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著名紡織先輩是誰?

2025-02-14 23:10:11 字數 2853 閱讀 6534

1樓:網友

丁佩,字步珊,清代嘉道年間(今上海市松江人)曾居住江蘇無錫。善刺繡,著有繡譜,自序於道光元年(1821)作於雲婁官舍。有擇地、選樣、取材、辨色、程工、論品六篇。

抒其心得,度與金針。

所著《繡譜》一書,刊行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是丁佩長期實踐和經驗的結晶,在歷史上首次總結和提出了一套刺繡工藝的規律,理論上借鑑了古代繪畫、書法要領,對刺繡的創作工藝特點、針法等進行了研究。《繡譜》一書,是我國刺繡技法及品鑑的第一部專著。

2樓:創作者

黃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

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清「紡織業大王」張謇,1926年8月24日(農曆1926年7月17日),晚清狀元、實業家張謇逝世。

1926年8月24日(農曆7月17日),近代立憲派、資本家張謇逝世。張謇,字季直,號嗇庵。江蘇南通人。

1853年7月1日(咸豐三年)生。光緒狀元。授翰林院編修。

早年入淮軍將領吳長慶。

古代中國紡織名人有哪些?

3樓:網友

黃道婆:元初女紡織家,松江人,引進黎族紡織工具並加以改進,對我國古代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

4樓:娛樂早八人

黃道婆。

黃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黃婆、黃母,原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

幼時為童養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

居約4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藝並有改進,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年),返回故鄉,教鄉人改進紡織工具,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織成各種花紋的棉織品。

黃道婆貢獻介紹

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卒後瓊、滬兩地鄉民均立祠奉祀。年老的黃道婆遇到了海船,於是從崖州回到烏泥涇。

回到家鄉後,她看到家鄉的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就根據當地棉紡織生產的需要,總結出一套融合黎族棉紡織技術與當地紡織工藝為一體的完整新技術,她將這套技術廣傳於人,使百姓大眾普遍受惠。

**初年紡織業著名實業家

5樓:網友

1、張謇 創辦南通大生紗場,主張發展鋼鐵工業;

2、榮德生、榮宗敬(申新幾個紗場)兄弟倆;早年經營錢莊,後在無錫、上海、漢口等地開設茂新、福新麵粉公司和振新、申新紡織公司等企業;

3、 蘇汰餘,(1895~1948)著名實業家,中國紡織業鉅子,早年在武漢參與創辦以裕華紡織股份****、大興紡織股份****和大華紡織股份****為主體的「裕大華」紡織工業系統,抗戰爆發後返回重慶繼續從事實業經營,產業遍及重慶、湖北、四川、陝西、河北、山東等地,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6樓:武君建

張謇。蘇汰餘。

榮氏集團。

明代的紡織先輩是誰?

7樓:史松齡

黃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黃婆、黃母,原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卒後瓊、滬兩地鄉民均立祠奉祀。

明代的著名紡織先輩是誰?

8樓:墨韻飄香

黃道婆

黃道婆本為松江烏泥涇人,小時候淪落到海南崖山,直到元貞年間才回到烏泥涇。正如王逢《黃道婆祠詩序》記載「黃道婆,松之烏泥涇人,少淪落崖山。元貞間,始遇海舶以歸。

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也寫道:「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在黃道婆回到烏泥涇後,發現這裡的棉紡織技術相較於海南落後,紡織效率低下,紡出的棉布質量也參差不齊,於是,在當地的工具和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熟黎族的紡織技術,創新了一套新的棉紡織工具以及相應的技術。

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創新可以主要歸納為捍、彈、紡、織四個方面。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對此有具體的描述:「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

乃教以造捍、彈、紡、織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巾兌,其上折枝、團風、棋局、字樣,粲然若寫」。棉花紡織的主要工序分為去籽、彈松、捲筒、紡紗、織布。

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專家是誰?

9樓:漫閱科技

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專家黃道婆,對我國棉織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黃道婆出生於宋末元初,江蘇松江烏泥涇人,南宋末年流落到崖州(今海南島),向當地黎族婦女學習了一整套種棉紡織的技術。晚年回到家鄉,對勞動婦女熱情傳授技藝,大大促進了我國棉織工藝的發展。

他們織造的「烏泥涇被」用「錯紗配色,綜絨絮花」的方法,織出棋局、折枝花、團鳳字樣,堅實精美,受到勞動人民的歡迎。

明代代紡織前輩是誰?

10樓:道法自然玄師

明代代紡織前輩是丁娘子。

丁娘子,女,名飛花,明朝松江府華亭縣人。

擅彈棉,善織布。

其彈棉工藝極為精巧,用以織布,極為精軟,因稱"丁娘子布"。

清朝,最出名的詩人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 1655 1685 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 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 1676 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 黑龍江流域 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

鄭燮是那朝人,鄭燮 是清代著名的什麼?

清朝人鄭燮,也就是鄭板橋,漢族,江蘇興化人 清代著名畫家 書法家 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 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鄭燮的資料 字克柔,號板橋,清朝詩詞書畫家,揚州八怪 之一。乾隆時進士,曾任七品縣官。鄭燮 1693 1765 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為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乾隆進...

現代最著名的作家是誰

作家筆名 饒雪漫作家簡介 饒雪漫,自由作家,四川自貢人。生於七十年代,從十四歲發表文章,已經在青春文學這個領域經營了十八年。出版作品五十多部,是一個集創作,創意,推廣等多項才能的作家。曾成功推出國內第一個寫作組合 花衣裳 二年內創下了出版叢書近十套總銷售過百萬的佳績 又率先提出 青春疼痛文字 青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