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情節

2025-04-04 18:25:13 字數 3740 閱讀 8352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借東風其實是個隱喻真正的意思是指諸葛亮借東吳擊退曹操。

2樓:匿名使用者

亮借東風悶首虛實乃神化之手筆,但並非無這一事。古人信神鬼,瑾用反間計芹氏除曹軍水將,統螞燃獻連環計後,憂風向不助。時乃秋天,長江下游一帶多有颱風影響,亮算知是夜風轉向,遂擺陣借風,以穩軍心:

以為有神助也。故亮借東風實乃障眼法,定心丸而已。

諸葛亮借東風給我們什麼啟示??

3樓:生活日常老師

「借」東風的啟示是:乙個小高壓在赤壁以西形成,並逐漸向東移。當此反氣旋經過赤壁地區時,赤壁地區受其影響,晚上大霧,白天晴好。

當此反氣旋移動到赤壁地區以東時,赤壁地區在其作用下,盛行東南風。東風也就「借」來了。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發明家。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

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4樓:閆良疇汗公升

他告訴我們乙個優秀的軍事家一定要博學,掌握豐富的天文地理知識,才能在戰爭中運用的遊刃有餘。同理,要想成為一代名師,博學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僅要掌握紮實、深厚的專業知識,其他知識也要廣泛涉獵,這樣才能讓自己運用的時候更瀟灑。

5樓:說宜嘉程靈

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懂得天時地利人和,從而因勢利導。

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有什麼特點?

6樓:丁鈺瀅

1、特點。神機妙算 足智多謀 有膽有識 知己知彼。

2、故事簡介。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3、人物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差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虛攔爛興十二年(234年衡遊)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諸葛亮借東風時用了什麼計策

7樓:海派思維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真的能借來東風嗎?說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欠火候或者是重要的事情到來。一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現在的生活當中也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

當然了,有不少的人為東風在古時候到底是什麼?真的是一股東風嗎?覺得應該有兩層含義才對,古時候的諸葛亮又是如何借到東風的呢?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人對諸葛亮借東風表示出了懷疑,風真的可以「借」嗎?諸葛亮是如何「借」東風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孫權,十月,曹操屯兵於長江北岸,接受龐統所獻的連環計,曹操把戰船用鐵鏈連在一起。

位於長江南岸的孫劉聯軍,雖有長江天險固守,仍是兵力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對曹操實行火攻。但是當時處於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而且處於逆風位置的孫劉聯軍如果用火攻,只會燒燬了自家戰船。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也讓周瑜發起愁來,這時,諸葛亮提議:「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八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諸葛亮與周瑜約定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時,憑天借到東風,果然在約定的時間,東風起,孔明用計讓老將黃蓋假作投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這就是《三國演義》對孔明借東風的描寫,那麼又該如何解開。

借風」之謎呢?

研究證明,所謂的借東風其實只是諸葛亮對天文氣象的靈活運用。首先,為什麼諸葛亮要選擇十一月二十日這個日子來借風呢?古代中國對氣象的研究也頗為深入,歷來就有「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的記錄。

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按照這個規律,冬至之前,如果陰氣旺盛,在長江沿岸表現為西北風,那麼冬至之後,陽氣生長,風向則要發生變化,表現為東南風。孔明知道了「冬至一陽生」的氣候變化規律,準確地把握了東風吹起的時間。

諸葛亮知道的道理,曹操肯定也懂這個道理。「冬至一陽生,來複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

但是,曹操忽略了乙個問題:「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是對一段時間期間內氣候情況的判斷,卻忘了考慮冬至這天的特殊性。冬至這一天的氣候與前段時間會產生重大的變化。

很明顯,諸葛亮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此外,孔明家住赤壁不遠,對當地風雲也瞭如指掌。因此,他能準確無誤地預報出這一天天氣的變化。

東南風起是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得出的結論。

諸葛亮借東風時想表達什麼?

8樓:未央宮中斬韓信

引用草船借箭的典故,大意是:即使是萬箭穿心的後果,為了達成目的或者某件事,也無畏一切,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挫折也不改初。

史書記載的草船借箭。

西元213年正月,曹操率領號稱四十萬大軍攻破孫權江西營,俘獲都督公孫陽。孫權帶領七萬大軍來迎戰,曹軍水兵攻水上孫吳陣地,渡到乙個沙洲上,被孫權啟察包圍,喪師數千人。曹操受挫,堅壁不出。

孫權親自坐船挑戰,**曹軍大營。

曹操領弓箭手放箭,萬箭齊發矢如雨下,不多時孫權軍船上就射滿了箭,船體傾斜,快要翻船。孫權把戰船掉過頭來,以另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鼓樂齊鳴而返。孫權的膽略和蘆嫌勇氣,使得曹操非常佩服,不禁感嘆:

生子當如孫仲謀!」

通過羅老先生的《三國演義》,我們看到的是一場精心謀劃的草船借箭,翻稅史書《三國志》,我們卻看到了一場無心插柳的草船借箭。兩者的目的不同,卻有著相似的的結果。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原理是什麼?

9樓:生活對對碰

諸葛亮借東風的原理如下:

諸葛亮選擇借東做滲風的日子是當年的11月20日,在古代中有著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桐搭的說法,當年的11月20日便是冬至之日按照這乙個說法,如果在冬至之前陰氣旺盛,那麼長江沿岸就會有西北風,如果冬至之後陽氣生長,則江沿岸颳起的便是東南風。諸葛孔明正是掌握了這一變化規律,才準確把純輪脊握起的吹東風的時機。

此外,當時諸葛亮的家鄉也離赤壁不遠,因此比起曹操,他能夠對當地的節氣有著更為準確的把握,所以它能夠準確無誤的**出風向的變化,因此借東風這一行為可以看作是諸葛亮的學識與與實踐結合得出的。

總結

雖然還有有人以為諸葛亮真會奇門遁甲之術,以此才能借來東風,但殊不知"奇門遁甲"也是有著自己的知識理論與實踐,它融入了周易、天文、地理、軍事、曆法等等知識,並不是一種奇異的"仙術"。

所以對於諸葛亮借東風的行為並不應該把它當作是某種特異功能或神仙法術,而是長期對天文、地理、氣象的研究而成的結果。

諸葛亮能夠借東風,可為何燒司馬懿的時候沒算對天氣?

因為諸葛亮能夠借到東風,是他對自然規律的 而司馬懿被燒時候大雨,是突發性事件,導致諸葛亮失算了。借東風屬於諸葛亮的能力,但實際的東風不是他借的,而是通過觀察天空來觀察的。而他燒死司馬懿,很可能是因為誤判。畢竟也有可能是他當時忽略了,沒想到就失敗了!因為總有乙個天不測風雲,而且諸葛亮他也不是神,他並不...

讚揚諸葛亮詩集,關於諸葛亮的詩詞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哪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巾。白居易 6666666666666 66666666666 66666 讚美諸葛亮的詩詞 勉縣五丈原諸葛廟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一對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縱八陣圖 ...

諸葛亮的真名是,諸葛亮的真名 原名

諸葛亮 別名孔明,臥龍,伏龍。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 也作伏龍 漢族,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散文家 書法家 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師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