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為什麼沒出過1個昏君?

2025-01-15 18:00:09 字數 4829 閱讀 9825

1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因為秦國的每一任國君內心都想著問鼎中原,所以他們在任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從來不敢有任何的疏忽。

2樓:浩宇星辰

因為秦國的這些君主他們都有巨集圖大志,想要一統天下,所以在選擇儲君的時候,非常的嚴格,各個方面都得出類拔萃,所以不會出現昏君。

3樓:零陵上將軍邢道榮丶

不是有句話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時候大部分朝代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滅掉的嗎,在戰國時期秦朝那時候有多窮秦孝公,秦惠文王都是被累死的,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建長城,外患基本都沒有了,二世上位就放心大膽的享樂了,還有李斯,李斯很明顯也是有能力跟抱負的人,如果沒有統一想來也不可能跟趙高同流,乙個趙高也就成不了氣候扶二世上位,退一步講就算二世上位,有外在壓力下也不可能整天去享樂,總擔心被別人滅掉吧。什麼環境培養什麼樣的人,刀放久了也會生鏽的。

4樓:網友

其實昭襄王就很一般,孝文王、莊襄王也沒啥存在感,武王評價更差。就是制度完善。昏君主要是怕蠢,不知道該幹嘛,制度定好乾嘛,這影響就小了。

5樓:養心

最重要的是秦遠離中原發達地區,一直保持著淳樸之風,貴族沒沾染奢侈靡靡之氣。在亂世一直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商君變法給秦指出一條富國強兵之路,吸引六國英才盡為秦所用。這才是原因啊!

6樓:冥月悠揚

講道理,秦孝公父親秦獻公也不是昏君,也是勵志改革,收復失地,一掃秦國知道內鬥帶來疲敝之風,奈何趕上尚在巔峰魏國。

7樓:秦小宸

基因問題,治國基因太強被迫改姓隱於市井。

8樓:三棵樹

因為當時秦國的國力並不強,並且外邊還有很大的禍患,所以這些君王都勵精圖治始秦國更加強大。

9樓:勤儉節約之風日衰

因為秦國不是嫡長子繼承製。

10樓:網友

把二世拖出去看看世面,可能就沒這個事了。除了武王,其他幾個不是流放就是人質。

11樓:南雁歸來了

,秦國建國曆史才十五年!之前都是楚國和周朝諸候,不是國!多學點歷史知識才能顯擺。

12樓:南京大夷狄

不是不出,而是出乙個就歇菜。

13樓:蠟筆小星解說

呵呵,最後乙個胡亥,把八輩子基業全嚯嚯沒了。

14樓:莊南壘

天命所歸,基因決定。

15樓:罕努業

150多年沒出過昏君,卻最後出個暴君亡國君。這是什麼概念?

16樓:紫玉聽楓

堅守法制,代有明君。

17樓:風之吹

最後出乙個就亡國了。

18樓:for_you唯一

如此大秦 竟然敗在乙個閹人手裡 老天無眼啊。

19樓:王威的

競爭上崗制度你說了。

20樓:鬱知

你見過有昏君的創業者嗎。

從秦獻公到秦始皇六代,秦國在此期間沒有出現乙個昏君是為何呢?

21樓:津城沐雨

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商鞅變法的約束,二是商鞅變法給秦國劃定了目標,三是國民的「推動」秦國算是諸侯國裡的後期之國,春秋初年正式成為諸侯國,其後在秦穆公時期稱霸西戎,秦國躋身春秋五霸之一。但是,自此之後秦國再次走向動亂,直到戰國時期的秦獻公,之後秦孝公進行商鞅變法,秦國直到秦始皇再也沒有出現昏君。

其實,這和商鞅變法後對秦國的整頓有很大關係,變法後秦國的舊貴族失去往日的影響力,其對秦國國君的影響力也變弱,相對而言,新國君上位更多的是憑藉自身能力,而不是舊貴族集團鬥爭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昏君出現的概率。

秦國在商鞅變法前,雖然也有明君立志讓秦國強大起來,東出稱霸,但這種目標更多的是秦國國君的目標,而不是整個秦國的目標,秦國受國君自身能力和魄力的影響比較大,相對而言,秦國國君的目標也是比較模糊的,這就更容易出現昏君和庸君。

商鞅變法後,直接把秦國打造成一輛不停歇的馬車,整個國家都好襲處在奔跑的狀態,國君自然也是不例外。商鞅變法給秦國定的東出目標,秦國發展方向穩定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昏君、庸君出現的概率。

商鞅變法前,秦國的國民和秦國之間的聯絡並不是特別牢靠,而商鞅變法後,採取的耕戰政策,讓秦國國民能在對外擴張中獲取非常多的利益。

秦國的國民全被綁在秦國這輛馬車上,馬車帶動著國民和國君,如果國君昏聵不作為,國民都不願意,他們推動國君更加進取和努力。

如果說友碼兄秦穆公、秦獻公的雄才大略是偶然因素,那秦獻公之後連續幾代國君都是明君、沒有出現昏君,除了偶然性因素,很大原因和商鞅變法有關係。

商鞅變法後,秦國整個的來了個大改變,而且商鞅變法改變的不單單是秦國的普通國民,還改變、促進了秦國國君的思想和積極進取的心態。

試想想,如果沒有商鞅變法的影響和推動,秦國沒有奔跑起來,秦國的國君還是有「回頭看」的機會和幾率,這種情況下,誰又能保證秦國連續幾代不出昏君呢?

秦國連續幾代國君都不是昏君,這其中自然有很多巧合,但商鞅變法同樣功不可沒,如果沒有商鞅變法這項制度保障,秦國的國君未必不會出現昏君。

22樓:酚賢程院

首要是由於在此時期秦有了新的軌制,此制度的下,就不容易產生昏君。

2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坐上今天這個位置是來之不易悉頃的,他們想要好歲野好把握,並且那個時候也有很多的亂群賊子,他們必須要堅乎陸喊強。

24樓:愛麗

第七代胡亥就是昏君。

從曹丕到曹魏末代皇帝共五代那才是真正的沒有乙個是昏君。

25樓:網友

但凡出現乙個都沒有秦朝。

26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因為這個地方地勢偏僻,當時的國君重用人才,受到了商鞅變法的影響,秦國做事情有法可依。

秦孝公到秦始皇之前有還有多少位國君?有什麼依據嗎?

27樓:啥地方

一共有5位國君;根據史料記載,秦惠文王贏駟,含孝秦武王贏蕩,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衫唯秦莊襄王嬴異人,這5位皇帝都有明確的記載。或老培。

28樓:雙子小黑嘿

有五位國君。分別梁公升是秦惠文王 ,秦武王 ,秦孝文王 等等,可以根據他們的在位時間進行計算。可以根據歷史的發展順序進行判橡吵老斷碰鎮。

29樓:巨集盛星辰

總共鬧殲有5位國君。高瞎這是因為在1946年的時候,朱常淓等一些人編著了《古音正宗》,在這部作品當中有記載戚彎空。

秦孝公到秦始皇經歷了多少位秦國國君

30樓:剛陽文化

秦孝公出生於西元前381年,死於西元前338年,而秦始皇生於西元前259年,死於西元前210年。中間相隔了將近120年,按照古代人壽命都不長,排除早夭的,剩下的古人壽命大致在40歲左右,因此我們可以想象,中間大致隔了三代。也就是說,秦孝公到秦始皇經歷了3位秦國國衫頌君。

那麼,事實真的如推測的那般嗎?

影視劇版秦孝公贏渠梁。

據史料記載,秦孝公到秦始皇經歷的秦國國君如下:

秦惠文王(西元前356―前311年),戰國時期秦國國君,一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

西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西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西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鼎,結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

當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

值得注意的是,秦武王贏蕩和秦昭襄王嬴稷是兄弟,同父異母的兄弟。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早年在燕國做人質。西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爭位,遂立。

西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滾啟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

有傳說在位僅三天,服太子子楚所進美酒後猝死。秦孝文王(西元前302年西元前250年),嬴姓,趙氏,名柱 (一作式),亦稱安國君,秦昭襄王次子,戰國時期秦國君主。正式在位僅3天。

嬴子楚:即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故又稱「嬴楚」,或簡稱「子楚」。是秦或備鄭始皇帝嬴政的父親。孝文王子。

緊接著就是秦始皇嬴政了。

所以秦孝公到秦始皇經歷了5位秦國國君。

秦國為什麼能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接連出了七位雄主?

31樓:十番樂

幾點決定的尺圓。

1、君主繼承昌消,因為秦國居關中,面臨義渠等少數民族的威脅,導致能者上庸者下,且繼承人不一定是嫡長子。

2、基本國策,自秦孝公後,以商鞅為代表的法家思想在秦國根深蒂固,大大地促進了秦國的生產陵迅塌力和戰鬥力。

3、吸納人才,秦國沒有停止過從東方六國吸收人才,商鞅(衛國),魏冉(楚國),張儀(魏國),呂不韋(衛國),李斯(楚國),鄭國(南韓),鄒衍(齊國)等等。

32樓:網友

主要是賢人匯聚,治國有方,故一代更比一代強。

秦景公是秦孝公的後人嗎

景公是孝公祖先 秦景公 前537年 嬴姓,名石,是秦桓公的長子。秦孝公 前381年 前338年 越絕書 作秦平王,史記索隱 記載名渠梁。附秦世系表 節選 秦景公前576年 前537年在位40年。秦哀公前536 前501年在位36年。秦夷公。秦惠公前500年 前491年在位10年。秦悼公前490年 前...

秦孝公與秦始皇誰厲害,秦孝公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當然是秦始皇,統一六國 度量衡 車軌 貨幣,加強 集權,修長城,建馳道等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而卻秦始皇認為自己的歷史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才自稱 始皇帝 的 這個問題問的不清楚,你指哪方面厲害?秦孝公支援商鞅變法建立軍功授爵制,從改變根本上改變體制,以後的帝王都是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的 秦始皇是孝公...

當時秦國的實力強到什麼程度,五國攻秦都被秦國打個大敗

當時 350萬秦軍北上河套 150萬秦軍南下嶺南關中常備軍 還能剩多少?當時鎮守函谷關的章邯手裡只有20萬 而且還有一部分 修驪山陵墓的奴隸只不過 5國之人各自居心叵測 不願意真打 怕為別人當炮灰 所以面對章邯的雜兵延而不敢進 直到霸王項羽帶領楚軍 叩關攻城 方才殺入關中 因為五國心不齊,秦朝害怕五...