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過在介質中改變波長才觀測不可見光?

2025-03-18 01:05:16 字數 1732 閱讀 4141

1樓:匿名使用者

決定可見光的是頻率。

光在不同介質裡面的頻率是一定的,變化的是波長和波速。

但是,一般說的可見光還是按波長來定彎螞義的,這個波長是光在真空當中的波長。

可見光的範圍是400nm-760nm,但是每個人可觀察到的範圍略有不同。

如果你眼睛的玻璃體的折射率沒有變化的話(人老了會有點變化),你永遠看不到離可見光譜比較遠的譜線的。(因為那個光的頻率一定,眼睛裡的玻璃體折射率一定,在你眼睛裡的波長和波速也就一定了)

你那個問題的直接答案是不能。但是,如果你想觀察到不則鬧漏可見光……這個怎麼說……

離可見光譜比較近的,多數可以找個ccd或cmos的數位相機觀察到,因為這些元件感應的光譜範圍比人眼大很多。

如果離可見光的頻率再遠點,你可以試試一些未**的底片。至少波長比紫光短的孫爛那些光(甚至包括x射線),應該都能被記錄下來。

如果專檢測紅外,有專用的紅外顯示卡,是一些特殊的合成陶瓷、合成玻璃做的。

如果專檢測紫外,你可以試試在螢幕上塗抹透明的螢光物質。這些檢查方法,歸到低,都是一些量子物理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用一些原子或分子去吸收光的能量,而這些粒子因為能量變高而變得不穩定。

之後,這些粒子將這些能量的部分以光的形式再發射出去,但是,一般這個發光,發出的頻率將只跟原子的性質有關,而與之前吸收的那個光子的頻率無關(如果原子吸收了的話)。

2樓:匿名使用者

不行,因為決定光的種類的是頻率,而在各個介質中,光的頻率是不變的。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是頻率不變還是波長不變?

3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折射率與介質的電磁性質密切相關。根據電磁理論,εr和μr分別為介質的相對電容率和相對磁導率。折射率還與波長有關,稱色散現象。

折射率資料是對某一特定波長而言的(通常是對鈉黃光,波長為5893埃)。

氣體折射率還與溫度和壓強有關。空氣折射率對各種波長的光都非常接近於1,例如空氣在20℃,760公釐汞高時的折射率為。在工程光學中常把空氣折射率當作1,而其他介質的折射率就是對空氣的相對折射率。

動量與波長的關係式p=h/λ推廣到一切微觀粒子上,指出:具有質量m 和速度v 的運動粒子也具有波動性,這種波的波長等於蒲朗克恆量h 跟粒子動量mv 的比,即λ= h/(mv)。這個關係式後來就叫做德布羅意公式。

量子力學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電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乙個微分方程,如薛丁格方程來描述。這個方程的解即為波函式,它描述了粒子的狀態。

波函式具有疊加性,它們能夠像波一樣互相干涉。同時,波函式也被解釋為描述粒子出現在特定位置的機率幅。這樣,粒子性和波動性就統一在同乙個解釋中。

物質吸收可見光的波長與顏色

4樓:匿名使用者

波長在400~800nm的光會使人產生顏色的感覺。這個波長區域稱為見光區。例如,波長400~425nm的光線看上去是紫色,510~530nm的光線看上去是綠色。

由波長800~400nm排列,光的顏色呈現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

可見光中哪些波長的光經過玻璃片透射後的到加強。

5樓:網友

透射後的到加強,就是反射是減弱的,滿足反射暗紋公式:2nd+λ/2=(2k+1)λ/2

整理後得,λ=2nd/k,由於白光的波長範圍是(400nm---760nm)

代入可以得到k=2時,λ=600nm

k=3時,λ=400nm

在介質中光的頻率波長波速折射率之間的

光的頻率來 越大,在同種介源質中折射率bai越大,速度越小,du波長約小,入zhi 射角相等時,折 dao射角越小,即偏折程度越大 白光過三稜鏡散射,紫光頻率大,折射率大,偏折後在下方,介質中傳播速度慢,波長短。折射率與波長的關係 波長越大折射率越小。介質對光的折射率是n c v,而光在介質中傳播頻...

高中物理。「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與介質性質無關,僅由波源的振動頻率決定」此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就機械波而言,波源的振動要通過介質之間的彈力向回外傳播形成波,所以波速和答介質有關。就光而言,v c n,由於介質的折射率和介質種類有關,又和光的頻率有關,所以波速和介質有關,也和光的頻率有關。不正確。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由介質決定。與波源的振動頻率無關。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與波的...

環路中串接的250電阻起什麼作用,能否改變阻值,會對系統

變壓器後面電容與來電阻串聯後組源 成的吸收回路與整流二極體並聯,其作用是抑制反向峰值電壓 浪湧電壓 對二極體的影響,以保護二極體耐壓不足不致引起可能的損壞。開關電源次級繞組一般都有這樣的吸收回路,吸收回路由電容電阻二極體等組成 其功能是吸收因開關變壓器t原方 初級 繞組自感電勢,避免在開關管集電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