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中,有七國退還賠款,為何唯獨日本分文不退還堅持索賠?

2025-03-26 15:35:12 字數 5920 閱讀 4576

1樓:記錄生活中點滴

引言:認為日本不退還賠款,堅持索賠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就是日本他們自己認為,他們在當年那次戰爭中是吃虧了的,沒有收穫很大的利益。所以,日本不願意賠償。

另外一點就是日本在國際上一直堅持稱自己當年的侵華行為並不是錯誤的,他們是有他們自己的原因。如果他和其他的七個國家一樣退還賠款,那麼就是間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會讓他們言行不一。<>

中國是世界四大古國之一,中國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由於清**時期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的經濟和國家實力。遠遠落後於別的國家,也讓別的國家有了想侵犯中國的想法。八國聯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產生的,這場戰爭給中國帶來了致命的傷害,中國的各種奇珍異寶損失了大半,中國**也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徹底淪為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陷入了。

八國聯軍侵華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的展覽。八國聯軍侵華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的災難。<>

在新中國之後,中國的國家實力在一步步的提公升。也有很多國家願意和中國進行友好的交流。在當年的八國聯軍中,有七個國家都開始主動的向中國提出廢除條約,開始賠款的想法。

但唯獨有乙個國家:日本分文不退還堅持向中國索賠。<>

他們這麼做,無非就是因為在當年那場戰爭中,日本和沙俄是出兵,出力最多的國家。但是相對於沙俄來說,日本所收穫的利益就非常的少了,日本認為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是吃了虧的汪逗扒,所以他們不願意賠款,另外乙個原因就是日本在國際上,對於這件歷史的態度就是,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們指隱也是因為受到陷害才會對困昌中國出兵了,他們認為他們是沒有錯的,並且至今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他們退還賠款的話就是在告訴世界,他們以前的行為是錯的,這會造成前後矛盾,會讓日本言行不一的。

日本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選擇不賠款。

2樓:不會飛的肥豬

估計是因為日本的發展需要大部分錢才不退的。

八國聯軍侵華時,為何八國聯軍不瓜分中國而要談判賠款?

3樓:家居買買菌

清朝末期,中國的實力是非常弱的,西方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甚至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暴行。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八國聯軍在紫禁城中燒殺搶掠,但他們並沒有瓜分中國,反而與中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八國聯軍雖然是一起侵略中國土地的,但他們並不屬於乙個國家,也就不屬於乙個利益共同體,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各懷鬼胎,這也讓他們內部存在著薄弱點。

沙俄和日本都想要佔據中國的東北地區,但英國則想要擁有長江中下游的經濟權,每個人都想要為自己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這也讓國家與國家之間發生了很大的衝突。當利益談不攏的時候,各個國家之間就產生了裂縫,自然就會與中國進行談判賠款,而不是共同瓜分中國。清**是十分軟弱無能的,列強們也想要讓清**成為自己的傀儡,《辛丑條約》就起了這樣的乙個作用。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義和團的活動是十分激烈的,群眾的反抗也是非常強烈的,但清**卻按照列強們的想法做事,對義和團採取了鎮壓,由此可見,清**的主要成員已經成為了立場面的傀儡。雖然列強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佔領了紫禁城,但來的軍隊不過幾萬人,如果激起了民眾的愛國情緒,就可能會讓列強們的目的適得其反,而且也會激起民眾的反抗,會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列強們想要獲得的只有利益,並不想要與中國徹底的撕破臉,雖然中國的實力是非常弱的,但是中國人的人口基數是非常龐大的,列強面對複雜的局勢,就會選擇乙個更加合適的手段,比如控制清**。雖然西方列強們想要瓜分中國的土地,但美國在這個時候當了乙個攪屎棍,並不想要讓其他國家的實力變強,於是就提出了反對意見,其他國家也就打消了念頭。

4樓:可樂雞翅

為了獲得補償也是為了獲得資金,為了提高國家實力,提高國家力量,也是為了讓國家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

5樓:悲傷大於絕望

當時西方各國都處在經濟發展時期,他們想掠奪更多的生產資料。所以他們想讓中國賠款。另外,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局面複雜。所以他們不想瓜分中國,只想控制清**取得賠款。

6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因為當時的中國還有很多熱血奮發的意識,還在與八國聯軍進行戰鬥,所以八國聯軍不可能瓜分中國,他們根本就不會有這個機會。

八國聯軍中,有七國主動退還了庚子賠款,為何唯獨此國揚言:分文不退?

7樓:解開心結不再迷茫

八國聯軍中,七個國家都主動退還了庚子賠款,其中美國、法國等國家投資教育,德國是一戰戰敗國,其他國家也退還了庚子賠款,唯獨有日本不肯放棄賠款,他們害怕我們強大,直到二戰失敗以後,我們國家才揚眉吐氣。

8樓:瀟柏晗

日本沒有退還,堅持分文不退;因為日本參加八國聯軍戰爭的初衷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在華利益,之後庚子賠款被日本用於了侵華戰爭中。

9樓:網友

因為只有日本國內問題最為嚴重,他們急需要這個賠款,來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清**不同意他們的條約與賠償,結果會怎樣?

10樓:嫋嫋帶你讀書

如果滿清**不簽訂條約的話,八國聯軍肯定會繼續攻打滿清。但是我覺得很有可能八國聯軍會戰敗,因為他們畢竟是在中國作戰,哪怕是人海戰術也能戰勝他們。

11樓:沉吟子卿

如果清**不同意,八國聯軍就會繼續進攻清**,大肆侵略土地,用武力迫使清**接受條約,並且再增加高額的賠償。

12樓:黛西

他們會繼續攻打大清,直到清**同意為止,不然可能就直接摧毀清**,佔領中國的土地了,因為他們的國力還是很強的。

13樓:火鍋喵咪

如果清**不同意的話,列強也不會就此收手的,反而會變本加厲,用更加殘酷的手段攻打清**直到同意為止,當時清**國力較弱,不同意也沒力氣反抗,為了不亡國只能迫不得已簽訂條約。

14樓:網友

我個人覺得,清**簽下這些不平等條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自己國力弱,軍隊戰鬥力低下,打仗是怎麼樣也打不贏的,不想亡國就要簽下條約。

15樓:網友

八國聯軍侵華的戰爭擊碎了清朝所有的驕傲,就算不答應,聯軍繼續進攻會破壞清朝統治基礎。所以不得不答應。

16樓:意難平

我個人認為八國聯軍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們應該會繼續野蠻下去,打到清**同意為止。

17樓:情感導師墨無憂

結果會怎樣?不給錢,就繼續打戰咯。可能會打贏,可能會打輸,也有可能會改變歷史也說不定。但是,歷史就是個圈,兜兜轉轉總會轉到對的軌道上來。

18樓:來自岩石寨驚才風逸 的沸羊羊

接下來就是戰亂。一是清**可能提前結束統治。二是八國聯軍更會變本加厲的進行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卻與11國簽約,向14國賠款,為何清**要如此呢?

19樓:我說週週知道

因為清**想要獲得一時的平靜,他們對於列強的侵略已經沒有還手的能力了,只能通過求和來謀求貴族階級的一時平安。

1,列強的貪心

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八個國家對清朝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款,但是當時的清**為了讓列強不再進攻就答應了。因為八國聯軍侵華在當時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了。火燒圓明園就發生在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圓明園是清朝的皇家林園。

所以當時的清朝皇族為了自己的安危已經不顧國家了。別的列強知道了之後也是想要分一杯羹,所以才有了十四個列強索要賠款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已經摸透了清王朝皇族的心理,知道清王朝在當時已經沒有抵抗的慾望了,所以這多出來的五個國家屬於乘火打劫。

2,列強的武力威脅

我們都知道,中國作為乙個古文明國家,是十分的地大物博的,所以在中國土地上有非常多的資源。這就讓進入了工業革命的列強非常的垂涎,他們在進入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發展非常的迅速,火器等**裝備的發展也已經遠超當時的清朝了。在清軍還是用冷兵器作戰的時候,列強都已經拿上了火槍。

所以說清軍即使沒有與多出來的五個列強打仗,但是結果已經出來了,很明顯清朝是打不過的。所以即使他們沒有參加八國聯軍侵華,但是他們還是可以通過武力威脅來索要賠款。

綜上所述,之所以會有十四個國家索要賠款,主要還是清朝太落後,落後就要捱打。

20樓:日常小八卦君

清**這麼做,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太軟弱了,被各國所欺負,每個國家都想要在清**那裡得利,認為當時清**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

21樓:金劍走偏鋒

***說的好:qiang杆子裡面出政權!沒有堅實的軍事力量,就只有被欺負的份,軟弱無能的清**,被別人打的落花流水,還得賠償別人錢!!

22樓:寶貝在此

我覺得清**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太軟弱了,我們的國家沒有那麼複雜,只能給人家點頭哈腰當孫子。

23樓:咫尺天涯

因為當時的清**沒有任何的抵擋外敵的能力,所以只要不殺當時的統治者,賠多少錢都無所謂,給多少人賠也都無所謂。

24樓:房理全

清**腐敗無能怕八國聯軍奪了他們的政權所以寧願割地賠款也要苟延殘喘的活著。

25樓:網友

轉身看看這個滿目瘡痍的王朝,其實結局早就不難猜測。慈禧帶領著年幼的光緒帝倉皇而逃。李鴻章作為國之**簽訂了《辛丑條約》。

26樓:棟詩桃

這就說明清**的軟弱無能了,這也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27樓:網友

因為膽子被嚇破了,看見誰都是大爺。

28樓:匿名使用者

兵敗如山倒無可奈何之事,慈禧太后想要調動南方的軍隊跟八國聯軍幹仗,結果南方那些督撫(袁世凱、張之洞、李鴻章)合起夥來抗命來了個東南互保,還商量好了慈禧和光緒一但遇難就有李鴻章就任臨時**跟西方和談,清廷連自己的下屬都使喚不動了,還能有什麼力量抵抗入侵啊。逼不得已只能和談,城下之盟能談出什麼結果來,清朝和談代表李鴻章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從中斡旋好歹沒割地(列強也怕在中國待久了引發中國民眾反抗),清**賠了近10億倆**。

29樓:網友

清**腐敗無能,就怕外國人。

八國聯軍侵華,卻與11國簽約,向14國賠款,為何清**要如此呢?

30樓:龍源期刊網

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改態鏈聯軍攻打北京城。英軍從廣渠門攻進城後,發現裡面還有一圈更加堅固高大的內城城牆。由於一時無法攻克正陽門和崇文門,英軍派出一隊英屬印度士兵沿著城牆尋找突破口。

結果,印度士兵在正陽門和崇文門之間發現了專門為進出水而開闢的正陽門東水關。

明清北京內城的城牆上有若干水關,其中最大的就是正陽門東水關。它位於正陽門和崇文門之間的城牆下方。正陽門東水關分為兩部分,水下部分,為鐵柵欄結構,焊死固定,可以通水,並可以阻止雜物進出;水上部分略狹小,為對開木門結構,平時關閉。

清末北京城缺水,御河已經乾涸,河道雜草叢生,垃圾遍佈,正陽門東水關常年沒有維護,非常破舊。印度士兵們跳入河道,砸開了水關下部的鐵欄杆,從這裡衝進北京內城,直接進入了被圍困多日的東交民巷使館區。

1901年,清**與英、美、日、德、俄等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劃定使館區的四至,南起東城根,北到東長安街,西至東交民巷西口(戶部街),東到崇文門大街,是原來使館區面積的20倍,並允許各國設獨立軍營。

改造東交民巷期間,英國人同時改造了中御河橋南,把兩側堤岸包磚,並安上石欄杆,北御河橋一側的磚砌小型碉樓城關,變為東交民巷的北出口。

不久,正_門東車站建成,火車可以一直開到正陽門下。為了方便使館區的外國人乘車,英核孫國人決定改造正陽門東水關。他們刨開水關門上的城牆牆體,在城牆上單開一門,做為東交民巷的南門戶。

這樣一來,從正陽門東站落車的外國人,可以直接進入東交民巷,不但省了閉畝不少路,而且也不用受正陽門城門管制的限制了。這是北京內城城牆第一次被拆,也象徵著清**失去了對城市門戶的控制。**:

文萃報。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故事形式,有關「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歷史小故事

啥呀?我什麼都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我都不知道呢?有關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的歷史小故事 1900年,八國bai聯軍入侵北京。賽金du 花因其旅德zhi經歷及能說德語,因此dao與八國聯軍統帥專瓦德西有過接屬觸。一方面賽金花為聯軍籌措過軍糧,另一方面又勸阻瓦德西不要濫殺無辜,保護北京市民。同時在苦苦哀求...

八國聯軍怎麼退掉的,八國聯軍是怎麼被打退的?

這事兒自然是不好說,其實一句話,就是全國四萬萬官民替西太后一人擦了屁股收拾了爛攤子。早在剛開戰之時,李鴻章 時任廣東巡撫 張之洞等南方數省封疆大吏聯名 東南互保 嚴守中立 未參與這場拳亂鬧劇。西太后 西 狩途中命李鴻章火速進京,會同慶王奕邼與東西洋各國交涉商定停戰事宜。十一國夲欲令中國交出慈禧作為戰...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起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原因

其一,根本原因在於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其二,直接原因在於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 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 清光緒26年 大英帝國 美利堅合眾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 俄羅斯帝國 日本帝國 奧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