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法妞問答**諮詢
第五祥扒慶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專案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此猛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
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週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週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謹握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週歲的,扶養到16週歲。
對年滿16週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週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週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第五十一條。
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2樓:我的心酸
醫院要承擔法律責任。
重大醫療事故賠償
3樓:理深漠御唱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蔽餘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世並腔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 1、搜衫精神損害撫卹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出現醫療事故有哪些賠償專案?
4樓:仝澤印
法律分析:醫療事故賠償專案應當包括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被悄早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具體應當以當事人實際為醫療**和**所支出的和所需要的費用為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擾運》 第一千二百緩運梁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只有構成醫療事故醫院才賠償嗎
5樓:劉濤
法律分析:不是。在粗大醫療糾紛中判定醫院是否承擔賠償責任並不是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只要經由第三方機構鑑定醫院在醫療過程中存有過錯的,醫院就應該承擔局凳漏與其過錯大小相應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桐爛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發生醫療事故如何要求賠償
6樓:網友
發生 醫療事故 後應當向醫院索賠,以下是如何索賠流程: 1、當發生或者發現 醫療過失 、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爭議時,當事者立即向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在24小時之內向醫療服務監控辦公室或總值班彙報,接到報告後應立即進行調查、核實,並將有關情況向監控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彙報,發生醫療事故的按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已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的,當事人在按規定程式上報同時,由科室或院部組織最強技術力量,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3、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反應,有關人員應及時報告醫務科,並組織有關人員會同患方對現場實物封存和啟封,需檢驗的,由雙方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 4、對發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應告知患方在規定時間(患者死亡後48小時,如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延緩7日)內提出屍檢申請,拒絕屍檢的,應讓患者家屬簽字;如拒絕籤的,院方應當如實記載,並記錄在場的其他 證人 。 5、凡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當事人必須判巧將事情詳細經過以書面形式陳述,經科室討論,分析原因,寫出定性結論,並以書面形式在2天內交醫務科,並提交醫療安全管理委員會討論,予以責任認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 醫療事故處理 小組人員要及時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屬,瞭解情況,告之處理程式。 7、發生較大 醫療糾紛 時,為維護醫院正常秩序,確保醫護人員人身和公共財產安全,保衛科有關人員要迅速到達現場,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態擴大,立即報警,同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8、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蔽衝陪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
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影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條 《醫療事故巨集蠢處理條例》第十四條。
造成醫療事故由誰賠償?
7樓:諶伶俐
法律分析:造成醫療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由醫療機構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桐喚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 患者臘碧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或者其醫局局凱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出現醫療事故應如何賠償?
8樓:孫旭權
出現醫療事故應通過協商、調解、訴訟方式索賠。當事人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專案和計算標準確定賠償數額,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醫療機構承擔。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第四十三條。
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協議書。
第四十四條。
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
關於醫療事故賠償金額問題
因為自己與醫院正在打醫療糾紛官司,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許多的幫助,自己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所以也一直關心網上的醫療糾紛方面的求助,盡力給予細緻的回答!但每個個案都細緻回答太浪費時間,而大家關注的實際上都集中在相同的幾個問題,現在就大家集中關心的幾個問題作如下回答,相信能解決大部份問題,對於具體...
發生無證醫療事故要坐牢嗎,非法行醫未造成醫療事故會判刑嗎
要經過以下步驟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 醫療糾紛初起 1.發生醫療糾紛的當事人 醫護人員 負責寫出事實經過,同時向患者或家屬做好溝通 解釋 解答工作。2.發生糾紛的科室主任負責組織本科醫護人員對發生的醫療糾紛進行討論總結,從中吸取教訓,糾正不足,制定杜絕類似糾紛的有關制度,科主任負責書寫該起糾紛的討論意...
醫療糾紛協商後還能上訴嗎,醫療事故糾紛簽了協議後,還能再起訴嗎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 左右。現對此分析如下 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蔘加。這種協商簡單明瞭,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後雙方再起爭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