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中國的發展主要依靠對外開放

2025-02-22 18:35:12 字數 3266 閱讀 6085

1樓:伊水一

除此之外,我們現在的社會是處於經濟全球化的時期,如果我們鎖國能發展嗎?

對外開放並不是指我國經濟主要依靠對外開放的,在對外開放的同時,外國也在積極開拓中國市場,這是因為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而我們國家在對外。

開放時是以立足本國,自力更生為依據的。

只有立足弊純培本國,依靠自己國家的力量才租唯能解決獨立問題!

2樓:網友

這句話是不全面的。雖隱差逗然說我國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但是發展經濟的有效途徑並不完全是對外開放,比如說有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尊重人才,知識,勞動,創造等等,這些都可以是國內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總而言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對外開放政策,雖然也促進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慶型,但不灶賣能太絕對,應該說成「中國的發展主要方式之一是依靠對外開放」。

以上是我根據課本總結的,敬請樓主參考借鑑。謝謝!

我國的對外開放只包括對發達國家的開放

3樓:其實我更懂你啊

不是的,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針對全世界的,只要願意到中國銀型來投資,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搭銀享受的政策都是一樣。

只不過,目前發達國家來中國投資的人佔絕大多數,所以給人這樣的一種錯覺。

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對世界上所有國家開放,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體育等各個方面都要開放,對外開放使我國與世界 取長補短,在競爭和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你能列舉對外開放的具體形式嗎 經濟方面;文化方面;教育鋒枝猜方面;科技方面。

簡述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必要性。

4樓:考試資料網

對外開放一方面是指國家積極豐動地擴大對外經濟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寬政策,放開或者取消各種限制,不再採取封鎖國內市場和國內投資場所的保護政策,發放型經濟。中國棗碧悉實行對外開放,既是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整個國際社會發展的需要。(1)對外開放是適慧搜應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需要。

2)對外開放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需要。(3)對外開放是適應經濟發展凳乎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4)對外開放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

5)對外開放是適應當代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需要。

現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什麼樣的對外開放格局

5樓:林顧姝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經過20多年的對外開放,我國的對外開放取得了很大進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已經基本形成。

1.全方位: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型別的國家開放,不僅對發達國家,而且也對發展中國家,對原蘇聯東歐地區的國家開放。但我們對外開放的重點還是發達國家。

2.多層次:我國的對外開放經歷了由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逐步推進的過程,形成了全國性的對外開放格局。至今,我國建立了包括359個市、縣,3億多人口,50多萬平方公里的對外開放地區。

乙個以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地帶、沿江開放地帶、沿邊開放地帶和內陸省會城市為代表的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已經頗具規模。

3.多渠道、寬領域:就是向世界市場開放,包括商品市場、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務市場等。

4.加入世貿組織,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乙個新的階段。我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這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

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有什麼特點

6樓:未初秋

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的特點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一、全方位,是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

二、多層次,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的各種形式,形成全國範圍內的對外開放。

三、寬領域,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到保險、郵電通訊等服務**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7樓:網友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乙個新階段,其顯著特點是: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

1、多層次全方位性。從1978年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領域已逐步擴大到包括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港口城市、3個三角地帶、2個半島、32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8個沿江城市、13個邊境城市、52個國家的高新技術開發區、13個保稅區、11個國家旅遊度假區,初步開放了900多個市、縣。這樣,乙個由沿海—沿江—沿邊—內陸,梯次推進的多層次全方位格局基本形成。

2、寬領域性。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鼓勵擴充套件外商投資領域,使對外開放擴充套件到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並允許外商外資進入第三產業,進入倉儲、運輸、**、房地產等部門,金融、商業、保險等領域的開放也在積極有步驟的進行。

8樓:強初鄢明

我國的對外開放從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到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及內地省會開放城市,形成了乙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9樓:網友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全方位」,就是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

多層次」,就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的各種形式,形成全國範圍內的對外開放。

寬領域」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到保險、郵電通訊等服務**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

簡述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特點及其重要意義。

10樓:網友

特點:對外開放首先是從設立經濟特區開始的,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襪胡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乙個多層次、有重點、點敏檔線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重要意義:有力橋好亂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1樓:標舍苼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談談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必要性

12樓:十

有利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和完善。

有利於我國對。

外**的發展,從而促進我過對內改革,企業提高自身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競爭力,達到資源優化配置。

有利於增強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的物質基礎,活躍經濟,增加就業。

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目前我國已形成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

13樓:omg**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中國對外開放的內容是什麼,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內容 所謂開放,就經濟方面來說,不僅東部地區要開放,而且中 西部地區也要對外開放 不僅第一產業要對外開放,而且第 二 第三產業也要對外開放 不僅要採取 的形式,而且要採取技術交流 資金往來以及其他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 不僅要在經濟上向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開放,而且要向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開放。總之,我們要把...

中國對外開放的必要性,中國對外開放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1 利用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形式。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物質基礎薄弱,建設資金匱乏。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步走 的戰略目標,必須籌集充足的資金,包括國內的資金和國外的資金。根據國際經濟學關於跨時比較優勢的觀點,任何社會都面臨著當前消費與未來消費之間的選擇。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是偏好當前...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對外開放的

1978年12月。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 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 分田到戶,自負盈虧 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大包乾 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197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