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將軍多次違抗聖旨,不但沒死反被重用,此人是誰?

2025-02-11 04:10:16 字數 2985 閱讀 3752

1樓:來自江湖的看客

大家都瞭解,在皇帝的諭旨,無論 任何人都需要遵循的,哪怕你擁有再至關重要的事,只要下了你沒聽?估計沒有輕則,直接全部都是死刑,可是在古代歷史上,還真有個人公然兩回抗命諭旨,這人還是北宋的大將,皇帝不但不敢判罪,還加官公升爵。

李繼隆的出身也是貴族, 算是富二代,他的父親就是李處耘,在北宋 鼎鼎大名的大將,而且還是陳橋兵變的具體策劃人,而且為北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右衛將軍,而李繼隆從出生到長大,全部都是寄宿在他伯父的家中,他伯父對他從小的就管理嚴苛,以後或多或少憑著一些走後門的根本原因,被封為了供奉官, 可是隨著他的父親被放逐,自然李繼隆也就到頭了,一直等到開寶年間,李繼隆從新的返回了**,而且出任了軍職,真正意義上出名的就是在南唐之戰了。

當趙光義上位以後,因李繼隆和他的脾氣想對頭,李隆基的政途更加的通暢了,以後也並沒有辜負趙光義的信任,深得皇帝的鐘愛, 正是在這期間,李繼隆也多次的抗命諭旨,不顧自身的生命,那麼為什麼基隆要抗命呢?實際上非常簡單,因為皇帝的旨意是錯的,在979年,高梁河之戰,當時遼軍南下。雙方在滿城相逢,宋朝的主帥就依照皇帝的旨意排兵佈陣, 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被遼軍包圍,以後李繼隆就提出了變陣, 主帥猶豫不決了,李繼隆道:

事有急變、怎能預訂,如有怪罪,吾獨擋也「 宋軍兵敗早已 定局,過後皇帝也相當的震怒,就嚴肅查處此事,不過最終沒有論罪。

隨後兩年以後,宋遼發在唐河相逢,當你應對的是契丹大將耶律休哥,李繼隆決定出站,後宦官林延壽阻住,拿出了皇帝的詔書,被李繼隆當場忽視,最終得到了這場仗的獲勝,大破遼軍,兩回公然的抗命諭旨,但都沒受懲罰,反倒晉公升加爵了,這當中也有兩個根本原因。

第一:李繼隆的妹妹就是皇后,換句話說李繼隆 趙光義的大舅哥。

第二:雖然抗命了諭旨, 他的戰略決策是對的,還得到了獲勝,因此趙光義才會寬恕他。

2樓:愛吃西瓜的熊

李繼隆,雖然多次看著,但也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後來的發展也變得非常的好。

3樓:行樂樂樂行

這個人是李繼隆,而且他的父親之前立過很多次戰功,但是他滅亡了南唐,而且也獲得了兩次官公升。

4樓:大超說教育

此人就是李繼隆,雖然多次違抗聖旨,但趙光義依舊重用他。

弟弟被叛軍包圍,君王讓將軍去救人,為何將軍抗旨不遵,後來還可以官至宰相?

5樓:善良的

因為當時將軍覺得去救人的話自己的城池就會被攻破,而且即使不去救他,他自己也能堅持住。

6樓:職場達人羅小七

這位將軍不去救他的弟弟,並不是因為他想要抗旨,而是他認為如果他走了的話,這座城市就保不住了,作為乙個將軍保住城池才是他真正的使命。

7樓:這名字好記哦

周亞夫所抗的旨意是一道不合理的旨意,當時周亞夫正在前沿陣地帶兵,而且軍隊的勢頭不錯,但是漢景帝此時讓周亞夫將軍揮兵去救人,因為皇帝的弟弟也被叛軍包圍了。

8樓:認識與存在

那是因為將軍。明白了,君王的真實意圖。

9樓:網友

這個人就是周亞夫,因為他認為這道旨意是不合理的,而且最後皇帝的弟弟也沒有事。

10樓:思汝星河

因為他是為了大局著想,如果他帶兵去救人的話,那麼城池很有可能就會被攻陷。而且帝王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11樓:南冥小禿

以君王為重。君王說不定是試探的。要是真去了,那這人就沒辦法重用了。

屬下急忙報告將軍,我們人叛變了,為何將軍說這些人必死?

12樓:職場達人小佩奇

這位將軍是鼎鼎大名的曹瑋,他擅長使用離間計,打仗勝利憑藉的不是超強的兵力而是他超強的智慧,對於這些叛變的人,曹瑋十分淡定,只散佈出去說:「這些士兵都是我派出去詐降的。」,很快,敵軍就將這些叛軍給殺了。

曹瑋的離間計非常的強,他攪亂了敵軍內部,而鼓舞了自己的軍部。當時,曹瑋的軍隊還不太成熟,去到前線發現不如對手,很多士兵都偷偷投降到了敵軍,其它士兵非常慌張,前來報備,他們並不知道曹瑋早有計謀,那些士兵都被敵方認為是詐降的,都殺掉了。

當時也是很多將領向曹瑋提建議,讓他放棄這些牛羊,但是曹瑋笑而不語。吐蕃長途跋涉趕上了北宋軍隊,而曹瑋則早就找好了易守難攻的地方,吐蕃前來,曹瑋還說讓他們先休息再作戰,士兵疑問,曹瑋說:「剛開始就開戰,他們有一股千里迢迢而來的銳氣,而休息之後,他們容易鬆懈、肌肉發酸,自然容易打敗。,果不其然,吐蕃一下子就輸了。

13樓:蛋黃放電腦

將軍曹瑋聽到手下報告有人叛變後,故意說這些人是他派去詐降的。被敵人的耳目聽到,以為這些叛變的人真的是詐降,於是殺光他們。曹瑋巧妙地借敵人的手除掉了叛軍。

14樓:莫離芊洛

因為將軍早就已經預料到了他們的叛變,並提前做好了準備,所以這些人必死。

15樓:小逆

因為將軍很早就知道那些人會叛變,提前設定的陷阱,所以將軍會說他們這些人必死。

功高蓋主擔心被殺,得勝回朝便要辭職,君王為何赦無罪?

16樓:職場依然

此人便是秦朝時期王翦,因為秦始皇非常愛才惜才而且心胸寬廣,而且王翦是助他打下天下的人,功不可沒。

17樓:希望可以重來

因為君王覺得他這個人特別有能力,以後可能會用得上,所以說赦他無罪,沒有責罰他。

18樓:秋風體育

首先就是王翦的確是非常有能力,秦始皇很喜歡他;其次就是秦始皇不屑於殺王翦,他該有的氣度還是有的。

19樓:三時經驗分享

因為他懂事理,明知自己功高蓋主,卻不恃功而驕,所以君王拿他沒有辦法。

20樓:陽光的

因為君王確實還需要這樣的人才,所以不能輕易讓他辭職,所以設他無罪繼續效力。

黃蓋是一位什麼樣的將軍,你覺得黃蓋是位怎樣的將軍

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負薪餘間,學書疏,講兵事。忍辱負重,有勇有謀。黃蓋是一位什麼樣的將軍 孫權是司令的話,周瑜是軍長,黃蓋最多是師長 零陵泉陵 今湖南省零陵 人。能征善戰,你覺得黃蓋是位怎樣的將軍 你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對黃蓋的評價,為你奉上,請參考 黃蓋在孫策的手下,官職已經由之前的別部司馬提升為 武...

三國中被稱作「白馬將軍」的是哪一位?

前面幾位者都在人云亦云!白馬將軍根本不是公孫瓚,而是龐德。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少為郡吏州從事。初平中,從馬騰擊反羌叛氐。遂南屯樊,討關羽。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 白馬將軍 皆憚之。三國志。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公孫瓚只是有一支部隊叫 白馬義從 而在無論是在 三國志 還是...

97114保留一位小數,02917保留一位小數

約等於69.4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97.1 1.4 69.357142,四捨五入保留一位小數後為69.4 97.1 1.4 69.4望採納 97.1 1.4 69.3571429 答 約等於69.4。0.29 1.7保留一位小數 0.29 1.7保留一位小數可以通過列豎式的方法計算 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