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之刎
郁離子·《鄭鄙人學蓋》
鄭國的乙個鄉下人學做雨具,三年學會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沒有用處。他就放棄雨具改學桔槔(打水的用具),學做了三年卻碰上大雨,又沒有用處了。於是他就回頭又重做雨具。
不久盜賊蜂起,人們都穿軍裝,(軍裝能擋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學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離子知道此事後,說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為可以決定的,全由老天爺說了算。不過,雖是天定的,但學習哪種技術,應是自家決定的,那個鄉下人之所以弄到這個結果,他自己是有責任的。)
越國有乙個善於搞農業的人,墾荒造田種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災。人們說應排水後改種黍公尺,他不聽從,而按原來的幹,又幹旱連續兩年。他算了一下收穫,已補償了以前的欠收還有贏餘呢。
因此說:「天旱要準備船隻,天熱要縫製裘皮衣。真是世間的名言啊。
此文告訴我們,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只要堅持下去,終有成功的一天。
2樓:宇櫻野鳴
郁離子曰:「善戰者省敵,不善戰者益敵。省敵者昌,益敵者亡。
夫欲取人之國,則彼國之人皆我敵也,故善省敵者不使人我敵。湯、武之所以無敵者,以我之敵敵敵也。惟天下至仁為能以我之敵敵敵,是故敵不敵而天下服。
郁離子說:「擅長指揮戰鬥的人善於削奪敵人實力,而不擅長指揮戰鬥的人只會增強敵人實力。善於削奪敵人實力的指揮者最終強盛,而只會增強敵人實力的指揮者最終失敗。
要想奪取他人的國家,那麼那個國家的所有人都是敵人,所以善於削奪敵人實力的指揮者會想辦法不讓他們全都成為敵人。商湯,周武之所以無敵天下,是因為他們讓原本對抗自己的人轉而對抗自己的敵人。只有做到了全天下的「仁道」,那麼才會使原本對抗自己的人轉而對抗自己的敵人,那樣的話敵人就無法戰勝這強大的力量,從而天下歸心。
劉基《郁離子》原文及翻譯
3樓:生活百知小董
郁離子》是唐代詩人劉基所作的一首詩,原文如下:
郁離子,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與我同憂。
君不見,赤壁之戰,峨峨煙波,遠涉重洋,千里江山,一時風雨。
酒旗斜照,人影散亂,誰能挽回,英雄淚滿巾。
此時不飲,何時飲?難道無酒,何以消愁?
下筆如有神,詩成淚滿巾。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憂愁之情,他認為只有喝酒才能解除憂愁。詩人通過描寫赤壁之並者空戰的場景,表達了對英雄的絕瞎敬仰和對歷史的感慨嫌枝。最後,詩人寫下自己的感受,認為只有寫出這首詩才能表達自己的憂愁之情,詩成之後更是淚滿巾。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劉基《郁離子》文言文翻譯
4樓:得書文化
文言文言簡意賅,故省略成分現象較突出。文言文翻譯的增補法,就是要把語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補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接下來我為你帶來劉基《郁離子》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於安陵君曰:「楚國多貧民,請以雲夢之田貸之耕之食,無使失所。」安陵君言於王而許之。
他日,見景子,問其入之數,景子曰:「無之。」安陵君愕曰:
吾以子為利於王而言焉,乃以與人而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語其人曰:「國危矣!
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註釋】
用事,舊指當權。
16、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二處)(2分)
國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楚王好安陵君(▲)2)請以雲夢之田貸之耕以食(▲)
3)安陵君言於王而許之(▲)4)景睢失色而退(▲)
18、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吾以子為利於王而言焉,乃以與人而為恩乎?
19、本文所倡導的為政之道,與下列哪篇課文的主題最接近?(▲2分)
a、《唐雎不辱使命》 b、《曹劌論戰》
c、《大道之行也》 d、《醉翁亭記》
譯文:
楚宣王喜歡安陵君,安陵君執政當權,景睢請江乙去向安陵君建議說:「楚國貧民多,請求把雲夢一帶的田地租借給他們耕種,解決吃飯問題,不要使他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安陵君向楚宣王轉告並同意了他的請求。
後來,安陵君見到了景睢,便問他收入的賦稅額有多少,景睢說:「沒有收入。」安陵君驚愕地說:
我還以為你是為了對楚王有利才那樣建議的呢,你竟然把把好處送給百姓而作為恩惠嗎?」景睢滿臉驚異而退去,並告訴人們說:「國家危險了!
執政者只想取利,卻忘記了百姓,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啊!」
劉伯溫郁離子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溪水與石頭這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從而揭穿了統治者欺騙 剝削 壓迫人民,必然遭到覺醒人民的反抗,藉以諷刺了統治者治民無道的後果。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只要堅持下去,終有成功的一天 溪水與石頭這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就能排除艱難險阻,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能夠成功。溪水與石頭 原文 一塊石頭順著山勢又蹦又跳地...
劉伯溫的兩個兒子在劉伯溫去世後,遭到了朝廷怎樣的對待?
劉伯溫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按照劉伯溫的遺言,將劉伯溫的書籍交給朱元璋,最終他的兒子得到善終。劉伯溫臨終前不準子孫學帝王之術,那他的後代過得如何?他的後代過得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沒有錢沒有權,但是日子很幸福。後代過得不是特別好,只能說是平平淡淡,但也沒有大起大落,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他的後代過得非常安逸...
朱元璋為什麼不願意放過劉伯溫,劉伯溫年事已高都要殺他
朱元璋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他在建立了自己的帝國過後,對他的那些開國功臣進行非但沒有封侯加爵,還對他們趕盡殺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卸磨殺驢過橋拆過河拆橋。他為了為自己兒子日後的統治更為的鞏固,幫他們開闊道路,除掉有一切可能性的障礙,即使是有重大功績的劉伯溫,他也沒有網開一面。劉伯溫為人謙虛,十分的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