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鑿什麼借什麼

2025-03-31 05:05:24 字數 1479 閱讀 4873

1樓:我也想知道阿

鑿壁借光,是漢語的乙個成語,典出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

這則成語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學習的事情。其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有乙個少年叫匡衡,他特別希望能像學堂裡的孩子那樣,跟著老師讀書。可是,他家裡很窮,實在沒有錢拿出來供他上學堂。

於是,他經常乙個人躲在學堂外面,安靜地聽著裡面的讀書聲。一位親戚看見他這麼喜歡讀書,很受感動,就抽空教他認字。日積月累,他終於可以自己讀書了。

匡衡買不起書,就想辦法借書來讀。那個時候的書都是十分貴重的,只有有錢人家才有。可是有錢人家怎碰螞鄭麼會輕易把書借給乙個窮小子呢?

為了能讀到書,匡衡想出了乙個好辦法。村子裡有個大戶人家,家裡有很多藏書。一天,他跑到那戶人家求見主人,見到後,一邊作揖,一邊急切地懇求說:

請您收留我吧, 我給您家幹活。我力氣很大,什麼活都會幹。我不要工錢,只求您能把家裡的書借給我看看。

我保證不會耽誤幹活,保證不會把書弄壞一點點。」主人看到匡衡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眼睛裡充滿了渴求,一時被深深打動了,就收留了他。匡衡終於如願以償地讀到了書。

寒來暑往,匡衡一天天長大了。他笑頌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飯的工夫才能看一會兒書。晚上回到家裡,因為沒錢,點不起物友油燈,也不能看書。

所以一卷書常常要用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才能讀完。匡衡心裡難過極了,卻無計可施。一天晚上,匡衡從外而回家,周圍一片漆黑,只有鄰居家的窗戶透著光亮。

匡衡忽然想到了乙個主意,狠狠拍了自己腦袋一下,唸叨著:「以前怎麼沒想到呢!」回到家,他就在自己與鄰居家共用的那面牆上摸索來摸索去,終於找到一-處牆壁有破損的地方。

他找來一把小刀,沿著破損的牆壁輕輕地摳,摳不一會兒,一道弱弱的光線就從牆縫裡透射過來。匡衡興奮極了,不敢再往大摳,擔心影響到鄰居,於是,便藉著這一點點光線看起書來。光線太暗了,看一會兒,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著再看。

就憑著鑿璧偷光這樣的毅力,匡衡博覽群書,下筆成章,終於成為西漢學者。

鑿的成語

2樓:天府

帶鑿的成語:

1、穿鑿附會:穿鑿:把講不通的硬要講通;附會:把不相_的事拉在_起。把講不通的或不相_的道理、事情硬扯在_起進_解釋。

2、丁公鑿井:丁公:_名,春秋宋時丁某在_家鑿_井,從_節省_個__,說「吾穿井得__」別_以為他從井中挖出__。喻語_之輾轉傳誤。

3、磨_鑿齒:咬_切齒。形容**的樣子。

4、確鑿不移:確實可靠,不容懷疑。

5、_之鑿鑿:鑿鑿:確實。形容說得_常確實。

6、鑿柱取書:謂秉承先_的遺訓。

7、鑿空取辦:謂巧_名_,勒索榨取。

8、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_來形容家貧_讀書刻苦。

9、鑿飲耕_:指百姓樂業,天下太平。

10、鑿_為居:鑿:打孔,挖洞。開鑿_洞_作居住的地_。_喻隱__活。

草船借箭成語典故,草船借箭成語典故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是我國古典名著 三國演義 中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 是三國赤壁之戰裡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 限十天造十萬支箭 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 只消三天 後來,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由於 草船借箭...

混凝土鑿毛要鑿到什麼程度,混凝土鑿毛規範是什麼?

鑿除浮漿部分到露見大石子,清楚碎屑,用水沖洗乾淨。需把鬆動砼石子等清理完畢,深度至少要10mm以上。1 鑿毛是在築路後貼瓷磚或者粉的時候,為了更加牢固的貼上,將混凝土表面根據需要將混凝土表面鑿毛,鑿毛深度5 10毫米,鑿毛痕的間距為30毫米左右,鑿毛率不小於90 之後,清淨浮灰,砂漿 油漬等。2 目...

誠信的典故和詞語,關於誠信的成語,典故什麼的,要四五個

1.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一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後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後真的將豬殺了。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誠信,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2.郭汲守信 郭汲,東漢人,官至大司空 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恩德,在當時聲譽很好。郭汲在幷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美稷縣,當地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