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峰佘無敵
柏林戰役。的意義重大,最後德軍的失敗導致整個德意志。
的瓦解,甚至當時德軍的最高領導人希特拉。
在失敗的那一刻選擇了自殺。但是總的來說相對於蘇聯來說,這次戰爭的意義對於德國來說更加重大。如果這次柏林戰役取得成功,那麼第三帝國。
就會取得和西方盟國談判的乙個有利因素。其實雙方的談判中,只要第三帝國不斷退讓,退讓到乙個有利條件,雙方也可能達成協議,乙個可以讓第三帝國及其領導人改頭換面繼續生存的協議。
但是柏林戰役德軍的失敗,導致第三帝國的徹底瓦解,納粹主義。
成為非法理論,希特拉也成為歷史的罪人。這次柏林戰役的失敗也使德意志被完全摧毀,給乙個新的德國的建立族圓搏打下了基礎。
而對於蘇聯來說,柏林戰役的意義也遠不止於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簡單。這次柏林戰役的勝利對於蘇聯來說能更加鞏固他霸主的地位。而戰後的蘇聯作為最大的勝利國,在東歐的勢力劃分中更加腔或有利。
之後的西方國家中也能夠更加有底氣。
2樓:猴95596樟殺
柏林戰役對於蘇聯人來說意義是極其巨大的,因為柏林的被佔意味著第三帝國的崩潰,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同時戰後的蘇聯在西方劃分勢力範圍時更有籌碼,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從而可以二戰後在與西方的討價還價中,給自己劃分到更多的勢力範圍。把更多的東歐地盤,特別是把東部德國劃歸於自己管理之下。
柏林戰役以蘇軍輝煌的勝利而告結束,在鎮猜簡為時16個晝夜的柏林戰役中,蘇軍共消滅和俘虜德軍48萬人,繳御褲獲坦 克1500餘輛,飛機4500架以及大量技術兵器。,而蘇軍自己也付出了**30萬人的代價。
柏林戰役的勝利,標誌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和蘇德戰爭及二戰歐洲戰爭的結束。
攻克柏林還意味著蘇聯東歐霸主地位的形成,在可以預見將來,歐洲沒有國家敢於挑戰蘇聯的國家利益,正因為沒有了西顧之憂,在攻克柏林後不久蘇聯就發兆灶動了對佔領中國東北領土,長期地威脅蘇聯遠東地區安全的日本關東軍的大規模全面打擊。
在柏林應該是以一戰為背景?
3樓:姬覓晴
《在柏林》是以二戰為背景,以一列從柏林駛出的火車上的小插曲為故事材料,卻以極小的篇幅來深刻地反映戰爭這個人類永恆而又沉重的話題。它那平靜不動聲色的敘述後面包含了一股強大的悲憤,但始終沒有爆發出來,反而更有感染力。
在讀完這篇小**後沒人不在強烈要求和平,這已經達到了小**的目的,這也說明了作家超群智慧的演繹並不比大聲的吶喊和有動作的畫面差!
4樓:語數教育鄭老師
是的,它以一戰為背景,以一列從柏林駛出的火車上的小插曲為故事材料,卻以極小的篇幅來深刻地反映戰爭這個人類永恆而又沉重的話題。
在柏林》是美國作家奧萊爾寫的一部微型**。反映了戰爭對人民帶來的傷害以及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和渴望和平的願望。
柏林戰役雙方損失
5樓:你即來
雙方損失。蘇聯紅軍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歡呼勝利。
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蘇軍共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100餘萬人,其中俘虜德軍48萬人, [4-5] 幾乎每兩個德軍中就有乙個人被蘇軍俘虜。繳獲1500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多架飛機和1萬多門大炮。蘇軍在柏林戰役中茄昌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達萬人,損失坦克2156輛、火顫銷扒炮1220門、飛機527架。
戰後,艾森豪說,他之所以將柏林讓給蘇軍,是因為他知道鬥襪柏林一役將使盟軍至少付出10萬名士兵的生命,此言顯然是他的本意。
柏林戰役德軍的戰鬥力柏林戰役雙方死傷多少
柏林戰役,參戰德軍包括 g.海因裡希上將指揮的 維斯瓦 集團軍群 轄坦克第3集團軍 第9集團軍 舍爾納元帥指揮的 集團軍群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 第17集團軍 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坦克師,以及許多其他部隊和兵團,合計約100萬人。此役蘇軍全殲德軍,其中俘虜48餘萬人,繳獲坦克和自行火炮1...
柏林戰役中德國防禦柏林的100萬軍隊不是主力吧
不是主力了 都是一些臨時拼湊的 當然不是主力,精銳的國防軍,黨衛軍已經在戰鬥中消耗殆盡了,有的也是殘兵敗將。很大一部分是臨時拼湊的老弱殘兵,臨時抓的壯丁,和打剩下的潰兵,戰鬥力比較低下。如果有精銳部隊存在,一定會打的很慘烈 老弱殘兵,也有部分是以前主力剩下的 不是,當時的主力部隊在去斯大林格勒的戰役...
蘇德戰場上的戰役中有柏林戰役嗎
有。柏林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軍攻佔法西斯德國首都柏林的戰略性戰役。1945年春,蘇軍已進入德境,a.希特勒為拖延戰爭,等待反法西斯同盟內部 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對付蘇軍。蘇軍最高統帥部為徹底消滅德軍於其巢穴,結束歐洲戰爭,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攻柏林。戰役於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