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畢業生中流行的「慢就業」,是偷懶還是明智

2025-02-14 19:20:10 字數 4873 閱讀 5331

1樓:陳遠紅紅紅

是偷懶的行為,既然是剛畢業就應該積極一點,不要慢就業,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要多學習。

2樓:青楓侃

是偷懶。因為這樣的話,就會讓自己失去競爭力,而且這樣也會影響自己在職場中的發揮,而且也會影響自己未來,是一種消極的想法。

3樓:撒的謊

其實就是明智,因為大家沒有必要太急著去工作,畢竟要選擇乙個適合自己的,而且能夠讓自己接受的。

、你如何看待當下大學生慢就業的問題?你會選擇慢就業嗎?為什

4樓:小陽同學

一些大學生畢業後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遊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的現象。據統計,中國越來越多的「90後」年輕人告別傳統的「畢業就工作」模式成為「慢就業族」。

慢就業」的大學生一般面臨的生活壓力不大,父母的觀念比較開明,不會因為孩子不工作而焦慮,而且會支援孩子進修、遊學、考察就業市場或者暫時放鬆。

發展歷程。畢業即工作」的擇業觀在內地漸「鬆綁」,「慢就業族」和「待定族」正興起。

中國教育部發布資料稱,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加上留學歸國人員和往屆畢業生,求職人數將更為龐大。有學者認為,在「最難就業季」的峰值不斷被重新整理之下,與其說「慢就業」是一種主動選擇,不如說是當前形勢驅使人們做出的被動選擇。

事實上,「慢就業」在國外早已不是新興事物,不少西方青年在公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會選擇過「間隔年」,即不馬上公升學或就業,而是遊歷、參加志願活動等,以增加閱歷,增長見識。

伴隨中國就業觀念的轉變,「慢就業」「間隔年」等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這一現象在「90後」等新生代就業群體中尤為普遍。

5樓:就此別過

大學生不著急就業,我個人認為是大家都想找乙個所謂的價效比比較高的工作,如果賺錢太少,又太累沒有前途的工作,我想不會有人做吧。

6樓:網友

慢就業也是一種社會現狀吧,首先大學生數量多,其次就業環境也不好。有些大學生是主動慢就業,而更多的是被慢就業。因為沒辦法很快找到工作,很多大學生都不得不在慢就業後選擇快速就業。

7樓:匿名使用者

當代大學生沒有社會工作經驗,很多大學生害怕就業,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只能是學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實習體驗,讓大學生更早融入社會,減少就業恐懼。

8樓:hao玩軟體

如果壓力小的話,肯定會選擇乙個自己幹著比較舒服的職業,如果壓力大的話,你還會有空餘時間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嗎?所以因人而異吧,也要看你的家庭背景哇。

現在許多畢業生選擇「慢就業」,你認為「慢就業」意味著懶惰嗎?

9樓:行樂樂樂行

並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這些畢業生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情況,這樣的話就可以找到乙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10樓:小李美死了

並不是懶惰,只是年輕人不知道該選擇何種就業方式,也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所以慢就業並不意味著懶惰。

11樓:行樂先生

不意味著懶惰,這也是一種選擇工作的態度,也是為了為自己負責才這樣的。

如何看待年輕人「慢就業」

12樓:焦淘**貝

慢就業有它的好處:

第一,我們至少能夠開始直面自己的未來。在不知道到底應該幹什麼的時候,給自己留了一段時間進行思考;

第二,有試錯的機會。比如說你去遊學、去支教的時候,發現自己好像對這件事不太感興趣,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這一年中間你至少可以做三四件事情來看自己到底真正的興趣愛好在什麼地方;

第三,去深度瞭解社會。為未來自己的工作、創業、研究打基礎,可以說不無益處。

但也要必須避免一種情況:一直迷茫,不去行動;以慢就業為理由,實則找了個啃老的藉口。那些靠父母供養,自己一無所長,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始終無法擺脫困境的人,終將變得越來越頹廢、絕望、被動、懶惰,活生生變成乙個巨嬰。

所以,慢就業的「慢」應該有個期限,我認為最合理的是為期一年的修整期,在這個期間拒絕啃老、拒絕被動,主動思考,並付諸行動。

什麼情況下可以去慢就業?我覺得,如果你在大學畢業後,還沒想清楚,不妨來個有時限的慢就業。當然,如果你已經想清楚,並且有乙份很好的工作機會,那就盡力去投入自己的責任心,投入時間,投入勇氣,你會發現自己無論是工作收穫還是成熟的速度,都會加倍、加速。

所以,我更鼓勵大學畢業生,在工作中去學習。如果工作了一兩年以後,還是沒有找到人生定位,那麼建議你可以停止工作,休整個一年半載,喘口氣好好想想,不要把自己逼太急。

總而言之,大學畢業,人生才剛剛開始。無論年輕的你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要記住一點:

要讓自己成長。成長,不光為自己,為父母,還為了未來能逐漸為社會做貢獻。因為你會慢慢發現,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索取,而在於貢獻之中。

13樓:職自律

然而,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有些大學生畢業後不急於就業,也不打算繼續讀書深造,而是選擇呆在家裡陪父母、外岀旅遊散心,或美其名曰「創業考察」,坐上「暫不就業」的列車。這類學生家庭條件一般都比較好,他們暫不就業不是不準備就業,而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更好位置。

慢就業」具有兩面性。從好的方面看,可以緩解當下的就業壓力,對於充實大學生個人能力或經歷也有好處。但不足的是,有的「慢就業」變成學生逃避社會、就業的藉口,由此衍生「啃老族」現象。

如何看待「慢就業」,筆者以為,一些大學生選擇「慢就業」,就要很好地利用這段時間稍作休整,思考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自主選擇喜歡的單位和崗位。這種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就業選擇,更接近學生心中的期望值,就業滿意度也更高。還有利用「慢就業」期間進行自我「充電」,實現長見識、強本領,這樣的「慢」實則是一種沉澱和積累。

但「慢就業」必須有乙個時間限度,筆者認為最多不能超過三個月,因為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懶散頹廢,會消磨意志,丟了那股打拼奮鬥的精氣神。我們正處在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學生青年與其用時間做賭注去博取未來,不如與時俱進、轉變觀念,主動迎接挑戰。長時間遊離於社會之外,也只會越來越難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尤其是過於消極的「慢就業」,容易演變成「懶就業」,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下放棄尋找工作,逐漸限入迷茫之中,最後走上「啃老」之路。

應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猶如百公尺賽跑,起初時後退幾步,是為了接下來跑得更快更遠。但不能一味拖延等待,否則其他人都跑到終點了,自己還在起點徘徊,那就會永遠掉隊落後。因此,大學生要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別拿「慢就業」作為逃避競爭壓力的盾牌。

大學生「慢就業」背後的現實是什麼樣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慢就業 delayed employment 慢就業,也叫延遲就業,英文可用delayed employment表示,指一些大學生畢業後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

對於90後「慢就業」現象,是社會容不下他們了,還是他們容不進社會了?

15樓:山東中公

不是誰融入不了誰吧,而是現在的90後背負的壓力太大了,每天10幾個小時,每個月卻只有3千塊左右的工資,而物價又一直**,只有工資沒變,所以說壓力很大。

16樓:網友

應該說這二種現象都存在,一種是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社會容不下他們,一種是他們覺得理想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們容不進社會。

17樓:謝謝邂逅

就業有多重因素。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

如果就業的前景不是那麼樂觀,而家裡經濟條件尚可,就可能出現你這種現象。

反正現在有的青年寧可閒著也不願委屈自己。

18樓:格林家的公主哈

是因為現在就業本來面臨的壓力就比較大,而且大多數90後都是比較注重自身的樂趣的,比起枯燥的工作他們更想要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19樓:武世

都想高工資……遂出現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

20樓:土豆地瓜豆角

最主要的是這些年輕人們融入不了現在的這個社會,而且現在就業的也很難,很多工作崗位上嘛,根本不缺人。

21樓:雲上花海

只能說時代在進步,90後們沒有吃過生活得苦,家庭上有父母可以依靠,因此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活,比較灑脫自由吧。

22樓:紅色熾熱夢幻曲

可能是還沒有準備好,畢竟顧慮其實蠻多的。

23樓:隨風而舞

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首先乙個就是問題的難易程度,其實則是你自身的實際水平,如果二者能夠符合,那就可以挽回;否則就要先提公升自己,或者是實際價值也或者能力技巧。挽回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作出正確的改變和選擇。

95後畢業生為何選擇慢擇業?

24樓:聚成都

據報道,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20萬人,「95後」畢業生將開始走向職場,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園招聘已逐漸接近尾聲,「95後」畢業生求職緊迫度明顯降低,一部分畢業生呈現出「慢擇業」現象。

近些年來,「畢業卻不就業,轉身宅家啃老」的畢業生卻多了起來,尤以「95後」比較突出,這顯然不是一種正常現象,,有**稱之為「慢擇業」現象,還美其名曰「陪父母」,其實,「慢擇業」現象折射出了當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焦慮。

最近,某省一家文化事業單位,面向大學畢業生招錄4名工作人員。原以為報考者會蜂擁而至、競爭也會異常激烈,誰料最終報考者僅9人,還達不到三比一的招錄比例,令招考單位非常尷尬。然而,在理性分析大學畢業生棄考原因之後,他們也就釋然了。

假如是一名外地考生,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有幸成為這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起薪不到2600元,要租房,要吃飯,要交通和通訊,要參加各類保險,還要奉養父母等。2600元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

希望95後首批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

90後大學畢業生頻繁換工作這件事你怎麼看?

我個人並不建議後大學畢業生頻繁換工作,因為這種方式只會浪費只會浪費後的個人時間,同時也沒有任何意義。在我們工作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僅需要對自己的工作有所規劃,同時也需要學會在乙個崗位上堅持工作。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工作現在普遍比較高,當年實際實地參加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會對目前的工作表...

畢業生找工作,應該先就業後擇業嗎?該如何談「職業選擇」呢?

確實是應該先就業再擇業,只有等自己穩定下來之後才有更多的時間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職業選擇其實就是找乙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找乙個發展潛力比較好的工作,找乙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必須要先就業再擇業,這樣才可以考慮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挑選。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首先要明確自己...

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表的問題,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的問題

這個做不了假證,連補辦都很難。你們老師太沒師德了,輔導員應該是幫助學生而不是阻礙學生!上面的編碼是為唯一的,而且可以查到。我們老師說畢業證可以做假但這個就是不行。他說這是應屆全日制大學的標籤,上面有條形嗎的!首先,你們的老師不本著幫你們就業的原則,確實很同情你。然後就是,這個東西你不可以影印,一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