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核磁共振檢查的原理

2025-02-18 18:55:10 字數 2220 閱讀 5263

1樓:匿名使用者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

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影象,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到1973年才將它用於醫學臨床檢測。為了避免與核醫學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稱為核磁共振成像術(mr)。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衝激後產生訊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螢幕上顯示影象。

mr提供的資訊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影象,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解像度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另外**比較昂貴。

2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一下,核磁共振的優點:1、直接多軸面成像,定位價值很高;2、組織化學成像尤適於其他成像技術不高者;3、對水敏感性高,高場核磁共振對小囊腫診斷能力遠高於其他;4、動態增強掃瞄可瞭解腎臟病變的血供特點;5、造影劑不含碘,用量少,尤適於碘過敏或腎功能不全者;6、無射線損傷。

其缺點是:1、對結石、鈣化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遠不及ct;2、影像受掃瞄引數、組織引數多重影響,影象解讀難。

醫學上的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3樓:北網域名稱醫

原子核的自旋。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運動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運動的情況不同,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數i來表示。自旋量子數與原子的質量數和原子序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原子核是帶正電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沒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迴圈的電流,會產生磁場,形成磁矩(μ)當自旋核(spinnuclear)處於磁感應強度為b0的外磁場中時,除自旋外,還會繞b0運動,這種運動情況與陀螺的運動情況十分相像,稱為拉悄賣莫爾進動(larmorprocess)。

自旋核進動的角速度ω0與外磁場感應強度b0成正比,比例常數即為磁旋比(magnetogyricratio)γ。式中ν0是進動頻率。

磁共振檢查的原理是什麼?

4樓:桂林先生聊生活

磁共振t1t2訊號記憶順口溜如下:t1加權成像(t1wi)是指突出組織t縱向弛豫差別。t1越短,指訊號越強,t1越長,指訊號越弱,t1一般用於觀察解剖。

由於核磁共振是磁場成像,沒有放射性,所以對人體無害,是非常安全的。據瞭解,世界上既沒有任何關於使用核磁共振檢查引起危害的報道,也沒有發現患者因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發生率增高的現象。

相關原理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

與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引數多、掃瞄速度快、組織解像度高和影象更清晰等優點,可幫助醫生「看見」不易察覺的早期病變,已經成為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的利器。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原理的介紹

5樓:小彬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運動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運動的情況不同,它們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數i來表示。自旋量子數與原子的質量數和原子序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核磁共振原理是什麼?

6樓:網友

核磁共振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利用人體中的遍佈全身的氫原子在外加的強磁場內受到射頻脈衝的激發,產生核磁共振現象,經過空間編碼技術,用探測器檢測並接受以電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訊號,輸入計算機,經過資料處理轉換,最後將人體各組織的形態形成影象,以作診斷。

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分析,核磁共振檢查什麼

首先單單根據這個檢查結果,是無法綜合給予的意見的,必須根據你現在的主要症狀來進行綜合分析,而且光有診斷結果沒有看到 對診斷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其次,從這個報告大致可以發現三個問題,1.頸椎病,頸5 6椎間盤輕度突出。2雙側鼻前庭有疑似囊腫的表現。3上頜竇處有囊腫。由於我自身專業的限制我只能就第一個問...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核磁共振原理是什麼?

簡單來講,醫用磁共振成像裝置通過採集人體中氫核 水 有機分子中大量存在 產生磁共振現象後放出的射頻訊號來對人體進行成像。這是由於不同組織的氫核含量不同,得到的訊號有高低差別,可以理解為 訊號密度 那麼,除了能夠分辨訊號的高低,還需要對訊號 進行定位才能重建影象。這個定位需要用到梯度場,這個梯度場的切...

核磁共振主要是用來檢查什麼疾病,核磁共振檢查適用於哪些疾病?

對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和大血管有絕佳的診斷功能。與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引數多,掃描速度快,組織解析度高和影象更清晰等優點,可幫助醫生看見不易察覺的早期病變,已經成為腫瘤 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的利器。包括腦動脈粥樣硬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