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竹絲八月十五夜桂子的詩意

2025-03-09 22:35:16 字數 1573 閱讀 7511

1樓:匿名使用者

玉顆珊珊下月輪,-桂花從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殿前拾得露華新。-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至今不會天中事,-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應是嫦娥擲與人。-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的吧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洞正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頌顫高》)

皮日休(約833--?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

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於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於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曆即陰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野尺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2樓:匿名使用者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夜晚。而「天上一輪才捧出,地上萬姓仰頭看」是態如傳承了數幹年的天人之間的約定。中秋團圓,家國和閉做諧,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

本書通過那些吟詠中秋節的詩歌及與之相得益彰的古典繪畫,以現代時尚的方式帆態啟將中秋節文化之內涵——中秋節起源、典故和儀式,對中秋的崇拜、熱愛及別樣心情,全方位地加以展示並奉獻給讀者。

八月十五夜桂子全詩

3樓:情感答疑梁山伯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

我走到大殿前撿起它們,發現花瓣上邊還有星星點點剛凝結起來的露水。

我還不知道天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應該是廣寒宮裡的嫦娥撒落下來送給我們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七言絕句。原文: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擴充套件資料:賞析此詩並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一般淒涼,凋零,或是惆悵、哀綿。聯絡詩作背景便可得知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此時正在東遊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全詩便理所當然的輕鬆,毫無憂愁。詩中的一大部分是詩人的聯想,並不是真實的,但是通過詩人這些美好的幻想,進而抒發出自己的情感,讓整首詩也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作者簡介。皮日休,唐代文學家。字逸少,後改襲美。襄陽人(今屬湖北)人。

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間氣布衣等。唐懿宗鹹通八年(867年)進士,曾任太常博士。後參加黃巢起義軍,任翰林學士。

舊史說他因故為黃巢所殺。

一說黃巢兵敗後為唐室所害。或謂黃巢敗後流落江南病死。詩文與陸龜蒙齊名,人稱「皮陸」。

部分詩篇,暴露統治階級的腐朽,反映人民所受的壓迫和剝削,繼承了白居易新樂府的傳統。有《皮子文藪》。

八月十五的民俗,農曆八月十五什麼節日和民俗活動

中秋節的民俗因為我國幅員廣大,各地風俗不盡相同。但是有一些習俗是共同的。賞 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 中就記載有 秋暮夕月 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 西瓜 蘋果 李子 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

八月十五思戀親人的詩句有哪些?請幫忙解答

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 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 數秋毫 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俗語裡說的「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雲遮月 和 雪打燈 表面看是雲和雪的呼應現象,實質上是兩次冷空氣活動 的呼應關係,也就是說,中秋節前後如果有冷空氣活動,造成了 雲遮月 的現象。那麼,元宵節前後,又會有冷空氣入侵,形成 雪打燈 的局面。因此,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這條諺語,正是入侵我國的冷空氣存在5個月左右韻律活動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