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讓中東重歸和平呢?中東地區為什麼總是不和平?

2025-02-16 20:50:11 字數 5444 閱讀 3647

1樓:小柚子

伊朗高層曾直言,全球只有這個國家出手,中東才能重歸和平。不是俄羅斯,正是混亂的背後**美國。老話常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矛盾最終只能靠兩國的共同努力才能化解。

不過,就現實情況而言,美國沒有達到目的之前是不會輕易放過伊朗的。但長此以往,美國也必定會因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受到懲罰。

2樓:錦衣榮耀

我覺得並沒有誰能讓中東重歸和平,而是全世界共同努力,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發動戰爭,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樓:夏見冬

伊朗專家表明,這個世界唯一能夠讓中東迴歸和平的國家就是美國,雖然俄羅斯的實力也不弱,但是在中東的影響力根本不及美國。

中東地區為什麼總是不和平?

4樓:網友

中東地區之所以總是不和平,那是因為中東地區的很多,主要省老人物對於和平的概念還不是很認同,以至於把利益看的很重,所以在利益之間發生衝突時,總喜歡動用武力去解決,因此就造成了不和平。

5樓:網友

一是民族意識和宗教信仰,二是國家實力主要是軍事實力弱,三是現在的國際形勢大國在爭奪能源,中東地區能源豐富,四是中東地區在世界範圍內,軍事區位很重要。

中東地區的問題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中東地區國家的意識形態,宗教信仰,貧富差距都是該地區動盪的主要因素。加上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成為了超級大國角逐的主戰場,各個地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所以中東地區會成為全球最動盪的地區!

6樓:勤奮的苦海

中東的伊斯蘭教,主要分為了兩個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長期以來,伊斯蘭教內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一直進行著激烈鬥爭,直到現在也沒有停止。

特別是海灣地區是什葉派穆斯林集中的地區,但該地區除伊朗外全部是遜尼派掌權,什葉派一直在為爭取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政治權力分配而鬥爭。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驚人,約佔全球的一半。正是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使中東地區成為大國必爭之地,各方勢力魚龍混雜。

加之中東諸國本身實力不強,且揹負著歷史恩怨,造成戰亂不息的局面。

7樓:風雲變幻之燈草

中東地區不和平是因為其有不和平的因素,一是。

宗教信仰複雜,信仰不同,宗教也是中東地區不穩定因素之一!而最不穩定的是中東有著豐富的石油,石油資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們有沒有實力去保護,所以光靠人道主義是行不通的!

8樓:網友

因為中東地區有巨大的石油資源,是好多國家急需的物資,利潤巨大,一些超級大國想控制中東地區然後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總是不和平。

9樓:梅雨時節

中東地區之所以不和平,是因為中東地區具有龐大的是**儲能。 而那些具有野心的國家往往是為了掠奪或者侵佔中東的石油資源。才會在這些國家挑起戰爭,從而達到控制當地**的目的。

10樓:網友

中東地區總是不和平,關鍵是石油問題,小國家多不統一,資源佔優,大國覬覦,可以說內憂外患,想和平不容易。

11樓:網友

中東地區總是不和平,關鍵是因為石油問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一些超級大國想控制中東地區然後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總是不和平。

12樓:網友

因為中東地區石油豐富,一些國家為了奪取石油經常用武力危協其它國家,存在你爭我搶的局面,矛盾不斷發生。

13樓:網友

1.自上而下的錯誤認識許多觀察家認為,解決衝突的辦法是最終達成和平協議,用外交術語來說是解決「最終地位」問題。這樣的協議將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建立乙個巴勒斯坦國,同時給予以色列安全保證。

柯林頓**2000年12月的和平計劃提出了最終地位藍圖,他認為最敏感的問題是決定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難民的未來,這是乙個規劃問題而不是現實問題。但他錯了。這場衝突關係到民族特性中最敏感的問題,乙個決鬥雙方都不願妥協而且寧願為之獻身和殺人的問題。

巴勒斯坦**阿巴斯堅持要麼「確定最後地位,要麼什麼都不談」,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只准備簽署過渡協議,暫時不談核心問題——最後邊界、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難民。

2.自下而上的錯誤認識布希**意識到前任未能幫助中東實現和平,於是倡導相反的計劃:改變現實。

**相信漸變會帶來和平的質變,要求巴勒斯坦人打擊恐怖活動、以色列人放寬旅行限制。制訂了一連串計劃,但都無濟於事。雙方只願做出象徵性的舉措,只是為了取悅美國人。

當沙龍2005年從加沙撤走定居點時,起初被認為是乙個不可想象的突破,但並未使雙方更接近解決方案。

3.關於多數人的錯誤認識絕望的專欄作家和未來的維和者以民意調查為證據,證明大多數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願意為和平妥協。可悲的是多數人並不重要。

現實是由下定決心的少數人(自殺性**者、卡西姆旅等)而不是無關緊要的民眾決定的。

4.關於調停者的錯誤認識經過幾十年的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需要一位美國的調停者,一位能力促達成協議的**特使。畢竟,以色列依賴美國的支援。

人們常常把缺乏一位強有力的美國仲裁者歸咎於美國親以色列的院外集團的壓制。這是錯誤的:原因不是動機不好或害怕院外集團成員,而是缺乏真正的利益。

華盛頓的行動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某種道義或法律原則。更加直言不諱但同樣不採取行動的歐洲人和「溫和的阿拉伯**」也是如此。沒有乙個局外的國家願意充當強硬的仲裁者。

5.懷舊的錯誤認識在上述這一切的破壞下,關鍵人物們開始轉向錯覺。在六日戰爭滿四十週年之際,人們紛紛留戀起可能存在的美好世界。

巴勒斯坦人夢想著回到1948年以前,以色列左派夢想著回到1967年以前那個「小但正義的」猶太國家。以色列右派則夢想著能像奧斯陸協議簽訂之前那樣不受干擾地建設定居點。實際上,沒有人能回頭。

這些白日夢只能證明解決衝突的困難性。

14樓:六合新構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引起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覬覦,為了掠奪中東石油資源,美國對中東地區發起了不正義的戰爭,企圖以武力來使中東地區屈服從而達到攫取大量石油資源供給美國國內經濟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中東地區總是不和平。

中東和平取得了哪些進展?

1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年9月13日,巴以雙方在美國華盛頓正式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關於加沙和傑里科《臨時殲毀自治安排的原則宣言》,拉開了巴以和解的序幕一對中東和平程序產生重大影響,並迎來了1994年中東和平的一連串突破。

1994年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以色列簽署了在加沙和傑里科實行自治的最終協議,使巴勒斯坦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11月,以色列開始向巴權力機構移交在西岸的行政權力。到1994年底,約旦河西岸的衛生、教育、旅遊、社會事務和稅收管理權也陸續移交。

與此同時,以色列和約旦的外交關係實現完全正常氏指備化。1994年7月25日,拉賓總理與海珊國王在華盛頓簽署了《華盛頓宣言》。10月26日,約以逗巖兩國正式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兩國長達50年的戰爭狀態。

11月27日,以約宣佈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由於拉賓、佩雷斯和阿拉法特的共同努力,中東和平取得進展,因此,1994年3人共同分享了諾貝爾和平獎。

中東,世界的和平。

16樓:網友

好樣的!一箇中學生竟有如此的抱負,令人讚賞。這不禁使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

中東地區動盪不安的局勢由來已久,原因錯綜複雜。由於種族、宗教、歷史、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和國際勢力的介入等因素,導致該地區長期處於戰亂狀態。

中東地區的戰亂局勢是每乙個愛好和平的人們所不願看到的,人民希望和平,但又得不到和平。這與****和美國的干預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我個人的觀點是:

****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美國的霸權主義,美國在中東地區長期陰魂不散,它的陰影投射到**,**就戰亂不斷,國家動盪不安,人民流離失所。它遠比****危害更大,實際就是乙個明火執仗的最大恐怖組織。它的靈魂早已扭曲,它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

只要美國的霸權主義存在,世界將永無寧日。

好了,就和你簡單的談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同時祝你學習進步,快樂健康。

17樓:網友

你知道什麼是和平嗎??當敵人虎視眈眈的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你亮出拳頭告訴他,我要比你強大~~和平自然就來了。如果你只希望單純的和平,那隻能像大清帝國那樣,被8國瓜分!!

為什麼?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太想和平了,太想幸福了,太天真了,所以結果是很悲劇的!想問題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太多,要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

就像中國在努力的和美國拉攏關係,但美國跟本不理你。中國買了美國8000億美元的國債和各種仃單換來美國什麼?印度什麼也沒付出,但憑藉著中國和美國的微妙關係,他和美國走在了一起,而且越走越近!!

所以說單相思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美國是乙個軍工產業代動其它產業的工業大國,想想看他如果不在全球挑起戰爭,那又有誰來買他的**?又怎麼才能作到**的更新換代?

不賣**,他一年能損失掉多少錢?又有多少**因為沒有錢來維護而損失掉?所以說美國選擇了這條以戰養戰的路,那他也沒有回頭路,只能一直走到底,所以說美國是全球性的帝國主義並不為過!

實現中東和平有什麼重要意義?

18樓:姬無名

不用死人,大家可以悶頭髮展經濟。

中國平靜而和平地涉入中東是怎麼回事?

19樓:思念浪漫的歌

最近一段時間,包括沙特報紙在內的中東各國**都在熱議乙個話題——美國是否把世界領導者的地位交給了中國。特別是在川普入主白宮後,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國力以及在世界的影響力能否在川普任上繼續輝煌持懷疑態度。

在我看來,**對這一話題的關注還是太晚了,因為中國已經實實在在地坐穩了世界經濟領導者的位置。而這,恰恰在國際社會中的各項領域獲得足夠的影響力的基礎。毫無疑問,在上個十年裡,美國經濟出現了倒退,且**沒有乙個清晰的發展戰略。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明確發展方向的中國,在經濟發展上一路領先。

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這反映了中國工廠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的需求。中國還成功吸引了眾多美國企業來華紮根,而美國**對於這場半集體化的「遷徙」只能「乾瞪眼」——儘管美國設定了諸多的障礙,但那些著名的品牌在看到中國不斷擴大的市場以及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後,仍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工廠遷至中國。現在多數指標性的資料都顯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增強。

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實際佐證了這些觀點。

對於阿拉伯**而言,我們更關心在美國從中東——這個充滿複雜政治問題的地區——撤出後,中國能否取代美國在中東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我們發現,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對中東地區的涉入是平靜而和平的,不像美國那樣充滿了「喧囂」。中國奉行中立政策,不挑事,不製造對立,鼓勵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

同時中國也在伊拉克等被戰爭損毀的國家,默默開展基礎設施的援建工作,這也讓國際社會和阿拉伯世界對中國的政治智慧感到信任與佩服。

去年,沙特和埃及也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並簽署了相關協議。從義烏到倫敦,「一帶一路」穿越了很多政治、經濟穩定的歐洲國家。而在中東,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將積極幫助各方解決矛盾和問題,令中東重返安全與穩定。

對中國而言,這樣既能維護中東穩定,提公升國際影響力,又能為「一帶一路」創造政治、經濟穩定的環境,可謂一舉兩得。

中東地區具有怎樣的戰略地位,為什麼中東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處於歐 亞 非三洲的交匯處,又被裡海 黑海 地中海 紅海和阿拉伯海所環繞,因此被稱為 三洲五海 之地。此外,中東地區擁有許多重要海峽,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歐洲和亞洲 東方和西方的咽喉要道,在世界政治 經濟和軍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中東自古以來就為兵家必爭之地,被列強視為稱霸世界而必...

中東地區的問題

請參照如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回眸巴以爭端,已有百年曆史。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巴以之間的一切恩怨 紛爭乃至流血衝突,皆因爭奪生存空間 土地而引起的。歷史的積怨和現實的利益,釀成了老祖宗同為閃族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 兄弟鬩牆 巴以爭端有其歷史淵源。巴勒斯坦地區位於約旦河與地中海之間,在 聖經 中有...

中東,宗教方面的問題,中東地區主要的宗教衝突的是那幾個宗教?

5 中東 多元的文化和宗教 為何中東戰亂不斷 宗教方面的 中東地區戰亂不斷的原因 1 宗教方面 宗教信仰衝突,因為中東地區大內部分國家都信仰伊 容斯蘭教,但也有一些國家信仰其他宗教,所以容易引發衝突,最著名的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宗教衝突。2 資源方面 1 石油資源豐富,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