想起奧運會,還有一部分人會想起汶川**,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出了一場非常嚴重的鐵路事故。我是在寢室看見那條新聞的。

當時報道70人死亡,400多人受傷。而楊天暗戀的女生就在那趟列車**最嚴重的那節車廂裡。他後來告訴我,出事的時候是凌晨,女生應該是在睡夢裡就走了。

所有的假設他只在喝得爛醉之後跟我講起過一次,而之後我們誰都沒有再提起過。女生是坐那趟車去看在青島的男朋友,兩個人也才認識不久,而肢慧如果楊天能有勇氣早點告白的話,女生也許還有活著的可能。可現實是他知道他喜歡她,他的親戚朋友都知道他拍迅喜歡她,她卻不知道,完全不知道,一直到死。

4月28日4時41分,北京開往青島的t195次旅客列車執行至山東省境內膠濟鐵路周村至王村間脫線。」我後來把這條新聞看了太多次,以至於能背下來。這是我第一次為乙個從未謀面的人感到悲慟與遺憾。

她還太年輕,還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乙個懷著膽怯和惶恐愛了她整個青春的人。這個不敢開口告白的人最終竟然也會敢於告別過去,重新愛上誰。

表面上來看,我們害怕告白,是在擔心失敗之後告白難免就成了告別,好像說到底也是在怕告別。只是告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告別——告別日公升月沉、朝雲晚霞,告別過期的情話、逝去的戀人。而告白更像是人類幾經進化才能擁有的舉動,因為愛既是軟肋也是鎧甲,押上所有好的壞的,去賭對方能聽自己說完。

其實叫人害怕的是未知,就像打針叫人害怕的永遠是擦拭酒精的那幾秒鐘,真的紮了進去,小孩子都不會一直哭。告別是面對已知的結局,叫人擔心的是之後的事情;而告白是面對不可控的開端,需要更多勇氣吧。

韓寒與魯迅,為什麼韓寒的文章不能和魯迅錢鍾書的比

樓主看來是不瞭解這兩個人。魯迅是著名作家,而前者是個賽車手,雖然韓粉們將他美化為作家,但其實他只是個作假。所以,著兩者是毫不搭界的 魯迅比韓寒強,一百年後,韓寒就是史料的一行字。這兩個人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何必並列比較?悲哀!為什麼韓寒的文章不能和魯迅錢鍾書的比?我想做文章和武俠 裡的武功是一樣的,...

告白和表白有何區別,告白與表白的區別。

近義詞 有點區別 告白是名次 表白是動詞 告白一般總在正式的地方,像書裡,一般用告白,表白用的範圍就廣了,比較隨意 一個有特定物件一個沒有 告白與表白的區別。從字面上理解就不難看出,告白,主要目的是告知,讓對方知道這件事而已,並不是很在意對方的選擇或聽到後的態度。表白,主要目的是表現並告知,這就有區...

韓寒與郭敬明比,誰的人氣高

應該是郭敬明吧。銷量最說明問題了,還有郭敬明辦的雜誌,人氣也遠遠超過韓寒辦的。毋庸置疑,當然是韓寒 三點理由 1,韓寒筆鋒尖銳,價值觀正確,他的粉絲從50後到90後都有,而郭的作品只適合少男少女看 2,韓寒影響力較大,部落格訪問量遠高於郭,對事態的觀察透徹,不像郭,只知道45度仰望天空 3,韓寒更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