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兩個成語故事,拜託了。

2025-01-25 12:55:06 字數 2991 閱讀 8646

1樓:匿名使用者

拔苗助長 掩耳盜鈴。

2樓:匿名使用者

亡羊補牢,掩耳盜鈴。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先把成語寫下來,再選一兩個故事

3樓:素渟

一)鐵杵磨針。

典故】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乙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乙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乙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寫出2個成語故事,並且選其中乙個故事來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4樓:吃瓜群眾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

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道:

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乙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

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

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關於成語的故事寫三個並用其中乙個將這個故事簡單寫下?

5樓:百舟渡海

畫蛇添足 守株待兔 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東漢學者梁鴻回老家時,有許多女子想嫁給他,他都謝絕了。有個叫孟光的女子雖然生得又矮又胖,但品行修養很好。

她拒絕了許多人的登門求婚後,三十多歲如願以償地嫁給了梁鴻。婚後,他們靠種地和織布為生,日子過得幸福和睦。後來梁鴻因在一首詩中觸犯了漢章帝,夫妻倆不得不流落到吳中。

每天梁鴻幫人幹完活回來,孟光總是低著頭,把準備好的飯菜用托盤舉到跟眉毛平齊的高度侍候丈夫用餐。

請你寫兩個成語故事

6樓:網友

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乙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

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南柯一夢。成語釋疑: 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成語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

在夢裡,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後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並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裡,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後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這一切的不幸,讓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裡,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于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

一離開槐安國,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于棼發現庭院裡的槐樹下有乙個螞蟻洞,洞裡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夢裡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於是,他最後就歸隱道門了。

你還知道那些成語故事?寫一兩個故事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五千年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就拿成語來說,它每個成語都有它的故事,比如三顧茅廬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便謊稱徐庶老母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能得到...

買櫝還珠成語非常有趣,再仿寫兩個成語故事

掩耳盜鈴,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南轅北轍 亡羊補牢 鄭人買履 買櫝還珠改篇成語故事五年級400字 買櫝還珠m i baid hu n zh 釋義du 櫝 木匣 zhi珠 珍珠。買下dao了盛珍珠的盒子 卻退還了版匣子權裡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 取捨不當。語出 宋 程頤 與方元寀手帖 今之治經者亦眾矣 然...

成語故事寫要少見,成語故事寫一個要少見。

得過且過 注音 d gu qi gu 解釋 且 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出處 宋 陸游 雜詠四首 其二 得過一日且一日 安知今吾非故吾?用法 一般作謂語 定語 狀語 近義詞 敷衍了事 苟且偷安。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眾鳥不同,它長著四隻腳,兩隻光禿禿的肉翅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