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卡雷拉斯的歌劇 20

2025-03-24 07:20:18 字數 1479 閱讀 9993

誰知道卡雷拉斯的歌劇

1樓:網友

卡雷拉斯演唱歌劇詠歎調(philips,1990年)

有人說,卡雷拉斯是三大男高音裡最弱的乙個。論音域,他沒有老帕寬廣,論音色,他不及多明戈明亮,論身材,他也是最矮小的。因此,當這三位站在一起演唱的時候,中間的卡雷拉斯顯得特別費力,往往要踮起腳尖,挺起胸膛,才能使自己的聲音不被邊上的「兩高」淹沒。

那麼,卡雷拉斯究竟是靠什麼力量而躋身於「三高」含首之列的呢?我覺得除了他英俊的容貌之外,主要還是憑藉其演唱的抒情性。以及其音色的獨樹一幟。

我們看到的第一場「三高」演唱會,就是為了慶祝卡雷拉斯病癒復出舉行的。1987年,他患上白血病,經過自身骨髓移植和長期放療,才得以重返歌劇舞臺,這時的他,頭髮略顯稀疏,面容稍帶疲倦,能夠撐著唱完,已經很不容易啦。

在他歌唱生涯的鼎盛時期,卡雷拉斯可不是這樣的。他是乙個神童,6歲跟著母親去看馬里奧·蘭扎主演的《偉大的卡魯索》,回家路上已經能唱其中的詠歎調,10歲首次登臺演歌劇。上世紀70年代初與女高音卡巴耶的幾度合作使得這位年輕的男高音聲名鵲起。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直至患病。復出後,他的歌唱碼彎雖然在高音區顯得吃力,常以輕聲代替本該發出的高音,但是其音色一如既往地優美抒情,醇厚開闊,其特色被概括為「man,warm,sensuous and typical spanish」。

這張唱片收錄卡雷拉斯全盛時期錄製的詠歎調共15首。其中11首錄製於1979年,最後4首錄製於1976年,全部經過數位技術重新混音,所以無論演唱還是伴奏的部分都清晰遲老悶分明。第1首普契尼《曼儂·雷考特》中的《我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女人》唱得氣勢磅礴,第8首是《藝術家的生涯》中的《親愛的人》,最後兩句高音帶有哭腔,真摯動人。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演唱的齊雷亞的《阿萊城的姑娘》中《費德里科的悲嘆》,這首曲子的請調很適合卡雷拉斯的嗓音來表現,在1990年的三大男高音演唱會上開場正是他唱的這一首,但是大病初癒的歌王唱得很拘謹,高音處也非常吃力,遠不如這張唱片裡唱得好。

2樓:網友

上面有瞎梁嫌的下渣雀啊是磨手bt

斯卡拉歌劇院的相關作品

3樓:回憶

義大利公尺蘭斯卡拉歌劇院·聖誕**會》

內容提要。義大利公尺蘭斯卡拉歌劇院簡介:

斯卡拉歌劇院建成於1778年。座落在斯卡拉聖瑪麗亞教堂遺址,故名斯卡拉歌劇院(該教堂是以14世紀公尺蘭的統治者貝爾納伯·維斯孔蒂的妻子斯卡拉命名)。自該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揭幕首演薩列裡歌劇《歐羅巴被拐》以來,有許多著名歌劇由該院首演,如羅西尼的《試金石》、《土耳其人在義大利》;貝利尼的《諾爾瑪》;多尼采蒂的《盧克雷齊亞·博爾賈》;威爾第的《納布科》、《冊圓奧瑟羅》、《法爾斯塔夫》;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圖蘭朵》等。

著名指揮家和**指導有義大利小提琴家兼指揮家馬祖卡託、託斯飢姿逗卡尼尼、薩巴塔和爛賣阿巴爾多等。該院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戰後重建,有座位2200個,1950年5月11日重新開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演出羅西尼的《摩西在埃及》和威爾第的《威恩贊》。

誰知道什麼是歌劇?

歌劇是把戲劇 詩歌 舞蹈和美術結合在一起的一種綜合藝術,起源於十六世紀末的義大利。歐洲傳統歌劇分為 正歌劇 義大利喜歌劇 法國音歌劇和法國大歌劇等幾種體裁。在十八世紀的義大利,正歌劇非常流行。正歌劇是和宮廷貴族的藝術趣味相適應的,題材大多是希臘神話或歷史故事。在形式上注重華麗的演唱技巧。包含序曲 詠...

誰知道維塔斯 媽媽的歌詞啊,誰知道維塔斯 媽媽的歌詞啊

媽媽 說 我無法用言語表述 此時內心的感受 不知該如何向你解釋 苦思冥想讓我難以入眠 我時常地憶起你 媽媽 親愛的媽媽 請你原諒 原諒我曾經的固執 選擇了一條佈滿荊棘之路 唱 請原諒 親愛的 原諒我製造了離別 原諒我少有的書信 意念中我吻著你的手 和你緊閉的雙脣 我時常哭著回想起 時而讓你傷心委屈的...

誰知道成語,誰知道20個八字成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人得道,雞犬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一佛出世,二佛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人向隅,滿座不樂 一言既出,如白染皁 一人拼命,萬夫莫當 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逢山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