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孩兒姐姐
出自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賞析: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六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儘自己最後乙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迴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
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廳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空辯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後》),他自己的創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鬥伏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達自己雖前途不暢也不忘報國的情懷。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上句是什麼?
2樓:修勾修勾很可愛
出自《己亥雜詩之一》。
意思是,戰士英勇就義後,無需用馬皮包裹送回家鄉,群山青野,**都是掩埋義士的好地方,正如樹枝上的紅花一樣,並不是無情之物,掉落下來化成泥土,依舊能培養著下一代鮮花。
己渣配亥雜詩之一》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
己亥雜詩》是清代文學家龔自珍創作的一組詩。這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跡慶會。全詩多用象徵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龔自珍生活在清**的衰落時期,辭官時間在道光時期,大約是與英國的戰爭前兩年,詩人一生愛國愛民,心憂國家人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現在人們常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來讚揚老一輩在事業上姿梁握鞠躬盡瘁的精神,以及他們對培養和愛護青年人耗盡心血的高尚情懷。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上一句是什麼?
3樓:藍籃的星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意思是: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一、原文。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二、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作者出處。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上一句
4樓:道鸞
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一》詩文如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賣搜泥更護花。
白話文翻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不是掩埋忠勇之含配慎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裡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
賞析:1、「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原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談敬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
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名句。2、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志節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全文。妙酒。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上一句是什麼?
5樓:娛樂暢聊人生
已亥雜詩之一》
清·龔自珍。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青山處處埋忠誠骨,為什麼需要戰場馬革裹屍還。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跡州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凱派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龔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學家,一名鞏祚,字璱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行者。
落紅不是無情物什麼意思,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什麼意思?
脫離花枝的花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但此詩寫於龔自珍被迫辭官南歸後,因此有比喻義 我雖然像花離開花枝一樣脫離了官場,但依然有情 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全句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字面意思就是落花並非無情,還會成為花的肥料。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 自信...
落紅不是無情物中,作者以什麼比喻什麼
落紅不是無情物中,作者以什麼比喻什麼?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裡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 自信其高尚志節更能感召年青一代。從表面看,說落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裡成了肥料,還可以再次哺育花朵。作者以花朵自喻,意味著自己雖然處境十分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下句詩是什麼,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下一句
落紅不是無情物的下句詩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下一句 落紅不是無情物下一句 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不是無情物這句詩句的下一句詩句是什麼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下一句是什麼?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